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不被忽悠的“经济学”-写给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
第14节作者:
士兵突击2011 但是,如此简单的道理,那些鼓吹“楼市刚性需求说”的“精英们”居然就不明白吗?
怎么可能!
以他们的知识量,这些东西简直就是“小儿科”。
但是,既然如此,他们又为什么依然跳出来鼓吹“刚性需求论”呢?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是一群“既得利益者”。
说得再明白点儿,就是一群已经占到便宜,尝到了甜头的人。
所以,他们要竭尽全力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就算是做噩梦,他们也不愿意梦到楼市的“拐点”出现。要真那样,他们的那些房产还怎么“升值”啊!这不等于让他们亲手宰了自己家里“下金蛋”的鸡吗?这可是活活要了亲命的事儿,是打死也不能干的。
因此,这些“精英”们就敢于腆着脸,欺负那些没有知识的老百姓,想方设法地忽悠他们跳进楼市的“火海”,为他们自己的“金蛋”买单。
真孙子!
日期:2011-02-20 17:51:59
(四)天下没有做不醒的梦 --- “房价”的未来
现在的中国“楼市”,正沉浸在一场美梦当中。
这是一场认为“房价将无限上涨”的春秋大梦。
支撑这个大梦的理由如下:
其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而且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刚性需求”的潜力几乎“无限大”。
其二、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不景气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这种现象在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
其三、中国人贷款购房的比例很低,大多数都是现金购房,因此,由于银行系统突然间出现大量坏账而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极小。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理由,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总之,在中国,房子是“只可能涨,不可能跌”的稀罕物。
但是,请让我来告诉你,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永远不会存在“只涨不跌”的东西。
任何一个炒作“只涨不跌”概念的人,不是文盲,就是疯子,当然最大的可能还是“骗子”。
因为别说“刚性”,就算是“金性”、“银性”、“钻石性”、“装甲防弹性”, 无论有多少个理由支撑,有多厚的“铠甲”护着,只要某种东西是可以用“金钱”来定价,来衡量的,就必然会“有涨有跌”。
这就跟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您这辈子什么当都可以上,但这种当是万万上不得的。
因为实在是太冤了。
也许有人不服气“世界上怎么就不存在只涨不跌的东西了?你说如果我现在手里有一张乾隆皇帝亲笔签名的画,那不是一万年看涨吗?我什么时候卖出去不都稳赚不赔?”
首先,我得承认,您手里握着的,确实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稀罕物。
但同时我还是得遗憾地告诉您,您错了。
甭管多“稀罕”,这件宝贝您卖出去“稳赚不赔”的可能性只有以下两种:
其一、这张画是乾隆帝他老人家亲手送给您家祖上先辈的,从来就没有进入市场“流通”过。
其二、如果这画是您刚从市场上买回来当“投资”用的“保值品”,那除非您有毅力与魄力再往下传个一两百年,也许确实能做到“稳赚不赔”(当然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就是说,这其中依然会有“涨涨跌跌”的现象发生)。
但我告诉您,只要这两个条件不具备,别说乾隆帝,就算是传说中的“玉皇大帝”的画让您得着了,您照样有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的可能。
比方说,“玉皇大帝”那幅画您是花100亿美元的天价买的,但明年也许会跌到1亿美元,那时看您不赔个底儿掉才怪。
所以说,在用“金钱”衡量的一切事物里,“只涨不跌”、“只赚不赔”的美事儿绝无可能发生。
趁早断了这个念想才是聪明人。
还是说回房价的话题。
支持“房价无限涨”这个“春秋大梦”的几个理由中,
“刚性需求”这一条的荒谬性已经得到了证明。
“房地产支撑中国经济”、“中国的贷款购房率低”等理由虽说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们对于房价的支撑效果也是有一定限度的,绝无可能是“无限支撑”。
说白了,当房价涨到实在过于离谱的程度时,楼市必然会迎来泡沫爆裂的那一天 -- 房地产业必将崩溃,整个中国经济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拖累。
那时,就算中国的贷款购房率再低,那些拿现金买房的人照样会倒霉,只不过亏的是自己,不是银行而已。
而当大家都赔得脱裤子的时候,银行业也绝无可能独善其身,最终也一定会被“拖下水”。
那时,所有“梦中人”将共同迎来命中注定的“梦醒时分”。
这种场面,就是传说中的“经济危机”。
那位说了“泡沫破了好啊!房价狂跌老百姓还不得乐疯了!正好轻轻松松买房!”
千万别这么说!
这是一种典型的不懂经济学基本常识的说法,后果会“很严重”。
你想想,一旦发生经济危机,世面上会立马一片“凄风苦雨”:物价狂跌往往意味着企业大批倒闭,失业率大幅攀升,人们收入迅速减少,生活变得愈发不安定,经济会陷入通货紧缩(什么都降价,降价也没人买)的恶性循环。
那时,老百姓一个个地都会捂紧钱袋,因为毕竟和房子相比,“吃饭”与“活命”更重要。就是说,真到了那个时候,房价就算跌到了500块钱一平米,也未必会有多少人买。反过来说,大家都疯买,房价也不会跌到那个份儿上。
总之,“经济危机”、“大恐慌”之类的事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盼着这样的事儿早点发生实在是太愚蠢了。
那么,房价的未来,到底应该向何处去呢?
解决房价问题的根本,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使房地产业回到其应有的“正常”状态。就是说,让它真正回归到由“刚性需求”支撑的状态中来。
所以,“房子”不可以成为一种只要有钱,就可以“敞开了买”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不妨玩点类似于当初计划经济时“凭票供应”的招儿。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真就去印一大堆所谓的“房票”,而是说,政府一定要“有所作为”,而且是“强力作为”,才能确保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否则,再任由这种“干炒”行为肆无忌惮地持续下去,迟早有一天大家都得倒霉。开发商、炒客、老百姓、政府、银行……,所有跳进“楼市”这个大漩涡里的主儿,谁也不可能落着好,那时候恐怕就算把肠子都悔青了也没用了。
所以,政府应该运用手里的一切财政、金融与行政资源,强力介入房地产业,有效控制楼市的发展趋势。
而且由于房地产业的特殊性质,这种介入一定是“持续不间断的”才行。
政府应该像金庸小说里的大侠一样,以盖世绝伦的深厚内功,绵绵不绝地发力,让楼市始终处于政府“力道”的覆盖之下,掌控之中。
因为中国的楼市泡沫已非寻常泡沫,只有政府出招儿,才是防止楼市泡沫破裂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有人说,中国的楼市至少“预支”了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空间。
如果此言不虚,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未来二三十年的中国房价只有维持“零增长”或“微增长”,才能彻底挤掉泡沫。
而做到这点,没有政府的强力干预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只要政府强力出手干预,使房价能够长期维持不涨或少涨的状态,那些炒家们见无利可图,或获利太慢,也就会变得意兴阑珊,主动撤离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房价也将逐渐与居民收入水平拉近距离,那时的房地产业,就会一步步地回归到由“刚性需求”,而不是“炒作需求”支撑的,相对“正常”的行业范畴了。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中间会伴随着种种起起落落,但大概的发展趋势不会有错。
只不过,随着“楼市”回归正常与理智,那些投机资金还有可能再回来。然后再引发一场房价飙升的恶性循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