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架构看炎汉王朝的龙兴八十年:汉兴八十年》
第10节

作者: 轩辕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只可惜愤怒的陈王根本没有理会葛婴的补救措施和认错请罪的态度,直接把他给杀了,大泽乡起义的元从功臣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三号人物)葛婴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的辉煌。
  日期:2013-08-13 14:11:00
  武臣是陈王的故友。陈王听了张耳和陈馀的劝说,在西进的同时也向北派兵攻占赵地。于是封武臣为将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带三千人攻打赵地。
  武臣从白马津渡过黄河,到了诸县,凭借着口才说服了当地豪杰追随,部队迅速从三千人扩大到数万,然后强攻猛打连续占领了赵国的十几座城池,被陈王封为武信君。
  之后,范阳人蒯彻劝武臣说,赵地的官员都苦于秦朝的残酷统治,现在是迫于形势苦苦抵抗,如果要硬打的话他们会抱着必死的决心防守,但如果能够收降几个并且对归降的人非常好的话,他们一定会跟着纷纷投降的。
  武臣听取了蒯彻的意见,用非常隆重的仪式接受了范阳令徐公的归降,并予以重利。之后,武臣大军所过不战而下的有三十几座城池,势力一下壮大了起来。
  武臣其实只是楚汉时期的小人物,命不久矣,但蒯彻却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我认为他可以和陈平、范增并列为当时的第一流谋臣(张良是超一流,无人可比),这个后面再说。
  日期:2013-08-13 16:14:42
  周市替陈王攻取的是七国时齐国的地盘,结果在齐国碰到了齐王室的后人田儋也起兵,两相交战之下周市兵败,只得退兵到了魏国的地面开始占山为王。
  召平本来就是南方人,他的任务是替陈王向南发展,攻打广陵,也就是吴国地界。
  宋留带着陈王的部队从南面西进,计划是先占南阳,然后从武关打入关中。
  邓宗替陈王向南攻打九江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等员楚国的地区。

  日期:2013-08-13 17:08:06
  周文算是陈王手下将军中少有的正规军人出身,正儿八经曾经是项燕将军的手下。只不过他不是将军也不是校尉,而是军中专门负责算卦占卜吉凶的人。
  周文在战国末年曾经给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当过门客,学过些兵法,自以为就很厉害了,忽悠的陈王也相信了他,给了他一支部队。
  周文部队一开始确实还挺顺利,估计也是吴广拖住了李由的秦军主力,竟没有什么阻碍就让他打到了函谷关。周文一路上收取慕名而来投奔的士兵,到了函谷关下的时候已经汇聚了数千乘战车,数十万部队。这种几何级数的发展速度倒也不是因为周文有多厉害,或者周文名望有多高,实在是秦的统治太不得人心了,大家都巴不得跟着一起造反。
  日期:2013-08-13 20:27:16
  几十万大军攻到了函谷关,赵高一直向秦二世欺瞒的太平盛世终于瞒不住了,秦二世大惊之下问群臣解决的办法。
  此时秦朝的名将已经尽数被秦二世和赵高杀光,唯一可战的李由也和吴广纠结在了一起无法脱身,秦朝一时陷入了无人能战的状态。幸好最后少府章邯挺身而出主动请缨,他对秦二世说:“现在贼军来的太急,征发附近郡县的兵已经来不及了,在骊山服役的苦工甚多,请陛下赦免他们给我当士兵,让我来平乱。”
  日期:2013-08-13 22:35:17

  少府是个什么官职?在秦汉的官制“三公九卿制”之中,这是九卿的一员,算是国家的高级官员。只是,少府并不是九卿中的武职,而是属于两个管财政的官员之一:大司农是负责收田税给国家,而少府负责收山河湖泽的费用给皇室,相当于皇家的御用财政大臣。
  让一个财政官员带兵打仗,可见当时秦朝已经人才匮乏到了什么地步。当然,估计不少武官此时也已经丧失了出战的勇气,只有章邯还愿意为大秦的江山奋力一战。
  日期:2013-08-14 08:37:25
  虽然章邯是个财政官员,但确实打仗也不虚,一鼓作气之下居然真的靠这支由奴隶、苦力还有少量正规部队所组成的杂牌军打的周文几十万人大败而逃。其实章邯的部队杂,只怕周文的部队更杂,半斤八两的程度估计还不如章邯。大家想想,一个短短数月从四面八方凑起来的几十万军队,除了人多以外,能有什么真正的战斗力,别说训练了,估计到底有多少人都还没来得及登记清楚。更何况,章邯的秦军至少还有不少库存的精锐武器装备,而周文手下可能有不少人拿的都是木刀木枪或者锅碗瓢盆。(天下的兵器都被秦始皇收起来做金属人了,流落在民间的并不多。)

  你想想:一个财政官员,一个算卦的,互相拿着几十万杂牌军队拼命,一方拥有精锐的武器装备,另外一方却都是废铜烂铁甚至木头,谁胜谁负,不是很明显了吗?

  日期:2013-08-14 10:52:13
  当然,在这里头我们也不能太无视章邯的个人能力,从他后来的杀了项梁的战果来看,还是很厉害的。此时,章邯大胜之后穷追到底,几个月的时间打的周文逃无可逃,最后拔剑自刎。
  周文之后下一个是谁呢?章邯的大军开出函谷,将屠刀伸向陈王。
  陈王作为反秦的先驱,是类似于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式的人物,为什么在掀起反秦大浪之后又迅速败亡了呢?我想除了大势以外,他的性格也是主要的推动因素。
  日期:2013-08-14 13:04:40
  仔细分析一下陈王的性格:他的优点自不必说,敢想敢干敢于承担责任,也很聪明有想法,是一个具有开创精神的英雄式人物。陈王勇敢无畏、心比天高的特点和项羽有些相似,他们一个能在当奴隶的时候就有鸿鹄之志,另一个在看到秦始皇的气派时就敢想取而代之。
  二人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陈王更加擅长政治大局的把握,这点从他冒充扶苏项燕的旗号、而且让部下采取病毒式的扩张可以看出来;而项羽更加擅长征战和勇力,是所有人都敬畏的英雄,除了最后一战,他几乎是不败之身。
  二人的缺点也很相似,有两点:第一、容易自大放松警惕;第二、不会笼络人心,而这些恰恰是刘邦最擅长的。

  日期:2013-08-14 14:10:46
  为什么说陈王有这两点缺点呢?
  如今秦朝还没有灭亡,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还坐拥关中,依仗着坚城函谷关。陈王在面对这样局面且众多势力林立的情况下,居然开始自大自傲了,居然开始以为天下大势已定了,实在太不低调,殊不知“骄兵必败”。
  刘邦可是奋斗一生直到死都没有松一口气的,即便是在他享有天下扫平六合之后。(当然,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刘邦的彭城大败和平城大败也都和他一时自大放松有关,只不过这些后果都不致命而已。)

  日期:2013-08-14 15:38:08
  其实自大还好,陈王更大的问题是不会笼络人心,这点我们有三个证据:
  第一,《史记》里记载,起初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所以说,那九百人愿意跟着两个人造反和吴广有着很大关系,而吴广一力挺陈王为老大,所以大家也就跟从了。至于吴广为什么挺陈王而不自己带头就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真的服陈王,也有可能是不愿意做老大当出头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