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岁月象条河-七十年代生人的成长经历》
第28节

作者: 江湖笛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马丁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曳石比赛是有历史典故的。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入侵东南沿海,烧杀淫掠,当时沿海守军望风逃溃,使倭寇长驱直入。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倭寇跑到兰溪镇附近,想于中秋之夜攻打兰溪。当时兰溪镇是较大的镇,戚家军兵力不足,得到这一消息,如何守城便成了戚继光将军的心病。”
  我与颖慧铙有兴致地听着马丁说着故事,旁边的雪清笑道:“你又在耍嘴皮子了。”

  我说:“我只知道当年倭寇来过这里,有什么故事不知道呢。雪清,你别打岔,让马丁说下去。”
  马丁接着说道:“你想想,戚将军是何许人?乃天上武曲星下凡,这点小困难怎么难得倒他?戚将军在帐中踱了三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颖慧笑道:“马丁,你可以去说评书了,还知道戚将军踱了三步,计上心来。”
  大伙便笑了起来。我叹道:“马丁,你这说书与你吹牛发财一样动听,难怪雪清心甘情愿被你骗了。”
  雪清伸过手来打我,马丁也笑了起来。

  “戚将军发出告示,告诉城中百姓中秋之夜曳石,让百姓参与。戚将军叫来十名将士,选了十块平滑的大石头,方二、三尺,石旁夹以硬木,用麻绳紧固,前方用数丈粗大麻绳系住,让十名将士坐在大石头上,由百姓拉着麻绳在街上行走,每组参与拉绳者多达数十人,让十组进行比赛,走遍兰溪镇所有街巷,先走完者有重赏。”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忘了吃菜。
  “城中百姓以为戚将军想在这里与百姓共度中秋,自然高高兴兴地报了名。八月十五晚上,戚将军吩咐手下与城中百姓点起灯光、放起烟火,霎时间全城灯火通明。随着戚将军一声令下,曳石比赛正式开始。当晚城中万人空巷,百姓全部涌上街头观看,一时间,城内呐喊如潮,石头撞击着青石板路,发出了巨大的隆隆声,郊外数里均能听到。戚将军在组织百姓曳石的同时,让将士们做好了抗击倭寇的准备。倭寇行至塔旺街时,闻城中隆隆巨响,看城内灯火闪烁,见城头刀剑林立,以为大军当前,吓得立刻退了回去。”

  我佩服道:“这真是一场空城计,没想到这小地方还有这种传说。”
  马丁道:“这不是传说,是事实。这里百姓为了纪念这一活动,将此石称作‘太平石’,每年中秋都组织这项活动纪念戚继光将军,祝愿太平,四百多年来延续至今。”
  颖慧道:“我只知道我们这到处卖光饼,说是与戚家军有关,想不到家乡还有这样的故事。”
  “不止啊,小梅家附近还有一座义乌城隍庙呢。”
  颖慧说:“对呀,我就奇怪了,我们这怎么会有义乌城隍庙,也与戚家军有关吗?”

  我说道:“我们城关有三座城隍庙,一座府城隍,一座县城隍,还有一座义乌城隍。戚家军基本上是浙江义乌人,他们是背着义乌城隍符出征的,来的时候驻扎在东关小梅家附近的临水宫与关帝庙内,为了精神上的寄托,他们在东关建立了义乌城隍庙。文丨革丨时庙毁了,现在又得到了重建,是为了纪念在这里牺牲的戚家军将士。”
  颖慧道:“没想到来了一趟兰溪,真长见识了。”
  吃过晚饭,我们便上街观看曳石比赛了。果然如马丁所说,比赛热闹非凡,参加比赛的队伍是由不同自然村、街自行组队,队伍由数十人组成,有的队伍甚至敲锣打鼓助威。大青石磨着石板路,撞出串串火花,坐在青石板的年轻人紧张地抓着绳子,生怕掉下来。两只队伍相遇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往前赶,拉绳的壮硕汉子拚了命奔跑,场面十分刺激火爆。我拉着颖慧挤在人群中,踮着脚观看。马丁告诉我们,前几年一些街上铺了水泥,怕损坏路面,用车胎代替太平石,结果没有这种热闹场面,现在又改了过来。

  日期:2012-6-30 9:50:00
  兰溪镇古城堡,明朝戚继光曾在这里抗倭。
  日期:2012-6-30 11:25:00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我与颖慧坐在办公楼的顶层上,看一轮大大的明月悬挂在海面上,东虎洋万顷碧波微微荡漾,潮水漫过滩涂上的大米草,轻轻拍打着附近的海堤。颖慧靠着我,我俩就这样静静地坐着。
  “乡下生活习惯吗?”
  “习惯。乡下工作虽然艰苦,但是也有许多有意思的事。”
  颖慧侧过头来看着我:“说来听听,有哪些好玩的事?”

  “这里的民俗挺有意思,这是我们在书本上课堂里见不到的。每年三月三,山里的畲族青年男女就来到镇后面的茶山上赛歌,赛歌十分精彩,附近十里八乡的群众都到这里观看。”去年的三月三,我在赛歌会现场维持秩序,平生中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畲族年轻男女的赛歌。在这之前,我只看过黄婉秋主演的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真正的赛歌丝毫不逊色于电影当中的场面,只是更显得含情脉脉和热情奔放。赛歌会上,还有畲族老人表演传统的“小说歌”,畲族青壮年表演传统武术“盘柴槌”等,异常好看。

  “小梅会唱畲歌呢,如果那天在,让她对对歌,我们在下面听才好玩呢。”
  我笑道:“那她保不准就让哪位畲族小伙带走了。”
  我接着给颖慧介绍:“每年三月二十三,这里的渔民还开展妈祖‘走沙走水’,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蛎肥鱼丰。”妈祖信仰是沿海群众的共同信仰。
  颖慧问道“什么是‘走沙走水’?”
  “简单说,就是从天后宫中抬出神舆,在沙滩上与海水里行走。”

  “每年五月五,这里也组织赛龙舟。”
  颖慧道:“端午节赛龙舟各地都有,这倒是没什么稀奇。”
  我接着道:“每年七月半,群众进行中元祭鬼。各村都请了戏班唱戏,整整唱一个星期,每天晚上都要有不同的节目。小时候咱不是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社戏》吗?那场面有些象。”
  颖慧好奇地问:“你也跑去看戏了?”
  我点点头:“戏是在各村的会场演的,大家都拿了板凳,带了扇子,感觉与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一样。小孩子快乐地在会场里跑来跑去,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气氛好得很呢。”

  颖慧笑道:“你竟然也融入这种生活中去了。”
  “不融入不行啊,融入了才能体会到乐趣。今年七月半我在海屿村支书家里,下午准备去游泳。结果让他家大妈给拦住了,说什么也不让我去。”
  颖慧道:“你还是这般顽皮,谁七月半去海里游泳啊?大妈拦你是对你好。”
  “大妈说,你到海边看看,今天如果有人海边游泳你就下去,没人你老老实实地回来。我到海边走了一圈,结果没见到人,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
  颖慧笑嘻嘻地看着我:“胡闹啊你,跟阿混似的。”

  夜晚微风轻轻吹过,有些凉。海面上一片清辉,在月光照射下,朦朦胧胧地闪着银光。滩涂上被海水淹住的大米草只露了少许的枝叶,随着海水轻轻晃动,如荻苇般茫茫苍苍。我突然想到《蒹葭》,眼里看着颖慧,脱口而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颖慧应道:“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我道:“真酸,牙要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