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岁月象条河-七十年代生人的成长经历》
第55节

作者: 江湖笛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姐”突然骂了起来:“天杀的,老娘走了眼了。一袋水果就想把我打发了,便宜了这小子,一会见到非把他碎了不可。”“小姐”骂骂咧咧地扭着屁股走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起来。
  干部道:“阿混这小子,原来回宾馆干起好事来了,难怪今天一会头痛,一会脑热。”
  马丁道:“等阿混回来了,把他抓来好好问问。这家伙,只顾着自己快活,把我们都骗了。”

  好一阵子,阿混终于回来了。我们便扯了他问:“阿混,你小子行啊,一袋水果就把人骗了?”
  阿混没好气地说:“屁!刚才在门口让那鸡婆逮住了,大吵大闹地说我欠她五百块钱。我明明与她说好三百的,她硬说五百。妈的,她旁边站了几个恶狠狠的男人,周围的人都凑过来问话,我只好给了她。奶奶的,便宜了这鸡婆。”
  我们哈哈大笑:“阿混,你偷鸡不成蚀把米。”
  干部笑道:“你小子太没职业道德了吧?盗亦有道,你这样干不厚道。”
  阿混怒气冲冲地回答:“我没职业道德?那鸡婆才没职业道德。刚才我与她干活时,她拿了一张报纸看,把脸都给遮住了,革命工作是这样子干的吗?奶奶的,就是因为她没职业道德我才生气。我给了她五十块钱让她买点水果,说我在房间里等她。结果还是没能逃得开。呸,真他妈的晦气。”

  我们笑得直不起身子。
  从杭州出来后,我们驱车前往雁荡山。
  在山脚下用完午餐,我们就上山逛景区了。逛了一会儿,阿混说有事,急急忙忙地说要离开。
  “喂,你不会又去找鸡婆了吧?”
  “我内急,你们先玩,一会儿我找你们。”阿混说完,独自走了。
  我们在雁荡山逛了一下午,仍然没见到阿混,我挂了他手机,他关了机,联系不上。

  马丁担心地说:“怎么办?我们还想看夜景的,雁荡山的夜景最漂亮了。”
  干部说:“还是下山找阿混吧,晚上走散了不好。”
  三人议了议,决定还是下山去找阿混。对他的擅自离开,我们都感到很生气。
  我们一路寻找下去,终于在山脚下遇上了阿混。
  阿混正与几名乡下妇女热火朝天地在玩着麻将。原来他刚才在上山时,发现路边有村妇在玩麻将,便来了兴趣。阿混千里他乡遇故知,憋了几天没有赌博,赌兴大发,找了借口下山与那几名村妇玩麻将去了。他一看到我们,便与几位村妇说:“不玩了,不玩了。”抽起身子就想离开。

  “喂,你还没算钱呢。”一位长得肥大,有着硕大胸部的村妇抓住阿混。
  阿混算了算手中的筹码,掏出二百元扔在了桌上:“这些钱全给你们,不用找了。”
  胖大村妇一看,急了,道:“这钱不够呢,刚才说一个子打三块钱的,你输了快二百片了,怎么才给这么一点?”
  阿混争辩道:“明明说好了,一个子一块钱,现在怎么变三块钱了?”
  另外的两名村妇也站了起来,指着阿混:“你这人怎么回事?还是男人呢,说了话不算数?”
  在边上看热闹的人也都笑了起来,纷纷指责阿混。
  干部骂道:“阿混,你现在越来越不长进了,骗了我们到这来赌钱,赌输了又赖账,还要不要面子啦?”

  阿混唠唠叨叨地从口袋里再摸出了四百元钱,一把塞到了胖大村妇手上。
  我们带着阿混离去,背后一群人说着乐清话对着我们指指点点,一脸的轻蔑。
  回到家里,大家从阿混手上收回了余款。马丁仔细算了算账,觉得不大对头,突然恍然大悟地大叫:“他妈的阿混,这小子动用公款赌博嫖娼,费用全部摊到我们头上来啦!”
  日期:2012-8-27 8:44:00
  金台禅寺是新建的寺庙,坐落于县城的东北方向。颖慧告诉我,星期天小梅约她到寺里走走,说是有些事要办。我许多日子没与颖慧一起到外面散散心了,于是也想与她俩一块去。
  “小梅找你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颖慧叹了口气说:“小梅的爸得了肝癌,她想去寺庙里烧烧香。”
  “是这么回事啊。”
  星期天我们驱车来到寺庙,寺庙虽是新建,但来往的人并不多,寺中仅四五个出家人与两三位居士。寺庙的当家和尚妙华法师是位佛学院毕业的学生,年龄不大,很热情地陪着我们逛了整个寺庙。

  小梅捐了香火钱,焚了几柱香,回到妙华法师二楼的禅房里。禅房的木地板中央摆了个木茶几,木茶几边上放了几个蒲团,几上放了个香炉,几卷经书和一串念珠。墙壁上挂了幅弥勒佛画像,室内一尘不染。窗外是一绿竹林,门口望去,是一片开阔地,可以看到前面的农田与不远处的大海。我心里暗暗赞了一声:这师父好雅兴。妙华师焚了香,烧上壶茶,我们便盘腿坐在蒲团上。

  “你这寺庙怎么与其他的寺庙不一样?”
  妙华师怔了一怔:“哪里不一样?”
  我说道:“现在新建的寺庙大多盖了信众养老的房子,你这寺庙没有呢。”
  妙华师点了点头,道:“我这寺庙清静,便于出家人修行。”
  现在的寺庙大都承担起赡养孤寡老人的义务。许多新建的寺庙里都盖了客房,一般年老的居士或是信众只要交了些钱,便可在寺庙中养老,金台禅寺显然没有这项功能。

  我对妙华师比较感兴趣,问道:“法师从小出家吗?”
  “是的。”
  “你家中父母肯让你出家?”
  妙华师答道:“母亲是同意的,父亲不同意,我自己跑了出来,父亲没有办法,只好让我出了家。”
  颖慧在一旁说道:“许多人出家都是因为看破红尘,师父你不会从小就看破红尘吧?”

  妙华师微笑道:“我那时哪里知道什么叫红尘啊?我只不过是与佛有缘罢了。看破红尘出家的其实是少数,真正的出家人都是与佛祖有缘份的。”
  小梅问道:“什么叫红尘啊?”
  妙华师道:“红尘就是黄沙飞扬的尘土。古时首都在长安,去长安都得骑马,长安在黄土高原上,马一骑就扬起尘土,就叫红尘,表示财富、权利等一些世俗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们想追求的。”
  小梅恍然大悟:“是这么回事啊。这么说看破红尘就是不再把财富权利地位等一些东西看在眼里了。”
  “可以这样认为,但也包括了七情六欲。”
  “那我做不到,至少我爱我的家人。”

  妙华师说道:“爱家人是没有错的,出家人讲求慈悲,古圣先贤都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仅要爱家人,还要爱六道众生。”
  妙华师接着说:“世人都追求财富地位,以为得到了便有了幸福。可得到这些,便真得到幸福了吗?”
  我点点头:“人要懂得知足,不知足就没有幸福可言。”
  妙华师道:“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如果你把财富地位这些都看作浮云,从来不放在心上,你还有烦恼吗?”
  我突然想到老板,听了妙华师一番话,我肃然起敬。
  妙华师父给大家续了茶水,问小梅道:“老人家信佛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