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史上巨贪的那点事:和珅贪婪笔记》
第49节

作者: 李二说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07 09:15:45

  建立强大的威势
  嵇璜出身书香门第,尤擅长书法,加上父子两代官居大学士,德高望重,求他写字的人很多。和珅平时很注意搜集历代名人字画,他知道像嵇璜这种家世官职的人,其墨宝将来一定价格不菲。
  有一天,和珅见到嵇璜,就请这位老前辈为他家中写几幅楹联,而且很郑重地送给嵇璜一些非常昂贵的安徽宣纸。因系多年的内阁同僚,嵇璜不好当面拒绝,因而就客气地答应了下来。
  从嵇璜内心来说,他很讨厌和珅这类招权纳贿的无耻之流,根本不打算给和珅写什么楹联。但和珅是乾隆帝面前的红人,还不能公开得罪他。回到家中,他细细地思索了一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好办法。
日期:2011-11-07 13:10:59

  第二天,嵇璜照旧上朝,回到家中后,马上叫人请了几个翰林院的庶吉士喝酒。清代翰林院的庶吉士,简称“翰林”,是北京城中最穷的官员。士人中进士后入选翰林院的庶吉士,三年学习期间等于是见习官员,没职没权,当然也就没钱。京城官员无不骑马坐轿,唯独庶吉士步行上街。由于他们没有正经事可做,因此走起路来总是迈着方步缓缓而行。北京城中有句谚语曰:“上街三件讨厌物,一妇人,一骆驼,一翰林也。”为什么讨厌?因为那时街道窄小,你若有急事,走在他们后面非耽误不可。

  庶吉士若想摆脱这种清苦的生活,唯一有效的捷径就是巴结上和珅,尽早地外放为有实惠的州县官。今天嵇璜请来做客的几个庶吉士,恰巧是正在积极投靠和珅之人。
  庶吉士对被人宴请向来是求之不得,这在嵇璜是意料之中的事,再说嵇大人请喝酒,谁能不赏脸。他们数人来到嵇府后,寒暄一番,便上了酒席。嵇璜心中有事,因而殷勤相劝,庶吉士们肚中少油,吃喝得美不堪言。主人等客人喝得晕头转向之后,便开始依计行事了。
日期:2011-11-07 17:02:26

  嵇府的一个名叫彭寿的童仆上来说:“大老爷,您吩咐研的墨,已经研好了,现在可以写字了吧。”
  嵇璜假意斥责彭寿道:“你这小厮,越发不懂得礼貌了,你没看见家里有客人嘛。至于研墨写字的事,以后再说。下去吧,赶快下去吧!”

  彭寿故作委屈:“大老爷不是千叮咛,万嘱咐,叫小的提醒大人,千万不要因为有客人喝酒,就把写字的事情给耽搁了。还说,这是给一个朝廷大人物写的字,万万不可忘记呢!”
  众庶吉士听到二人对话,便问嵇璜事情原委,是给哪个重要的大臣题字。嵇璜遂将和珅请他写楹联之事,向他们说了一遍,且说:“诸位后生,和中堂拜托的事,你们说我能不重视吗?”
  众庶吉士忙接上说道:“嵇大人说得好,说得好!和大人家的府第,在京城中堪称一流,再配上您老人家亲书的楹联,定是珠联璧合,锦上添花。您老赶紧给和大人写吧,我们这些晚辈也好趁机学习学习。”
日期:2011-11-08 09:10:54

  嵇璜便叫彭寿取出笔砚,又特地使用和珅送的纸,全神贯注地写了起来。当嵇璜写好一张楹联,再写另一张的时候,彭寿上前帮助移动纸张,一不小心,把砚中的墨弄翻了,和珅送来的纸全都染上了墨迹。嵇璜气得脸都变色了,大骂彭寿无用,还威胁说,要把他赶出嵇府。众庶吉士见状,都纷纷为彭寿求情,说他不是故意所为,劝嵇璜不要难为他。
  第二天,嵇璜上朝时见到和珅,对他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还一再道歉说,白白糟蹋了上好的安徽宣纸。其实彭寿弄翻墨水,完全是嵇璜事先安排的。
  嵇璜并非胆小怕事之人,他这样做是吸取了管世铭死于非命的教训。
  管世铭,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字韫山。管世铭少年科场失意,参加乡试屡试不中,直到中年才考中进士。多年的应考使他成为八股文大家,他后来所写的有关如何做八股文的书影响极大,清代人称:“管侍御以制艺(八股文)雄一代,其《韫山堂稿》百年以来,几于家传户诵。士束发受书,无不知有管韫山者。”而他敢于同和珅斗争的事迹,为他的文名所掩,现在已很少有人知晓了。
日期:2011-11-08 13:15:35

  管世铭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不久入直军机处为军机章京,以才学品行受到阿桂的欣赏和重用。当时和珅已为军机大臣数年,依仗乾隆帝的关系,招权纳贿任用私人,管世铭常常“持正论折其牙角”。和珅对他恨之入骨,屡次想借故加罪于他,但阿桂始终替管世铭周旋。和珅连状元梁国治的头发都敢当众割去,何况一个小小军机章京,但他就怕阿桂,因此对管世铭无可奈何。

  一天,管世铭刚刚被升为监察御史,到友人家去喝酒祝贺。当时和珅任伯爵官大学士,权势炙手可热,因此酒席间众人难免谈到和珅这个话题。在座的人一讲到和珅就吹捧起来,说他如何年少得宠,英俊洒脱,聪明能干,而且还会做官捞钱。直说得管世铭怒发冲冠,于是冲口而出:“诸君莫替和大人捧臭,请明天见本官的奏折。”言外之意,他明天要上奏折弹劾和珅。众人听了大惊失色,人人都不免为他捏把汗。因为和珅乃当朝乾隆皇帝儿女亲家,参劾和珅简直就是蚂蚁撼树,以卵击石,等于是飞蛾扑火,自投罗网。事情果然如众位官员所料,管世铭当天晚上回到家中,连弹劾和珅的奏折都没写成,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和珅通过毫不手软地打击异己,建立起强大的威势,以震慑那些与自己不在同一战线上的人。
日期:2011-11-08 17:20:14

  对挡道者毫不留情
  和珅对依附他的人,极尽笼络,而对与他对立的人则不断伺机打击报复。福崧即是因此而丧命的一个。福崧二十多岁即任封疆大吏,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夏,福崧率兵镇压回民苏四十三反叛,英勇杀敌,后被阿桂举荐,任两届浙江巡抚。福崧遇事冷静,为官廉洁,下属对他十分敬畏。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任浙江巡抚的福崧,勤于政务,精明能干。当时,大学士和珅深受皇帝宠信,权势炙人。每年各省的督抚大员,都要向他馈送重礼。福崧不愿随波逐流,从不向贪得无厌的“和相”送礼行贿,结交内援。和珅看他这样不给自己面子,便怀恨在心,想要对他施加报复。

  事出偶然,乾隆五十八年,浙江盐道柴桢升任为两淮盐运使,此人平庸懦弱,福崧一向讨厌他,他升任两淮运使后,官库亏空甚多。柴桢离职前求得福崧通融,承诺等履任新职后立即设法填补。他确也说到做到,到扬州后,很快挪借到了二十二万两银子,寄回浙江补足了亏空。然而,此事却被另一盐官戴全德获悉,戴全德乃是和珅之党羽,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向皇上上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