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宋朝》
第49节

作者: 薄暮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25 23:52:40
  危机
  进攻由北汉军发起。刘崇作战采用的是“硬碰硬”的打法,用自己的优势兵力对阵敌方的优势兵力。他命令右翼军主将张元徽瞄准周军的右翼军去打。
  按照军事常理来说,使出这种左倾冒险主义招数一般都会中敌人圈套,损兵折将,吃不了兜着走。因为你想拼命,对方不一定想。对方想的是假装拼命,把你引入他军中四翼的包围圈,聚而歼之。这个时候你要拼上自己的性命,对方一定表示热烈欢迎。
  但是刘崇这次例外,他并没有落到这个下场。
  也正是这一次,柴荣犯下的错误彻底暴露出来。
  用人不当!
  双方最具优势的右翼军一交锋,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周军右翼军的两位主将,一位是骑兵统帅樊爱能,一位是步兵统帅何徽。这两位仁兄突然不进攻了,调转马头就往后跑。

  周军全体都被震惊了。有些人怀疑这两位仁兄是在诱敌深入,但是马上这个疑虑就解除了,因为这两位仁兄跑得非常专业,不但拼命打马往前狂奔,而且义无反顾得连个回眸都没有留下。
  私奔啊,双双私奔啊!完全没有经过柴荣这个当主子的同意,有没有?
  柴荣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他头一回亲征,居然有人临场怯战逃跑。这个打击对于他这个资历尚且的皇帝来说是相当大的。
  这还没完呢!接着柴荣又看见步兵统帅何徽麾下的上千名士兵纷纷放下武器,脱下盔甲,向北边的刘崇跪下,大呼万岁。
  这个投降仪式搞得也太突然了点吧?
  之所以有这一幕的发生,其原因很简单,右翼军中骑马的主将以及骑兵都逃走了,跑步跑得快的步兵也跟着马屁股跑了,剩下的上千人都是跑不快的步兵。大家都抱着同一个心理——与其被别人追着砍,不如降了的好。
  而樊爱能和何徽两位仁兄怯战逃跑的原因也很容易得出。
  第一是由于刘词率领的后方部队迟迟未来,造成周军与汉军实力悬殊,而且另一边的辽国铁骑还尚未出动。这要是汉军和辽军齐头并进,不用打,挤都能把周军挤死。明眼人一看,这还不跑的话就得为国家捐躯了,正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腿长在我身上,有跑白不跑。
  第二是由于北汉、辽国联军军队整体素质确实胜过周军一筹。前面已经说过,刘崇早在刘知远去世之后便开始了他的预谋,打那时候起,他就明目张胆地在刘承佑眼皮底下,不断招兵买马,训练军队,扩充自己的实力。后来晋州大败之后,他又回去加强军队的训练,准备日后的大战。到今天他步兵的实力已非往日可以比拟。再有横行草原、人人畏惧的辽国骑兵为其锦上添花,不可谓不强悍。遇到一般的对手,不用动手,排开阵势,吓都能将对方吓跑。

  在这一刻,周军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
  柴荣的心变得冰冷。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他看错樊爱能和何徽这两个鼠辈,把他们布置在了不当的位置,导致那关乎全军的命运的右翼军彻底败溃,没有起到一丝作用。
  试想一下,如果柴荣将李重进和白重赞所统领的左翼军放在右翼的话,这一幕必然是不会发生的。原因很简单,经过我的查证,李重进和白重赞两人都属于非常不怕死、死也要多拉几个人垫背的那一类人物,所以若把左右翼军对调一下,估计周军如果不胜的话,也不至于不败。
  但是事实已经造就,谁都没有能力去改动。
  日期:2013-05-26 19:33:40
  这无法改动的事实沉重打击了周军所有士兵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他们踌躇着,不敢前进,也不敢后退。在他们眼中,造成这个局面就意味着自己这一方输掉了这场战争。
  他们在等待着主帅下达撤退的命令。
  刘崇正得意地看着柴荣。他也在等着柴荣下达撤退的命令,然后他会下令追击,彻底将柴荣的军队打垮。
  然而,不管是所有周军士兵还是刘崇,他们都看错了这位年轻的皇帝。
  柴荣是一个有信念的人。他的信念非常坚强,这世界上仿佛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击倒。

