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七大宰相风云录——治国之路上相权与皇权的爱恨情仇》
第42节

作者: 行光唱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23 13:23:23

  3.冒死上表
  公元688年,武则天当时虽然代子临朝,但自己称帝的意图已相当明显,李唐王公为顾及自己的安危,不惜铤而走险,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发难讨伐武则天。武则天命宰相张光辅为大元帅,率兵三十万前往镇压。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李贞也在豫州自杀。武则天觉得狄仁杰素负干才,便派他去豫州办理乱后事宜。
  战后的豫州,一片萧条,狄仁杰查问李贞余党,有人告诉他统统已被张光辅拘捕,犯罪的有六、七百人,将被处决,他们的家属有五千多人,也要治罪,正等着刺史来行刑呢!
  狄仁杰心中疑惑,哪见一城有这么多犯人的,而且都是与李贞有关系的同党?他来到牢狱,见已是人满为患,大人小孩挤在一起,情景极为悲惨。再一调查呢,那些所谓“逆人”,都是李贞起兵时,强迫他们一道参加、并授予他们官职相引诱的,对这些人若以李贞“同党”来治罪,显然不合适。

  “人命关天,怎么可以这样滥捕滥杀呢?”狄仁杰虽是这么想,可又不能放了他们,张光辅还没有离开豫州,实际主持豫州事务的仍是张光辅。狄仁杰请求暂缓行刑,暗地派人飞马京城,给武则天上了一道密表,密表说:豫州现在关押的所谓“逆人”,实际上大多是被李贞所逼迫,他们自己并无反心。情况虽是这样,作为刺史,我又不好当面来推翻宰相张光辅的决定,请陛下明察。我如不把情况如实地向陛下反映,那就没有体现出陛下对百姓的怜恤之情;但如果采取正式进表的方式,又怕给人留下为逆人申理的把柄。因此,我心情很矛盾,这道密表写好了,也曾撕毁过好几次,我自己决定不了,一切等待陛下的裁决吧。

日期:2011-11-24 10:29:25

  狄仁杰的这道密表,措词婉转,使武则天部分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当即下旨将被判死刑者改判为流放丰州。
  那些流放者拖儿带女,由豫州出发,向丰州行去,半道上经过宁州,宁州的父老接待了他们,并说:“你们是我们的狄使君救过来的呀!”大伙儿不禁大放悲声,想着狄仁杰的好处,在德政碑下痛哭起来,在宁州住了三日,还立了一块碑石,歌颂狄仁杰的恩德。
  张光辅知道了“逆人”处理的内情,心里对狄仁杰恨得直痒痒,但把死刑改为流放,是武则天下的诏令,他也没办法,他琢磨着怎么样来为难狄仁杰一下,谁让这个狄仁杰要在背后坍他的台呢?

  张光辅的大军驻扎豫州,因为打了胜仗,将士们一个个极为骄横,动不动就朝老百姓要东西,不给就抢,奸淫妇女,有的还公开把妇女抢到军营里来,老百姓对他们是敢怒不敢言,狄仁杰找到张光辅,向他陈述他部下作恶的情况,张光辅表面上应承,实际一个也没查办,在他看来,不拿狄仁杰的意见当回事,正可以气气狄仁杰。
日期:2011-11-25 14:25:19

  4.被诬遭贬
  一天,张光辅请狄仁杰看歌舞。歌舞正进行间,张光辅说道:“这些舞女曾是反贼李贞侍婢,我将领大军返回京师,舞女尽数配给众将为妾,刺史认为怎样?”说着他不觉露出奸笑。他想狄仁杰要是答应,则说明堂堂一州刺史,竟不能保护州民,难免被老百姓诅咒,狄仁杰一向为民父母的名声,必将扫地无疑;要是不答应,他狄仁杰得罪的是一大批将军,怕也没有好结果。

  那些将军们,果然眼睛直盯着狄仁杰,目光难测。
  狄仁杰看穿了张光辅的心思,不由又习惯地手抚长须,对张光辅说道:“元帅在此,一切理应元帅做主,仁杰什么样的人物,哪敢冒犯元帅虎威。”
  张光辅仍紧迫不放:“我怕我做了决定,有人又会在陛下面前告状呢!”
  狄仁杰立时反击:“不知元帅今天是请仁杰看歌舞呢?还是来审问羞辱仁杰?如果后者,恕仁杰不能奉陪。”
  说着狄仁杰便起身要走,张光辅拉住了他:“与刺史玩笑解闷,何必当真。”

  过了几天,张光辅的大军准备开拔,他的部将想狠狠捞一把,便来到州府,索要粮草财帛一应物资,开出来的清单,数目大得吓人,等于是公开勒索了!狄仁杰当然拒绝,和几位将军争执起来,张光辅听说,恼怒赶来,对狄仁杰吼道:“你这是蔑视本帅!”
  狄仁杰不客气:“你这副样子,让人为你感到害臊!”
  张光辅越加恼怒:“狄仁杰,这里可有前一个刺史的榜样摆着!”前刺史就是李贞,张光辅话语中带着威吓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