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向何处去》
第16节

作者: 咸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9-02 17:09:57

  垄断与贫富分化
  前面我们说到了税收和财政政策与社会贫富分化的关系,但目前贫富分化的局面的形成,绝对不仅仅是税收和财政政策所造成的,形成这种局面的成因很多,接下来我们对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其中,垄断也是造成贫富分化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推手。
  一有中国特色的垄断的劫财方式
  垄断的危害在教科书上早就有了很多的说明,按理来说根本就无需我们在这里重复这个陈旧的话题,这也是我一直不知从何说起的原因。但我又一直隐隐感到这必须说,因为我们都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人,早就习惯了在垄断的体制下的生活,对于垄断的危害一直都只是停留在书面上,或者说早已经麻木并适应了。但是,当社会走到一种极致的状态,企业再也无法找到有效的盈利途径,投资难以持续拉动经济,出口也因为已经达到巅峰状态并难以为继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此刻比任何时候都迫切的需要对垄断势力发起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决斗。

  哪些方面看出我们的社会对垄断的危害认识不足呢?举个国内油价的例子,当国内的油价上涨时我们会听到截然相反的两种声音:一种是有车族对油价上涨的抱怨;而社会上没有车的人却在窃窃欢喜,“谁叫你买车,活该,有种你别开车啊”这类论调其实在论坛上也是不绝于耳的。
  由此我们不难感受到,有车族对油价上涨的抱怨也仅仅不过停留在开车多花了一些油费上,而不开车的人甚至产生了幸灾乐祸的窃喜。在这种舆论环境下,无疑助长了垄断集团的肆意掠夺的气焰。可大家为何不想想,所有需要运输的物资的成本因为油价的上涨而上涨了;所有以石油为燃料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上升了;以石油为原材料的塑料、化工产品的成本也因此而上涨。这些最终也都是要我们所有的消费者来买单的,面对油价上涨、面对垄断对全社会的掠夺,我们到底有什么好欢喜的呢?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的经济成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打破行政垄断的过程,这个过程令国民经济焕发出了无限的活力。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私营经济迅速壮大,而国企却因为其腐朽的体制在自由竞争中节节败退。最终只留下少数大型国企,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靠着国家的保护政策,阻止了私营经济的介入才得以存活。
  但后期的形势却开始戏剧性的悄然发生了逆转,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工厂,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此时国内的资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了,原材料市场开始由买方市场向卖方悄然转换。此时掌握着产业上游的垄断国企开始利用其垄断的地位开始了疯狂的掠夺。
  这个掠夺的过程到底有多疯狂,由于垄断企业的成本始终是个谜,所以社会上一直无法对其成本和利润进行详细科学的分析。我们还是以中石油为例子,因为其2001年在香港和美国上市,使得我们终于有机会来窥探一下其庐山真面目:
  2002年中石油在其公司的网站上的一篇《中国石油2001年净利润达468亿元人民币盈利为香港上市公司之冠》的鼓吹业绩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无意中公布了其开采原油的成本:“本公司成功降低了油气操作成本至每桶4.376美元,比二零零零年同期下降了6.6%。”按照当时的人民币美元汇率8.27,每吨原油7.33桶计算,我们有幸算出了当时中石油在国内每吨原油的开采成本为265块人民币,也就是说国内每升原油的开采成本也就是差不多2毛钱。

  我们先别去探讨进口原油的提炼是否存在亏损,他们总是狡猾的把原材料成本和炼油费用合并在一起,称之为“炼油成本”,这样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炼油成本也就波动,这样一来谁也搞不清石化巨头们的炼制石油的真正成本到底是多少了。同时,由于石油的提炼过程是汽油和其他附属产品同时由一整套的设备中提炼出来的,他们做帐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所有产品的提炼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摊在汽油上,把利润注入附属产品,这样就可以制造出炼油亏损的报表问国家要补贴,而其他附属产品的利润暴增。这个特点,从上市的石化巨头的财务报表中就可以明显体现出来了。

  我们暂时抛开进口原油提炼这个纠缠不清的问题,仅仅谈谈国内自行开采的原油存在多少利润。毕竟到2010年,中国年石油消费量突破4亿吨,国内自行开采的原油量也达到了2亿吨,而这部分的开采成本则是相对固定的,我们已经从中石油的报告中知道了,是每吨265元人民币。如果按照2001年的原油价格25美元/桶计算,每吨原油的价格是1515元人民币;而按照和国际接轨油价上涨后目前105美元/桶的价格计算(国内原油价格应按照欧佩克价格计算,而不是纽约原油价格),每吨的原油价格可达到4925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每年国内开采原油的利润竟然高达9300多亿,其中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因素,目前每年油企从社会上掠夺走的金额达到6800亿。

  我现在才醒悟过来,所谓和国际接轨实际上就意味着,国家同意垄断企业从此不必为其在国内的垄断地位,而付出其所本应该承担的对市场的补贴的义务。也就是说,你可以享受垄断利益,但不必再承担垄断义务了。
  这仅仅是在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中,一个垄断行业靠原材料价格上涨所掠夺的社会财富,所有的垄断势力就像伸入社会的一根根吸血管道,在不断抽取着全社会的血液,不断制造着贫富的分化。我们耳熟能详的垄断行业有石油、铁路、电信、电力、金融、烟草等,但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国内的垄断行业绝对不仅仅局限于这几个行业,国内目前的垄断状况绝对要比我们所能看见、所能想象的严重得多。

  那么我们国内的垄断行业到底有多少呢?其覆盖面到底有多大?我们通过国内垄断的特点就不难找到隐藏在社会中的大大小小的垄断势力。国内的垄断具体都有哪些特点呢?
  1我们关注四个字“国计民生”,也就是说反正能和国计民生扯上关系的都存在垄断。这些垄断行业早期政策所遗留下来的,国家认为某些行业影响到了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掌控,于是对这些行业实施了禁入,而市场化后这些行业又利用了其独特的垄断的地位摄取社会财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