  然后,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柴荣愤然拍马出阵,领着亲兵,直接向张元徽率领的北汉右翼军冲去,连毙数敌,喊杀声连天。
  这就是柴荣的信念——没有右翼军,我来;没有信心,我来;要我撤退,除非我死!
  事实证明,有这种信念的人是永远无法击败的。你只能击倒他的身体,而不能击败他的灵魂。
  刘崇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笑容。他虽然不是个热心肠的人,不过对于有一件事他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就是——凡是想到他那儿找死的人,他都乐意伸出援助之手,而且服务态度相当的好。
  显然,现在柴荣就为这件找他来了。
  于是,他马上下令,把所有的弓箭和所有的垒石(用来投击敌人的巨石)都瞄准柴荣,务必满足柴荣先生的愿望。
  按照这样的远距离攻击方式,柴荣就算不变刺猬也得变肉饼。

  值得庆幸的是,柴荣的亲兵队的御措施的水平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他们眼见飞蝗般的矢石涌过来,赶忙将盾牌层层挡住,将柴荣遮蔽,没有让一支箭和一个石头落到柴荣身上。
  刘崇一击落空,但他并未放弃。他下令继续射箭和投石,最大限度的挑战柴荣亲兵队的防御漏洞。因为他只要发出去的无数支箭和石头之中的一个击中目标就行了,这概率太大了,比起我们今天玩的游戏《愤怒的小鸟》来容易多了。
  只要亲兵卫队稍有不慎,意外就会发生在柴荣身上。这就是柴荣当前所面临的险境。
  而令人震撼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居然完全不顾飞来矢石,仍然领着亲兵继续向前冲锋,仿佛危险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十万火急的情势!
  日期:2013-05-26 21:05:43
  横空出世
  后周大军陷入了空前的骚乱之中。
  皇帝跑出去拼命,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禁军都干什么去了?
  于是,大家把目光都暂且移到了禁军部队身上。
  禁军统帅、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还在踟蹰着,不知该不该前进,柴荣的突然出击完全把他震慑住了,使他心中无比慌乱。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找到了张永德,用浑厚的语气对他说:“贼军气骄,只要力战一定可破,你率军从左翼出击,我率军从右翼出击。”这个人布置完毕后,还郑重地提醒了张永德一句——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这个发话的人就是赵匡胤。
  对!主上死了的话,我们这些做臣下的还有脸活着么?为主尽忠的时候到了!
  这就是张永德的真实想法。在那一刻,张永德彻底平复下来,看着眼前这个令他醍醐灌顶的人,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出击!

  赵匡胤率领两千士卒,勇往直前。他并不是那种叫“兄弟们上”或者“大家一起上”的人,相反,他在这次冲锋中身先士卒,骑马冲在最前方,手持一根通天棍(齐眉棍),杀入敌阵。他的打法非常不要命,见人就杀,有杀人的契机就使出致命一击,教人心惊胆寒。这哪里是杀敌?简直就是找人拼命。
  没有人能忽视此人的存在,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此人的名字。
  由于赵匡胤的突然进攻,张元徽的部队出现了混乱。
  汉军终于尝到了赵匡胤的厉害,意识到若是不杀死此人,必有后患。于是他们把弓箭和垒石向赵匡胤身上招呼而去。
  但这完全不能妨碍赵匡胤拼命。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那他还怕什么呢?
  赵匡胤依然奋勇杀敌,就算手臂被箭矢贯穿,仍然不能令他停下。在汉军眼中,赵匡胤就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机器和野兽。
  另一方面,此时张永德也领着两千禁军奋力杀入了敌阵,造成汉军右翼中更大的混乱。
  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完美的开始!
  它为周军开了一个好头。

  皇帝亲自出阵督战,将领誓死护驾,周军的士气在这一刻开始暴涨。
  马上,内殿直马仁禹也发起了进攻。他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
  紧接着,周军全体暴动,潮水般涌向汉军的右翼,一时间喊杀声惊天动地。
  都是来拼命的!
  刘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士气萎靡的周军竟然在短短时间内变得生龙活虎一般,见鬼了!但是他并不畏惧,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胜利之神依然站在他这一边,他的右翼军并没有被击溃。

  而且,这时候他看出了击败周军的关键所在。
  这个关键就是柴荣。周军士气因的柴荣而存在,因柴荣的消亡而消亡。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于是刘崇马上给予了张元徽丰厚的褒奖,命他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擒住或者解决掉柴荣。
  张元徽在被寄予厚望的情况下,自负地对柴荣发起了进攻。估计这位仁兄当时兴奋过了头,忘了叫“兄弟们上”,竟然骑着马冲在最前方,没躲在军中,以至于周军的弓箭手很轻易的瞄准了他,射倒了他的战马。张元徽同志也因此栽了个狗吃屎,接着向他招呼的是蜂拥而上的、手持雪亮钢刀的周军士兵。
  张元徽就这样被围着剁了,看来他运气实在是不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