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不被忽悠的“经济学”-写给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
第25节作者:
士兵突击2011 而且,这种“思维定势”,也得到了经济学原理的有力支撑。
经济学当中有个定义,大致的意思是说“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说白了,就是风险越高,回报越大,反之,风险越低回报就越少。所以,如果你想获得高回报,就一定要勇于承受高风险。
尤其是在股市中,这个原理几乎被奉为“圣明”,也是许许多多人在承受失败打击时聊以自慰的借口 – 没事儿,想赚钱哪有不冒风险的,高风险才有高回报嘛!
但是,以在下的愚见,别的行业不敢说,偏偏就是这个最需要风险意识的股市,“高回报”却未必一定要以“高风险”为代价。
就是说,股市其实是一个“不怎么冒险”也能获得“高回报”的投资领域。
所以,即便是置身股市之中,你也完全没必要跟得了“强迫症”似的硬逼着自己去接受风险。
看看人家巴菲特老爷爷,你就会承认其实我这么说并非是戏言。
但有一个前提。
因为在“高风险高回报”与“低风险高回报”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时间”,所以你必须要有耐心,必须要舍得付出时间。
但是,我指的“付出时间”,可不是被动的“付出”,而是主动的“付出”。
现如今有许多人,在金融风暴和大熊市中赔得脱裤子,就变成了惊弓之鸟 – 这辈子再也不玩儿股票了!股票这玩意儿忒危险了!
可是过了两三年,等股市重回牛市,周遭人等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再战江湖的时候,他又会扛不住诱惑,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随大流”,重新纵身股海。
然后再在熊市中吓得尿裤子,在牛市里重拾雄风……,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这种时间的付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是被动的“付出”,整天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打转儿,一点儿主心骨都没有。
这样的时间,哪怕你付出个十年八载,到最后你也落不下什么,好歹混个“不赔不赚”,即“白忙活”的结果已然算幸运的了。绝大多数人都逃不过“越忙活越出溜”的下场,最后算总账时还得以“亏本”收尾。
所以,你一定要放远眼光,通观全局,把握大势,精心布局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达到主动“付出”时间的效果。
其实说起来,大家“投资”是为了什么?
一言以蔽之,为了“保值”。
那凭良心说,如果愣是把“保值”与“时间”的概念连起来,你觉得“保值”是一件“时间较长”的事儿,还是一件“时间较短”的事儿?
相信只要你有理智,就一定会选前者。
那不就得了!既然你也承认“保值”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那还急什么?!
就像天有阴晴,有白天就会有黑夜一样,股市也会一万年都有熊市与牛市的。
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熊市,就是你“下手”的好机会!
而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百十来个小熊市,几十个中熊市,十来个大熊市,三五个超级大熊市。熊市越大机会就越好!
所以说,只要你别急,肯主动付出时间与耐心等待,是个人这辈子都不会缺保值,甚至是发财的机会的。
记住,“投资”与“保值”绝不应该是一件“天天要办”的事儿,一辈子办个十来回就成了,就已经可以让你下半辈子吃不清了。
要想成功保值,专逮那些“大”熊市就成。但一定得是那种大家都公认的熊市。
但什么叫“大家公认”呢?
这事儿好判断。就是那种人人“谈股色变”,逃之夭夭,而不是人人“跃跃欲试”的时候。
那何时才是最佳进入时机呢?
这可是一个操作上的头等现实问题。
答案其实也不复杂,只要你记住一句话,那就是,即使到了熊市,也一定不要动“抄底”的念头!
因为你不是上帝,一万年都不可能抄到底!
那怎么办才好呢?
所以,一定要学点经济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对大势有个相对准确的基本判断。然后,以“差不多点儿算了”为一切行动的指针,合计出一个你自己的“承受底线”与“大概的范围”(记住,一定是“你自己的”,这个决策过程不可以受到任何他人的影响!),然后毫不犹疑地跳进去!
现在随便翻翻那些投资参考书,打开一看保准儿立马犯晕:什么柱状图,什么年均线、月均线,什么上行压力、下行压力、多空较量、量价分析…..,各种奇形怪状、花花绿绿、乱七八糟的图示、名词儿和分析技巧充斥其中,让你瞅着就头大,当个内行或专家的念头一下准消失大半儿!
累不累啊!至于费这么大劲儿吗?
其实你只要办一件特简单的事儿就能轻松搞定一切。
那就是找一个熊市跳进去,再找一个牛市跳出来。
当然,前提是,你要舍得付出时间,而且是主动地付出。
记住,既然“保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就不要急,投资人的时间应该是按“年”计算的,而不是“月”,更不是“日”。
只要你能做到这点,“高风险高回报”神马的,就只不过是股市里的“浮云”。
日期:2011-03-04 15:11:02
(七)老子天下第一 --- “信自己”的重要性
我在前几篇文章中反复提到了几个要点:
其一,股市里的投资决策一定要做到由自己“独立完成”,尽量不要受他人意志的影响与干扰。
其二,一定不要有蒙“底儿”和“顶儿”的念头。
其三,要把握一个“差不多点儿算了”的原则。
当然,除了上述三点之外,敢于付出“时间”这一条也很重要。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做了许多详尽说明,在这里不再赘述。
为什么说上述三点很重要?
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来说说“我的投资我做主”的重要性。
投资这玩意儿,和别的事儿不同,它是一个不需要“集体决策”的东西。
这主要是因为两点。
一个是因为股市投资绝对需要一点儿“独”劲儿。说得露骨点儿,就是“别人都干的事儿我偏不干”、“别人都不干的事儿我偏干”。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机会。记住,钓鱼的人多了,那片池子里就不会有几条鱼留给你了。你得再找一片新池子才成。
另一个原因是,股市投资绝对需要你具备绝佳的心理状态,就是说,只有你能做到内心深处是一汪“平静的湖水”才能玩儿。而过多地被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所影响和干扰,就会使你失去这汪“平静的湖水”,变成一个“动荡的瀑布”,你就不可能作出理性的判断,倒会乱了分寸,导致昏招叠出。
所以,玩儿投资,一定得有点儿“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儿,不能过多地受他人意志的摆布。
当然,大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
所以,这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并不是一种狂妄、轻浮与草率的表现,它恰恰是对你的“理性”的一种保护。
打个比方,为什么巴菲特走哪儿都会遇到“点股”的要求,但却始终守口如瓶、金口难开呢?
这不是因为巴菲特是个特牛×、特狂傲,或特自私的人,不想让别人分享自己挣钱的机会,而是他确实不能说,不想因为自己的话影响他人的“理性”。
说句实话,如果巴菲特真敢在报纸上公开弄一专栏,专登什么“点股排行榜”之类的东西,那么那些由巴菲特“钦点”的股票,保准成不了什么摇钱树,必定个个都是一“套儿”,一巨大的“陷阱”。
这倒不是说巴老不厚道,专挑我们老实人欺负,而是因为巴老实在是太有名了,他老人家支的招儿必然会让全世界人民都奉为“圣明”,立马成为一个绝对的“热点”,形成“万头攒动”的壮观局面。
你想,要是真到了那光景,他老人家指点的“股票”还不瞬间就会溢满了泡沫,成为一个超级大“陷阱”,谁跳进去谁倒霉?
所以说,有的好东西是不能和他人“分享”的,只能自己“独享”。这倒不是因为什么自私或自大,而是因为有些东西一但分享了就不再是“好东西”了。
然后,再让我们来说说第二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