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7节

作者: 谷得一以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04 16:12:20

  16万年前,地球是多雨还是干旱?温暖还是冰冷?16万年来,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迁?科学家通过两根洞穴石笋寻找答案。
  中美科学家联合对贵州省荔波县董哥洞的两根石笋进行了科考,通过氧同位素年代测定,揭示16万年以来亚洲季风和低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
  寻找回来的世界
  一个时期以来,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科学家科研的重点。海洋沉积物、湖泊沉积物、珊瑚、树轮、沙漠、黄土等都成为科学家手中全球气候变化的证据,但这些不稳定和不精确的测定物总给科学家留下遗憾。1952年,美国人莫尔用钟乳石来测定洞穴碳酸钙,人类开始认识到石笋与树木年轮、珊瑚一样,可记录自然环境变化,石笋能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更精确的地质载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说,石笋所涵盖的时段对人类理解地球气候变化非常重要。洞穴石笋是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理想载体,它时间跨度大,生长机制对环境敏感,蕴含着丰富古气候信息,能全面记录古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如果人类能对其正确解译,就能为大陆气候指标提供独特而准确的数据。
  破解16万年以来古环境密码

  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为科学家开展研究提供了地质条件。袁道先说,喀斯特洞穴中能找到十万年以前就开始生长的石笋,也就能获得数十万年来比较连续的古环境信息。
  通过分析,这个地区距今16万年-12.78万年是干冷严寒气候,属早大理冰期;距今12.78万年-9.1万年,是冷湿间温暖(凉)气候,属中大理冰期;距今9.1万年-5.12万年,是干冷间冷湿气候,属晚大理冰期;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距今5.12万年-936年,石笋沉积突然消失,让科学家们对这段时期的气候无从考证。距近936年以来为温暖间湿、凉或干凉气候,属冰后期。
  袁道先说,科学家还惊奇地发现,在距今12万年-13万年全球处于温暖时期时,在这两根石笋上反映出的却是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量降雨。通过分析,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阳辐射强度增高所致。
  未来猜想
  人类今天赖以生存的地球在46亿年漫长历史中,曾经多次遭遇冰期,如今地球正处于两个冰期之间温暖的“间冰期”。在最近100万年里,地球大约每隔10万年就要进入一次冰期,这时气候寒冷。而间冰期相对较暖和,持续1万年左右,我们恰恰生活在这次间冰期的末期。
  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冰期,但冰期的原因却是一个还在争论的问题。即使距我们最近的第四纪大冰期,从什么时期开始,不同地区是否同时开始,同一地区又有多少次冰川作用等,都存在着争议。
  日期:2013-06-08 18:31:29
  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大”冰期呢?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许多研 究者汄为,大文因索可能是“大”冰期周期件出现的原因之一。太阳系 在银河系中运行,银河系空问物质的疏密不同,太阳系经过星际物质的 稠密地段时,太阳光热辐射的传导受阻,地球接受日光能较少,因时出 现冷的周期。也朽学者认为,太阳运行到距银河系中心最近时,亮度也 会变小,使行虽变冷。太阳系围绕锒河系屮心运动一周的公转周期大 约为2丨5亿年左而,不管上述假说哪个正确,太阳系闹绕银河系巾心公 转一周,行星会变冷一次,山十地球表面多水,在这一周斯到来吋便会 产屯-次“大”冰期。应当指出,这2』亿年的周期与儿八代末期(震且 纪〕、石炭一二叠纪及第四纪这3次大冰斯的时间间隔是基本吻合的, 故此假说基本成立。也冇人认为,地球发生了特大火⑴爆发或者小行 里撞地球,引发的大地震,天空中尘丄日扬,不见天日,这祥的时间持续 丫好艮时间,导致阳光照射不进来,致使温度迅速下降,导致冰期的出 现。

  而冰期与间冰期又为何会此消彼长,交替而有规律地出现呢?这 又要从冰期出现的始作俑者一冰川说起。

  冰川有时被人说成是冰河,篇实这是一种误导。冰川虽然也在运 动,但它的形成和运劝方式与河水完全不同。冰川是由夏季里未融化 的积雪丌始的,这种雪被称为永久积雪。每年冬天的机雪到最6都会 有一部分变成永久积雪。在不断增加的重量的作用下,最底层的积雪 被挤压成了坚冰。如果累积的雪最超过因升华或消融作用闹损失的雪 量,最终积雪会变成冰川。
  冰川首先是在温度最低的高海拔地区形成的,经过积年累爿的堆 积后,冰川的重量会使处于底部的冰雪向山下滑动,这些缓慢移动的冰 雪就是冰川。当冰川开始移动时,冰川I:部硬而脆的冰层开始崩裂形 成冰缝。所以,冰川表而非常粗糙,起伏不平,与河水的表面完全不同。 冰川底部的冰体在压力的作用下柔韧并富有弹性,经过地表岩石上面 时会降起,并在其上面滑过,这就是所说的冰川的滑动。随冰期一起移 动的岩石、砺石等漂砺在冰川进人消融区时也停止;^移动,堆积巧形成 广冰碛。能够帮助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们确定很久以前就消失的冰川 的规模和活动范围。

  冰川一旦开始形成,其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白色的冰川表面 对太阳光和热挝产生反射,阻止了地表温度的上升。这使得笫二年的 降雪量更多,夏季温度偏低,从而使得冰川进一步发展。如此的正循
  环,使得全球温度继续下降,海冰表面的冰层厚度达800米,北极地冈 的海冰向赤道方向延仲,并最终到达此地。地球进人了“大”冰期时代。 虽然此时地球表面的气候已经相对稳定下来,但是地球内部却依 然活跃,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设使海洋没有被完全冻结,火山喷发仍在继 续,并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
  由于冰期时代的地球气候非常干燥,没有任何降水过程,因此二氧 化碳无法与水溶解,苏含挝开始逐渐增加。经过了大约1000力—年的累 积5,二氧化碳的含挝足以引发新一轮的“温室效应”。丁是气温逐渐 升髙,地球开始变暖。又过丫几个世纪,地球上的冰开始融化,露出了 大片陆地。地面吸收7大量的阳光和热量,温度回升,地球于是进人相 对温暖的问冰期。

  地球目前的间冰期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广,这是大多数间冰期所 持续的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会开始新的冰期,只 不过这个“不久”也许是在几千年之后,也许更快。伹是,正如第四纪冰 川期中大量动物因不适应新环境而灭绝一样,人类也将面临生死挑战。 当冇一天第五纪冰期来临,人类能够安然度过吗?
  日期:2013-06-08 22:55:18
  欧洲环境署(EEA)对捷克、德国和奥地利预报的将发生更频繁的自然灾害,分析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变化。预测洪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是不确定的。但它预计,由于许多地区极端天气的增加,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损害在未来的自然灾害中的比例将会增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