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在某县当副县长。前年在一起吃饭时,他提到,他们县有一个历史名胜古迹。可惜这个古迹在文G中毁掉了。一些人大代表提议希望原址重建。但是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制造“假古迹”是劳民伤财,他为此比较纠结。
我给他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一是假古迹的问题,二是劳民伤财的问题。
关于假古迹的问题,我认为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现存的大量古迹,大半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古迹的一个特点就是,乱世毁坏,盛世重建。比如,现存的许多古迹都是明末毁于战乱、清代康乾年间复建的,我们因而得以拥有这些古迹,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大规模修复文化古迹,是中国历代步入盛世的一个明显标志。因此,我认为不存在什么“假古迹”问题。你现在修好了是新的,留给子孙,再过几代就是古迹了。康乾年间复建的许多古迹当时都是新的,油漆味比较重,看上去是个“假古迹”,但今天它们已经成了所在城市的无价之宝和文化遗产。但我建议他多咨询专家的意见,慎重一些,把古迹修好,别给整成一个不伦不类的商业建筑。
二是劳民伤财问题。我认为,从文化的角度来讲,重复古迹是有必要的,也是我们对文G错误的弥补,让我们的子孙幸福地拥有这些名胜古迹。但是,目前中国还不富裕,倒是有必要统筹考虑,有一个轻重缓急的问题。如果县上的教育、医疗、社会救济缺钱,不防先把这些钱用到老百姓身上要紧,等宽裕了再重建古迹也不迟。我还打趣地对他说:把钱用来重修古迹是一个中策——不如用到教育医疗上,但是也比被你们这些当官的吃了喝了要好。
一年以后,朋友告诉我,古迹重建开始了,但政府没投钱。他们叫一个房地产商负责重修工作,交换条件是给予他优惠的配套商业设施的开发权。这可能也是个办法吧。希望他能把事情办好。
总体来说,如果说1840年至1949年是“下行通道”,在1979年之后文物古迹保护则进入了“上行通道”。全国的重要古迹都列入了全国和省级保护单位。特别是近几年的几批国保单位,覆盖面急剧扩大。大量已毁弃无存的文化古迹得以重建,重放光彩。例如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等著名楼阁都是建国后重建的。
我认为,新中国60年来,对中国文物古迹的保护、继承和发展,远远大于破坏。而且,中国正在以空前的力度创造大批新的名胜,像三峡大坝,像鸟巢,不胜枚举。我日夜忙碌工作的这个时代,能够创造大量物质和文化财富留诸子孙,本人深以为荣。
困了,改天再继续聊文化的延续性问题。
待续
日期:2011-09-10 22:37:06
(三十)
兄弟姐妹们好,接受批评,从此改全称呼。这两个死忙,没时间更新贴子,打开一看还在头一页上呢,很感动哈,谢谢支持。看到有兄弟姐妹在讨论“没有正常的理智的国家会选择与你同路”一句的意思。这个问题,我本来想在从经济角度分析中国崛起的部分里要详细论述,但是大家既然提到了,我就先插一个贴子,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的总的看法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朋友。
这个困境不是因为中国那件事做得不好,而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的追赶者的困境,其实也是任何一个在“世界第二”位置上国家的困境。
中国目前从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都已经跻身为世界第二。从军事角度上讲,目前正在急速赶超俄国。我有一个哥们在军工集团工作,他是学电子机械类的,他曾与俄国专家谈判过。他认为,目前,俄国除在少数军事技术领域领先外,多数领域对中国的优势已经不明显,或者出现了中国反超现象。他认为,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全面超过俄国只需再要15年左右。军事进步归根到底,是拼的国家经济家底,俄国这二十年主要是在吃老本。我不知道他这个判断准不准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目前处于世界军事老三的位置,距第二的距离正在快速拉近。再加上政治、外交等方面,把各方面综合起来总体看,中国目前的世界第二的位置是可以确定的。
中国这个世界第二的位置,不是一个已经稳定的结构,不是英雄排座次的最终结果。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排名,因为中国正在快速地追赶世界老大。这就使中美之间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利益矛盾。中国只要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就现实了总量超越。而美国一旦失去了全球GDP第一的位置,则世界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变化。而这个变化将到底最后变化成一个什么样子,美国不知道,中国也不知道。这种不确定性,就会引发各国担忧,担忧则会引发抵触,这个问题我在前文中曾以气候变化为比喻论述过,就不再多讲了。
中国为什么不会有朋友?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假定一个单位,一把手是局长,二把手是年轻的副局长,如果这两个人发生了矛盾,单位里面的人会怎么办呢?很显然,一个在既定格局中处于既定的中心位置的一把手,在斗争中肯定处于优势,他掌握更多的权力资源,他有更大的胜算,仅管他年轻较大可能会先于副局长退休,但是他完全有在退休前打垮副局长的能力,致少他有能力不放副局长接班。单位上的绝大多数人会站在局长一边。一些人至少会选择中立。正常的、理智的人一般不会选择与副局长联手与一把手对抗的。谁会成为副局长的同党呢?那就是与局长有仇的人。他们因为某事得罪了局长,反正没有好日过,所以才会站在副局长一边。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没有朋友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谁处在中国的位置上,都会面临这个困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对抗的时候,如果论当时的中国自由人权状况,比现在可差得远了,但美国依然决定与中国结盟,尼克松不远万里去访问一个没有建交的敌对国家。为什么?就是因为当时中国不是老二,甚至说连老三、老四也算不上(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所以,美国要拉拢我们。军迷的兄弟都知道,八十年代,中国需要军用直升机,美国毫不犹豫地把最先进的黑鹰卖给了我们几十架,这些飞机现在还是陆航的王牌。但是当苏联解体以后,中国成为老二,再想买几个飞机零件都难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中国所处的国际位置,是当年的苏联的位置;今天的印度如鱼得水,得到美欧的狂捧和慷慨军售,是因为他处在了中国七八十年代那个被人拉拢和利用的位置上。如果哪天中国真的崩溃了,印度变成了老二,那他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肯定会被美国收拾。这个与意识形态无关,这是现实利益。当然意识形态可能加剧或减缓冲突,但无法改变利益冲突的实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