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架构看炎汉王朝的龙兴八十年:汉兴八十年》
第1节

作者: 轩辕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篇东西最早是发在我人人网主页之上的小文章,本来是随便讲些小故事,后来应大家要求,越补越详细,内容越来越多。
  文章内容一多就容易乱,不得不让读者多费些脑子,尤其是讲历史。
  自古最受人推崇的写史方式是纪传体记史,纪传体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多少显得有些门槛过高。
  比如:不同的人物传记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时间和时空顺序?只怕不去细细研究一番,心中很难有准确的答案。
  所以,我要用编年体来讲故事,而且和一般的通俗写史不同,我会时时刻刻的把时间线展现出来,让读者们心中有一个最清晰的逻辑,最起码看完以后知道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是《汉兴八十年》最大的特色。
  之前发过一个开头,现在重开一篇,好好整理写来。
  序
  历史是客观的存在,但用文字写出来的历史其实从来都不客观。
  从《尚书》开始,《春秋三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再到后来的《通典》、《文献通考》,每部历史其实都是一个建立在客观之上的主观存在。作者个人的色彩必定会也必须要融入到他描述历史的文字中。
  如果描述出来的历史纯粹客观了,反而既没有意思也没有价值了。读史有时候其实就是在读人,读《史记》就是在读它背后的司马迁,读《汉书》就是在读它背后的班固,明明讲的是同样的故事,但给人的感受就是不一样,如果再去看《资治通鉴》中汉代的部分,又是另一番气象,因为那背后是司马光。
  这才是历史真正的魅力所在。
  大家们如此,通俗化写历史小说的人也是这般,看《明朝那些事》虽然看的是明朝的故事,但其实接受的是当年明月的明朝世界,并不是历史上那个真正的明朝。
  所以我要给大家呈现的是一个轩辕之秋的汉代世界,这个世界也许肤浅,也许太过通俗,也许还有些错误,但它绝对会是一个完整而有趣的汉代世界,九分历史的真实,一分演绎。
  就像罗贯中给大家呈现的三国世界一样,虽然那绝对不是真实的三国历史,但它保留了绝大部分的历史真实,也进行了一些趣味化的演绎。其实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正是一直纠结于“历史真实”与“故事趣味性”之间的取舍。作为一个通俗化的历史小说,书中肯定得有一些演绎的成分,但我又不甘于让自己的书太过“庸俗化”。
  如果对我的取舍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还望谅解。
  日期:2013-08-08 19:37:38
  《汉兴八十年》采用的是编年体的写法,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个更加清晰的历史年代脉络的定位。
  之前我在读《资治通鉴》的时候,没有体会到温公在史料选择上的考究,可这次编年体的写作过程却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资治通鉴》中每一年的史料选择都精巧之极,细细体会后让人回味无穷。
  我的水平和温公自然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光年,但在史料的选择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不过和温公“资治”的定位不同,通俗化讲历史的书还是更多考虑了故事的逻辑性和趣味性。

  一本写汉代历史的书,为什么我没有选在某个皇帝驾崩的时间点截稿,而要掐头去尾的描述从秦末到汉武帝元光六年这八十年的历史呢?
  这其中其实有很多想法。
  建国八十年对汉代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在这之前他们屡经波折,外受欺压,内斗不止;而在这之后,他们国力逐渐达到巅峰,在雄才大略汉武帝的带领下,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可以让全世界都瞩目的盛世。
  从秦始皇驾崩到晋破蜀汉一共有473年的时间,这中间包括了秦末纷争、楚汉争雄、西汉十二帝、王莽新朝、东汉十二帝以及三国鼎立几个阶段。这将近五百年的时间可以算是汉朝政权能覆盖影响到的时期,而在我的概念里,它恰好可以按照八十年一段的划分方式来进行划分:

  本书涉及的内容就是汉代的第一个八十年,公元前210年到公元前129年,从秦始皇驾崩开始、诸侯反秦、楚汉相争、刘邦统一天下、吕后掌权、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初年的动作,这是一个大汉朝从无到有并且逐渐兴盛起来的过程,所以我叫它“汉兴八十年”。
  汉代的第二个八十年是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前48年,从汉武帝主动出击匈奴开始,之后有整个武帝时期的文治武功,然后有霍光辅佐昭帝、民间皇帝宣帝即位、中兴汉朝等等,大概是武帝四十年、霍光掌权二十年、宣帝二十年。这一段时期先有“汉武盛世”后有“昭宣中兴”,是汉朝最为强盛的八十年,所以我叫它“汉盛八十年”。
  汉代的第三个八十年是公元前47年到公元32年,从汉元帝即位开始、宦官起势,之后成帝即位、外戚当权、王家崛起、五司马相继辅政,然后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大乱,再后来赤眉军绿林军纷起、王莽政权被推翻、更始帝和刘盆子相继成为起义军的傀儡皇帝,最后刘秀先后击败各路兵马、剿灭陇右隗嚣和蜀中公孙述,统一天下。这是汉朝国力极盛而衰的八十年,是从强盛到衰落再到混乱最后重建的八十年,所以我叫它“汉衰八十年”。

  汉代的第四个八十年是公元33年到公元106年,从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开始,重新恢复汉朝国力,大汉经历了明帝和章帝两代明君的统治,以及和帝的中央集权,一个东方的大国再度兴起。此时的汉朝北有窦宪灭匈奴,西有班超定西域,科技文化各个方面快速发展,蔡伦发明造纸术也是在这一时期,所以我叫它“汉威八十年”。
  汉代的第五个八十年是公元107年开始到公元184年,从汉和帝驾崩开始,汉朝政权进入昏暗的年代,宦官弄权、外戚干政、连续小屁孩皇帝的出现、连续皇帝的非正常死亡,更有两次党锢之祸的腥风血雨,直到桓帝灵帝时期的彻底崩溃,十常侍为祸天下。这是汉朝最为昏庸懦弱的八十年,所以我叫它“汉庸八十年”。
  汉代的最后一个八十年是公元185年到公元263年,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三国演义》所涉及的时期,从黄巾之乱开始,董卓乱权、曹操崛起、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刘备定西蜀、孙氏霸江东,最后司马氏统一天下,汉家江山的火种正式全部消失。所以我叫它“汉末八十年”。
  轩辕之秋(决定从人人网转战天涯之后才注册的帐号,结果坑爹的笔名已经别人注册了,只能用了“轩辕秋”这个类似的做帐号了……我是轩辕之秋!)
  日期:2013-08-08 19:39:55
  第一章 从秦国的祖先开始
  汉代的故事却要从秦国的祖先讲起,似乎有些奇怪,然而我总觉得有这个必要。

  所谓“汉承秦制”,作为中国历史上头两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汉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与延续,再加上秦朝短祚,秦汉的历史颇有些融合在一起而不分彼此的味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理解秦朝的历史与传统,就不能理解楚汉时期天下诸侯的争斗,就不能理解“文景之治”时期休养生息的必要,就不能理解汉武帝征伐四方的决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