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怎么搞定人的进来:年业绩千万的老销售给你几招实惠的》
第5节

作者: 大海贼弯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白了,客户在你面前也会很装的。没错,客户一般是不求你的,但也会装,比如出于商务礼貌,比如出于介绍人的面子,比如出于拉你来和另外一家比价砍价。所以他听你说的时候都有他的盘算,最不靠谱的就是客户脸上的表情。谈的时候怎么看对方的真实状态呢?和应聘者相反,应聘的人往往有求而来,处于紧张状态,客户是反过来的,他其实是比较放松的。我的方法很简单,看离他那个最不靠谱的脸最远的地方——就是看他的腿,如果交流的时候对方就算没什么表情,但腿,脚尖儿还对着你,那还在听,如果他的腿还得得瑟瑟的抖着,说明他还挺开心,都可以继续说。如果他坐在你的右方,结果翘二郎腿的时候把左腿翘上去了,就要非常小心了,(如果他在你左方,翘右腿二郎腿要小心)说明他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需要及时调整问题,重新引导,甚至考虑是不是这个场合仍是合适的时机。去年朋友介绍我一个处长,在星巴克聊天,是一个刚启动的单子里有影响力的人,我和他聊的都挺开心,他和我交流上也顺畅,完全从表情和上半身动作上看不出任何不妥,低头看他的腿都已经转到沙发外端去了,我马上就打住了,问他是不是下午有安排的。看老刀我挺诚恳的问他,开始冒实话,老婆已经带孩子到馆子有一会儿了等他过去。你说在这种心情下,他就算装的再好,我的话他肯定听不进去的。我立马说送他过去,其实整个交流里面质量最高的就是车上这段时间了,一方面他心里没别的压力了,二来空间也封闭了不少。所以一定要注意了兄弟们,今天说的这些有个前提,就是你对自己的产品足够熟悉,应对不成问题,一半以上的销售员都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无暇顾及客户的状态。你老实想想,上次见面交流中间你还能记得对面的客户是什么情绪吗?过程中客户的情绪是怎么变化的?如果完全没有任何印象,比较麻烦。如果隐隐有直觉,能想起一点,那你练习个几十次就成习惯了。好了,说这些就今天。

  日期:2012-03-22 01:15:59
  今天开始老刀说一些让做销售的兄弟们找到信心的系列。都是些我自己经历的case,不过请放心我老刀讲的偏偏不是那些最成功的案例,为什么?兄弟们,我今天就寻思着,为啥你们对我的帖子会比较感兴趣?说的直白点儿,你们希望抓住些可以减缓平时痛苦的东西,希望找到些可以“一招制敌”的武功。别怪我老刀说话见血,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你们看了太多所谓成功的故事,所谓金牌的销售分享出的那么光鲜的事迹,似乎每个都是屹立不倒,百战不殆。狗屁,把十分之一不到的光鲜拿出来晾晾,让你以为那是真生活。我常在团队里强调一个案例:比尔盖茨传记里面都是提到他少年英才成就伟业,就没说他妈是IBM董事给了他启动公司时候的大笔订单,巴菲特书里都提到他8岁就参观纽交所,就从不提他爸是国会议员,参观纽交所是高盛董事接待的。醒醒吧兄弟们,这些东西真的会给你希望吗?那简直是把放屁当福音,只会让你变的更加抓狂:为什么我找不到那种一招制敌的手法?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金牌一样招招点到穴上?这相当于你极其认真的考虑我爸为什么不是“李刚”?在这种扭曲的渴望下面,哪怕那种武功是葵花宝典你也毫不犹豫的挥刀自宫了,等你tm感觉到疼的时候,对不起,你的根已经没了。所以今天你虽然很疼,但至少你还有根,我就来告诉你真实的销售生活,告诉你其实大sales们一样要经历你经历着的状况,承受你承受着的痛苦,就算他已经挺NB,这种痛苦和状况也不会从他的生活里消失,当你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是销售生活自然而然的状态,才会燃起真正的希望——就是学会去面对这种痛苦,而不是学了什么招数逃出升天。所以我老刀就要反着干,偏偏告诉你们我老刀丢单的经历,你们要知道,就算销售挺牛逼的人,一样是这么过来的,一样是要丢单的,一样是要面临这种苦痛的,而且就算丢了单,一样还有机会重新站起来成为优秀的销售人,这时你才会恍然大悟,靠了,老子也行,只要从容点儿。但你可能会问,那是不是以后都会永远和现在一样没进步了?当然不是,你会了很多技术,有了从容点儿的心态,习惯了忽略疼痛的生活,单子的成交率确实会大幅提高。在讲失败案例之前,我告诉你我能讲出的最成功案例:一个老客户老朋友,喝茶的时候介绍另外一个朋友说老刀的东西还行,另一个朋友说那你都推荐了还有啥说的,明天过来签合同吧——完了,案例说完了,就这么简单,tmd有什么技巧可言啊?狗屁技巧能用上啊?但实际上这就是真正最成功的案例,最终最终你熬出头来,都是熬出了一群认可你的人脉在帮你,而不是熬成了一个东方不败。那些大开大敞,波涛起伏,力挽狂澜的事情天天发生?放他娘的狗屁,这种书都md误人子弟,但是不好意思,人家不和你讲。我老刀粗人一个,可以讲,所以我才敢每周大频率的带着兄弟们陪访,因为他们和我都有合理预期,老刀出面,未必搞定,但一定会有不同——这就行了嘛。不然老刀肯定也很快像很多销售主管一样,远远的躲在众多一线炮灰的后面,大声喊:冲啊,送死你去,背黑锅我来!哈哈哈哈,这就是这种人的嘴脸,把自己捧成神了,就下不来了,乖乖,哈哈。

