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台湾50年的统治几乎灭亡了那里的中国民族的身份认识。应该说,日本在台湾的同化教育和奴化教育还是很有“成果”的,台湾迄今还有那么多人思念当“皇民”的好日子,例如李登辉之流,还是很能掀起一番波澜的。如果不是光复及时,“去日本化”工作会非常艰巨。
日期:2012-03-14 16:27:44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清朝和元朝的区别
乾隆五十年清高宗御制《祭历代帝王庙礼成恭纪》一文内有如下一段的文字:
“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又岂以东西别之乎?正统必有所系!”
乾隆这段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清朝政权的合法性,是中国的正统王朝。
清朝统治集团从开国到灭亡,一直生活在自卑和纠结之中。原因何在?
就为一条:出身不好。
日期:2012-03-14 17:22:39
越是自卑,就越是敏感。清朝文字狱最多,根源都在自卑。
总担心别人看不清自己,总担心“我大清”随时会崩溃,还得回关外打猎去,重新被人当作蛮夷看待。越想越怕,越怕越想。落下个病根,只要一提起“中华,中国”,他就会第一个跳出来说“我就是中国啊,就是我”。一听人说“夷狄、胡人”,就会想,“是不是在骂我呢”。
所以清朝从始至终对明朝不感冒,明朝这样做,清朝就那么做,反其道而为之。明朝文化昌明,清朝搞文字狱;明朝科技水平高,仿制西洋器械青出于蓝,清朝就只要弓箭不要科技。
就像文盲最喜欢附庸风雅,清朝也要来个“盛世修典”,大修《四库全书》。但是自卑情结发作,为了政治正确,就要篡改内容。所以“清人修古书而古书亡”。
《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而《四库全书》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灾难。
日期:2012-03-14 18:04:13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元朝不好好学习中国文化,是差等生,始终保持流氓本色。对中国文化有破坏,但是破坏力有限。
清朝则学得很不错,可以算是优等生了。但是仍然保持流氓本色,成了一个有文化的流氓。对中国文化破坏力就大多了。
日期:2012-03-14 19:32:20
只要坚持大众史观,坚持文化中国论,不要套用西方理论来评判中国历史,而是要适用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常识、坚持三常主义来做判断,就会发现,很多所谓的历史难题其实不难。
前面我们讲了元朝和清朝是不是中国的王朝,下面我们就一些经常引起争议的问题做一些讨论,想到哪,说到哪,以后还可以补充。
例如:
吴三桂和汪精卫是汉奸吗?
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
金兀术和岳飞谁是英雄?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
等等
日期:2012-03-14 20:06:50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汉奸——西汉的中行说
汉初,匈奴强盛,汉朝尚未从战乱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所以采取了和亲政策。
汉文帝时,继续与匈奴和亲。一次,文帝要送宗室女去匈奴,并让太监燕地人中行说(姓:中行;名: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中行说不肯去,被汉廷强行派遣。怨恨之下,他对汉文帝说:“我如果到了匈奴就肯定会威胁汉国。”中行说一到了匈奴,果然就立刻归降,并深受老上单于欢喜、宠信。
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从此这些蛮族才知道算数。在中行说的鼓动下,老上单于在给文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臣也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中践踏。
中行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汉奸。
后世的汉奸不要太得意,“汉奸状元”是中行说,可不是你啊。
日期:2012-03-14 22:32:54
吴三桂是好汉奸吗
先看看一些歪理邪说(下面是转帖过来的,并非本人观点):
今日之中国,早已是胡汉一家,当年的“汉奸”,其实是站在“历史的正确选择”(余秋雨语)一边,为优秀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取代昏庸无道、腐败无能的汉族统治者贡献力量。拿吴三桂来说,如果不是他引狼入室,充当侵略军的马前卒,领着中国人打中国人,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朝代怎么可能那样迅速地建立在中国的土地上?这到底是他的功还是他的过?硬要以“功过”来评定,那他最大的过应该是最后对侵略者的背叛,即反叛清朝,破坏新秩序下的安定团结,而绝非当汉奸这档子事。
在这些人看来,吴三桂是好汉奸。所以我们不能过多地指责他们,要指责也只好去指责迫使他们当汉奸的“机制”。
引用到这里结束。
下面才是我本人的话。
日期:2012-03-15 10:25:16
“吴三桂是好汉奸。所以我们不能过多地指责他们,要指责也只好去指责迫使他们当汉奸的机制”。
看着上面这些评价是不是有点眼熟,几十年来,总是有很多人说——“一切都是体制问题”
日期:2012-03-15 16:18:57
再来看看吴三桂可恨的地方。
吴三桂不投降则已,一旦投降,就是一副“铁杆忠狗”的嘴脸。绝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借兵剿贼”,而是甘为清廷马前卒。在山海关战役之后,吴三桂带领关宁铁骑一路实施战略追击,接连打败李自成,使李自成一直无法整理部队稳定防线,吴三桂对于清朝迅速定鼎中原,可谓居功至伟。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决心当个铁杆汉奸了。
占领云南之后,明朝的永历帝已经逃到缅甸。永历帝一路颠沛流离,三餐不继,有一次在连续饥饿之后,吃了当地的几种蔬菜混合在一起的菜饭,填饱了肚子,就给这道菜命名为“大救驾”,这道菜现在还有。永历帝既然逃到外国,吴三桂却意犹未尽,为了表示自己对清廷的忠诚,悍然出兵,进入缅甸,抓回了永历帝,然后又用弓弦绞杀永历帝。“铁杆忠狗”到这种地步,就是为了向清朝表明心迹。但是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吴三桂“汉奸”的帽子戴得稳稳的。
等到康熙撤藩,吴三桂再次背叛,檄文天下,却无人响应。就因为吴三桂的名声早已经烂了。
当汉奸也有几种当法,吴三桂是不当则已,一当上汉奸就是一个极品汉奸。但是他没有想到满清的作风和欧美国家一样的,用完就出卖。吴三桂是咎由自取。
日期:2012-03-15 17:12:11
为什么说吴三桂是汉奸,而不是好汉奸。
在历史上,只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会大量的屠杀,无一例外。后来清朝入关之后也是如此。所以投降北方少数民族,就是引狼入室,肯定会造成人间悲剧,肯定会破坏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不符合文化中国论,不符合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吴三桂就是汉奸。
有人说,吴三桂是好汉奸,是因为后来的清朝在统治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种说法是倒果为因,吴三桂无法预期清朝的统治成就,他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是未卜先知地要弃暗投明,这种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置天下苍生的性命于不顾的行为,不是汉奸是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