《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23节

作者: 谷得一以盈
收藏本书TXT下载
  灵长类动物约包括45种旧大陆猴和两种世界大类人猿∶黑猩猩和世界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前类人猿的灵长类动物诸如树熊猴(非洲狐猴)和婴猴(灌木丛的幼畜或栖树小狐猴)以及懒猴(懒猴科〔Lorisidae〕,在树上慢慢地、柔和地爬行)体型大都是较小且夜间出没的,但是在马达加斯加没有真正的猴,却集中有世界上最为多样的或大或小,或昼行或夜行的前类人猿狐猴。
  海生哺乳动物有一种地中海海豹和一种南非海豹(开普海狗)和两种海牛目哺乳动物(水生草食性动物目)——儒艮和海牛。此外,鲸、鼠海豚和海豚常光临非洲海滨水域中。
  非洲当地特有的大量哺乳动物种类仅次於南美。这些哺乳动物有长颈鹿和河马。灵猫的小亲戚有和鬣狗,主要都是非洲种。跳跃野兔的啮齿科动物是当地特有的,夜间活动的穴居大土豚(管齿目〔Tubulidentata〕)有一个品种是非洲独有的。马达加斯加还有一个异常的食虫科叫马岛猬(具有长尖嘴的动物,有些是有刺和无尾的)。
  鸟类
  撒哈拉南部的鸟类有近1,500种留鸟,另有275种或为西北非的留鸟或为古北区(Palaearctic)冬季候鸟;候鸟曾达20亿之数,但是由於严重的乾旱和人类使用土地以及捕食行为使其数量锐减。鸟类主要属旧大陆科,但是属於那些地方性的种类,最有价值者可算鸵鸟、鲸头鹳、锤头鹳(一种棕色似鹭的鸟)、鹭鹰(一种大的长腿肉食性鸟)以及蕉鹃(羽色体丽,有些有如盔般的肉冠)。其他科诸如鸨、沙鸡、向蜜鴷和百灵在非洲甚为普遍。有许多捕食陆地哺乳动物的鸟类,包括雕、鹰和鴞;有食鱼类的如鹳、涉水禽和少数几种翠鸟;还有更多食虫者,这一类通常对人类很有益处。食腐动物有秃鹫和大秃鹳。

  爬虫类和两生动物
  爬虫类几乎没有当地特有的品种,主要的品种都和旧大陆有关。最常见的有飞蜥科的蜥蜴、石龙子(其特点是重叠的鳞片)、鳄和陆龟。当地爬虫类有绕尾绳甲片蜥蜴。在非洲范围之内只有马达加斯加才有飞蜥科的蜥蜴和绞死猎物的蟒蛇。有各种各类的蝰蛇并且为数甚多∶某些种类有极毒的毒液,但是很少见。众多的游蛇科的蛇(上腭后部末端有尖牙)和眼镜蛇(上腭前面有固定的毒牙)还包括高度分泌毒液的眼镜蛇品种如曼巴。

  两生动物也主要属於旧大陆类。蝾螈类和雨蛙科(Hylidae, 即树蟾科;上腭有牙)局限在古北区的西北部。大量的较普通的青蛙和蟾蜍包括古怪的喀麦隆毛蛙,其毛是辅助呼吸器官。青蛙亚科(Phrynomerinae)树姬蛙为非洲专有。

  节肢动物
  非洲拥有大量且品种繁多的节肢动物(包括昆虫和其他分类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之间有轴轮藻属(Charaxes)的蛱蝶和凤蝶属(papilio)的凤蝶、竹节虫和螳螂、蝗虫、食根蚁或矛蚁、蚁(热带蚁在广阔茂密丛林中游动)、白蚁和蜣螂。全洲蜘蛛极多。某些地区也会有很多蝎和飞蝗。大群飞蝗定期地横扫广阔地区,植被受到极大的破坏。其他严重的害虫有蚊子,是传播疾病的媒介,诸如疟疾,还有舌蝇传播造成非洲锥虫病的寄生虫,人类和家畜都会被传染上此种病。

  水生动物
  淡水鱼既有明显的原生形又有迅即进化的现代例证。属古代类型的有肺鱼(肺鱼属〔Protopterus〕)、多鳍鱼(多鳍鱼属〔Polypterus〕)以及芦鳗(Calamoichthys属),所有这些鱼都能呼吸空气,某些鮎(胡鮎科〔Clariidae〕)也有此特性,能在潮湿天气时横越陆地。新近进化的鱼约有200种出现在尼亚沙湖,其中4/5只在这里生长。
  一种古代海鱼腔棘鱼,曾被认为已灭种6,000万馀年,但是1938年却在南非东海岸外发现仍有这种鱼,后来又在其他地方有所发现。在东、西海岸有丰富多样的无脊椎动物包括海洋微生物,是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典型生物。珊瑚礁和附著的微生物主要在非洲东海岸的暖流中发现,受寒冷的本吉拉和加那利洋流冲刷的西南和西海岸滨盛产鱼类。
  日期:2013-06-25 13:02:07
  地球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的南北温带地区。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冬冷、夏热,气温比热带低,比寒带高;昼夜长短和四季的变化明显。温带占地球总面积的50%.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是温带气候的显著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温带气候。从全球分布来看,温带气候的情况比较复杂多样。根据地区的降水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行气候、温带季风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几种类型。它是世界上根部最广为广泛的气候类型。由于温带气候分布地域广泛,类型复杂多样,从而为生物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丰富的动植物界。

  但南温带地区面积小, 所以,北温带地区最适宜人类持续性繁衍。也就是说,亚洲比非洲更适宜人类持续性繁衍。
  日期:2013-06-25 13:10:27
  亚细亚洲,简称亚洲。
  位置:位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亚欧大陆,总面积5 071万平方千米,亚洲大陆约占4/5。

  范围: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0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有一系列与大洋洲接近的群岛环绕大陆,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地理区域:亚洲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东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西亚也叫西南亚,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中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北亚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居民】
  人口 35.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以中国人口最多,人口在1亿以上的还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等地最为密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