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回归》
第4节

作者: 雲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从阴阳之间的关系开始。
  **阴阳之间的关系**
  在讨论阴阳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看一下我们曾经用过的两个概念,太极和太极点。
  **太极和太极点**
  阴阳来源于太极,我们看一下太极图。
  这个就是太极图,一个圆。这个圆说明什么呢,说明太极是划定一个范围。那方的可不可以?当然可以,既然是范围他就可以是任何形状,甚至没有形状,只是一个概念。比如把“人类”看作太极,把“动物”看作一个太极,等等。
  范围确定之后,太极就产生了,当我们通过一个标准来看待这个太极,这个太极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符合标准和不符合标准的,这个标准我们称为太极点,也就是我们观察太极的视角,而那两种情况就是阴阳。注意,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离开了太极和太极点,阴阳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脱离了太极和太极点无法讨论阴阳,要讨论阴阳就必须先确定太极和太极点。对于具体的事物来讲,当太极或太极点改变,阴阳性质可能完全不同。比如以一天为太极,以是否有太阳为太极点,那白天就是阳,晚上就是阴。而如果以是否需要灯光照明为太极点,白天就是阴而晚上就是阳。

  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来看,会有不同的结论。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下看待同一个事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论。这就是因为太极和太极点的改变造成的。所以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没有任何两个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太极可无限再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太极点的选取也是人人各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吕氏春秋·察微篇》中记载了一件事,原文如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鲁国有个规定,如果有人见到鲁国人在他国作了奴隶,能花钱把他赎出来,那么可以到找官府报销。子贡有一次赎了一个鲁国人,而没有去官府报销,因为子贡家是大财主,不差那点银子。孔子知道后说:“子贡你错啦!圣人做事情,目的是改变社会风气,教化百姓,并不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啊。现在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你去官府的报销赎金,对你的善行没有任何损害,可是你不去报销,以后谁还会再去赎人呢?”

  把赎人取金作为太极,那么子贡的太极点选取的是缺不缺那点儿钱,不缺为阳,缺为阴,所以不去报销了。而孔子的太极点是会不会让别人不愿赎人,取了则不会,为阳,不取则会,为阴。虽然是同一件事,但不同人来看,因太极点的不同结论完全不同。
  再说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位大爷去医院看病,回来后破口大骂:“现在的医院太坑人了,一个破检查二百多,医生一点医德也没有。”不久,儿子高考报志愿,他又说:“就报医科大学,将来做医生,工资不算,奖金和红包就够了。”虽然同样是医生这个职业,同一个人的看法也如此不同。同样是太极点变化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能理解或反对的事情,我们应该好好分析一下对方的太极和太极点,而不忙着反驳,当你从他的太极和太极点来看问题,那么你就能理解他了。推己及人就是这个道理。
  日期:2013-05-17 12:54:00
  **阴阳相和**
  阴阳遍布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每天都在处理和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而已,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我喜欢听我母亲唠叨,他做饭时我经常站在旁边看,他一边做饭一边和我聊天,我是北方人,主食是面食,所以经常会见到他在和面。为什么叫和面呢?既然这个过程被叫作和面,那么一定和“和”有关系。我们先看看这个过程。
  每次他总是先把面粉放到盆里,边搅拌边逐渐加水,直到面可以拿住了,也就是基本成型了,但是这时面团还很粘,然后在面板上撒上一层面粉,把面团从盆里拿出来,放到面板上不停的折叠按揉,并根据面团的软硬情况,加些面粉或淋上点儿水,直到觉得软硬合适了,把和好的面团放回面盆,用湿布蒙上备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我们把和面看作是太极,以是否干燥为太极点,那么面粉干燥为阳,而水湿润为阴。往面里加水,就是阳极生阴,有人会问:“水不是加的吗?怎么是生?”其实加和生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人工过程,一个是自然过程而已,唯一的区别是人工过程快,自然的过程很缓慢而已。有人又会问:“那往水里加面,可不可以?”当然也可以,那就是阴极生阳,但是通常没人这么干,因为面粉量很难控制,当然如果水比面粉难得的情况下,也会往水里加面,这是个太极点转换的问题。不停的折叠按揉是让阴阳均匀分布,充分接触。面团软是阴太盛,加些面粉是阳生出来抵御,面团硬了是阳太旺,加些水是阴生出来抵御,直到软硬适度,就进入了阴阳平衡的状态,但是这个状态是暂时的,北方干燥,所以蒙上湿布来维持这个平衡。

  和面的过程是对“和”做的最贴切的诠释,所以这个过程被称作和面。
  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和”,和是阴阴为了同一目的而取长补短、相互制约、相互扶助的过程。比如上面的例子,面粉是阳,阳是向上发散的,水是阴,阴是向下沉降的。没有水的制约,一阵风面粉就会灰飞烟灭,没有面粉的扶助,一不小心水就会覆水难收。
  阴阳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四象。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在解读少阴和太阴。和就是少阴,我们来看看少阴“
  ”。阳在下,阴在上。阳在阳位(奇数位)为正,阴在阴位(偶数位)为正,说明阴阳都是品行端正之人,为君子。阴在上,阴向下,所以亲下,阳在下,阳向上,所以敬上。阴阳目标一致,属性相反,所以为和而不同。类比于人事,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君子呢?你要做一件事情,他不同意你的想法,他会反对你并劝告你,告诉你他反对你的理由,他同意你的想法,他也会反对你,并且提出自己的担心和意见,提醒你该注意的问题,他同意你而反对你的原因是希望你把问题考虑周全,把事情尽量做得圆满。

  那么不同就一定是和吗?不一定。我们再来看少阳“
  ”,同样是不同,但是阳在上居阴位为不正,阴在下居阳位也不正。不正则不安,不安则动,阳向上,阴向下,背道而驰,不同也不和。
  太阴“
  ”,阳健阴顺,阴见阳为得其主为吉,阴无主见,得朋为凶,所以太阴二阴相伴,向下沉沦。阴为小人,所以小人同而不和。
  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三个小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