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未来之路》
第39节

作者: rodbin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27 08:21:44

  欧洲以提高银行救助资金1万亿欧元来救助欧洲经济体系,如果是由于缺钱而导致的欧债危机,这一调高银行核心资本金到9%的计划如果实行,那么就能解决所有欧洲缺钱的问题;高调声称向中国融资,中国如果有解放全世界的勇气,可以考虑对欧洲的大银行进行逐步控股,必须是绝大多数大型银行,这个现行的世界银行系统,如果不行捞点实物黄金吧!
  暂时解决了欧洲的问题,那么后面接下来就是世界再平分谁去承担谁赢谁输的问题,因为几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财富是要世界有些经济体付出毁灭代价的,如果不是世界其他地方出事,就可能会是自己内部出事!现在救了别人长期来讲可能就会伤害自己,经济的逻辑就是踏着对方的尸体前进,你的利润就必须是别人的亏损,哲学问题。
  当然,我们不排除这样下去所有的信用货币一起灭完,本来中国这种非债务货币(目前已经转变为绝大部分是债务货币了,莫种意义上讲也是走上了毁灭的道路)是有极强生命力的!
日期:2011-10-28 08:43:10

  一,中国企业的外贸盈余积累,即外汇储备,被法律禁止借给中国社保基金一分钱,却可以借给美国政府1.16万亿美元,借给欧洲各国政府6000亿欧元用于社保;不能借给中国政府一分钱用于建立保障房,却可以借给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3760亿美元,去买他们的垃圾债券,如今两房已经破产,债券严重贬值,回收绝望,却无人担责;二,外资企业在中国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占据最好的土地和政策资源,虽近两年来略有扭转,但外资企业在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市场垄断,而中国的反垄断法形同虚设,民间企业不得不依附于跨国公司讨生活;三,人民币不断升值加息,导致中国外贸企业不得不承担由此产生的成本上涨,大量热钱涌入中国进行无风险套利,央行却以热钱流动性过剩为借口,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导致中国企业和国民的资金被抽到央行的水库中,由于热钱具备脱离银行系统赚钱的能力,紧缩货币收不了热钱,反而在民间翻云覆雨,借贷利率飙升,使热钱获得暴利信贷机会。

日期:2011-11-03 08:17:34

  以建筑寿命为例,说明错误的标准带来错误的决策
  作者:rodbin2009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
  建筑短命意味着要不断拆毁重建,在这一过程中浪费的财富,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建筑寿命每缩短一年,意味着财富当年损耗掉4万亿元,缩短20年就是损耗80万亿!如果与英国相比,我们损耗的是408万亿的财富!2009年,中国全年的税收收入是6.3万亿元。比较一下,就知道这种短命损耗是何等可怕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建筑寿命延长一年,就能节省出4万亿元。英国建筑寿命达到132年,悄悄累积了多少财富,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当然,在财富累积的过程中,英国的GDP不再增长了。不幸的是,中国人跟英国比的是GDP增速而不是累积的财富——再没有比建了拆、拆了建的做法更能推动GDP增速的方式了!通过折腾的方式推动GDP增长,是最愚昧的行为。

  建筑使用年限短,包括中国人结婚就要用新房的传统在严重的消耗着这种国家的财富,正常的建筑,提高质量标注能够使用150年,而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的成本主要是结构上,不会超过建筑造价的10%,如果是相对于房地产开发总成本,则不会超过5%!
  当然账怎么算,就要看决策者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上,一个为了钱的包工头那么肯定是偷工减料;一个开发公司当然是按照满足国家有关设计标准的最低值;一个经济适用房和安置房的政府领导决策者,当然是发最少的钱交工了事,一则财政紧张,二则房子质量好坏要一二十年之后才能逐渐显现,到时候当事人已经不在其位,对其仕途也无影响;政府最高决策层,可能还以以GDP为最高评价标准,那是对的,拆掉的东西不算社会GDP损失,不往下减GDP!所有的干活都算成增长的GDP,拆一个医院、拆一个学校都能带来GDP的增长,但是带来的医疗和教育损失,我们的GDP是统计不出来的。

  有错误的评价机制就会有错误的政府决策行为!……
  当然,我们这个评价标准都还是在目前的通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评价,那么如果我们的这套财务评价体现存在不合理,你想想看我们的决策会有多少是被制度所忽悠,有空想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