  嘿嘿,你们又再次忍受老刀跑题的能力了,不过不跑一下不行,不然你不知道老子的用意,不知道其实失败案例才是真有意思,而且失败一把根本不影响你继续成为nb的人,10年后回头看,算个啥子撒?
  今天比较晚了,明天中午第一个案例——我丢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单:要懂得在小处见到大需求。睡觉!
  日期:2012-03-23 15:35:54
  老刀早年做设备销售,当时丢的一个单子仍然记忆犹新。给你们说说。当时在华中武汉驻点,更早期在河南,经过最初难熬的时间,到华中办工作的时候已经逐步处于销售能力的成长期,一般的客户见面不再那么不自在的。当时和华中一个大客户处的关系不错,这个公司就叫P电讯吧。单位里负责选设备的处长关系已经比较牢靠,这个关系主要承接于前面的基础,其他厂商的小嫩过来他都帮着打发走了,马处上面是老总,关系不错,都认识,吃过两餐饭。一般老总是不太硬插手马处的选择和工作的,毕竟是国企,关系都乱。尤其是高层当时正处于换届期,省内各个地市同一个体系内经常调动换岗,所以老总们在这种阶段都不太喜欢乱跳。当时我和z电讯的头期合同已经签完,少量设备已经落地了,而且关系也不错,高层也不会在这种阶段出乱子,怎么看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就是这么个单子,历时2个月,单子基本丢了,而且不仅tmd丢了,连下一期的整盘都差点输光,缓过神儿来根本就措手不及,恨的骂娘。个铲铲地。

  哈哈,我老婆说我上面这段写的太简练,太糙,如果按小说方式写,至少是3章的内容,穿插各种主人公心里描写,客户的人物刻画,再交互些和客户黄赌毒的现场渲染,哈哈哈,岂止三章。不过各位兄弟,也许咱粗人写的糙点儿,但是只有把水分拧干了才能看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否则看出三章,你思路都不知道飘到哪国子海岛去了。

  怎么才算简练呢?我就以我第一视角,告诉你,当初老刀还是小嫩的时候,从这个单子开始,到后面真正意识到有大问题,中间我的第一视角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这些现象会没引起注意,这样才知道以后看到了哪些现象一定要小心,心里有数。现实生活里你tm上哪儿找个画外音去天天告诉你在背后同时发生着什么事儿?你能感受到的只有第一视角!

  以下就是我的主观感受历程
  1. 二月底说农历年前就该动的的高层调换会有可能拖到二季度,但不会拖过二季度。
  2. 三月初给马主任电话,问头期设备的合同落地的事儿。他说没什么大问题。
  3. 三月中旬马给我电话,说周末给我电话没找到我(那个周末很巧合手机没电停了半天)他电话问我要B产品的资料,而且电话里也是问了不少这方面的问题。其实B是比较新的产品,整个行业都不是很完备,国外的产品就比较贵,上线周期都非常长。头期的设备也是B产品的基础之一。我说会发资料给他,但建议是一步步来,这个东西搞急了出问题大家都不好。站在我的角度,当然是一笔钱一笔钱的赚透了再说——其实往往已经占住市场的厂商升级动力都不大。

  4. 三月下旬开头去P电讯,和马吃饭,他对B类产品的情况已经能说出的一二三四五,另外聊过如果真要落地,那要什么个周期,我说至少半年。还问我知不知道某公司(我们一个竞争对手)——当时这些话都问的很简短,吃饭过程几个小时,都在聊些别的,毕竟是稳固客户,这些问题只是间插在期间问起而已,很容易被忽略。
  5. 除了和马吃饭外,本来要和P电讯一位大姐聚聚,她孩子在武汉念书,平时我会照应一下,私人关系就比较铁,P公司里很多私人八卦其实都是她和我说的。但当时急着别的新市场没聚成。
  6. 四月上旬,我们现场工程师在做头期产品落地调试的时候,发现暂时头终端的对接环境还不具备,主要是P公司还没调度头端数据库。
  7. 四月中旬,马给我电话,说一定要上B类型的产品,看看1个半月能不能搞定,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这是要干真张的。连头期产品还没落好,就奔B去,是比较sb的事情,但老马很坚决。—— 这是一个极其不合理的举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