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能否认农民、村支书、乡长等等是职业之一种吗?》
第4节

作者: 鄢晓丹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怕我喊?你怕村里人听见?你怕了就快些把唐盛才叫出来,叫他赔我的鸭子,赔了鸭子我立马走人!
  好好好,我帮你叫……唐盛才,你这个背时壳壳,谁的鸭子不好打,你偏要惹她?看看你干的好事!
  唐盛才家的院门正对着村口,唐七爷这样大呼小叫,很快有人从院子里走出来,是唐盛才的三女子唐明慧,一个十六七岁的妹仔。

  张兴莲把刚才说过十几、二十遍的话又说了一遍。
  唐明慧说,婶,你先回去,过几天我们再讲这个事好不好?我们家里要办喜事,闹不得……
  走远些,哪个是你的婶哟!出来一个小毛娃儿就想把我打发掉,莫的门!你们怕闹,怕闹就叫你的娘老汉儿(父亲)出来,有胆儿打我的鸭子,就有胆儿出来摆摆理,把事情扯清楚!
  静观事态的唐七爷恍惚记起,唐盛才过两天要嫁女,他这个当村长的居然忘得一干二净。想来年纪真是大了,再不能像从前那样件件事都操心周全。一种迟暮感让他心绪黯然。
  张兴莲见村长沉着脸不做声,拿不准他处理纠纷时会倒向哪一方。已经闹到这种程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她费力地踮起脚尖跃了跃,将一张丰硕的屁股落在唐盛才家门前的碾盘上,二郎脚翘起,一只手高高擎着鸭子,一只手很有节奏地拍打自己的大腿,合着拍打的节奏,咧开嘴惊抓抓地长嚎:我的鸭子,很乖的一只鸭子,三天能生两个蛋……
  主妇杨凤英一整天都在家里为女儿的婚事忙碌。但她手忙心不盲,早已被外面的吵闹惊动了,摘下腰间的围裙欲出门接茬,却被大儿子唐明亮拦住,只得忍下一口气,佯装什么都没有听见。
  在乡下,婚丧嫁娶最为隆重,不论娶媳妇还是嫁闺女,都有一定的规矩。对唐盛才家来说,这几天必须和顺,出嫁的女儿与女婿才能一辈子过得和顺。张兴莲自然知道其中的讲究,她就是想借鸭子的事闹一闹,最好闹得一对新人今儿个晚上拜堂明天早起打离婚。于是她的哭腔更加响亮悠长,传得上冲下湾都能听见。许多妇女撂下手里的活扒在门缝瞧,这一出热闹,真是时候。
  婶……唐明慧进屋转一趟又出来了。
  哪个是你的婶哟!

  唐明慧将一只沉甸甸的蓝布袋子塞到张兴莲手里说,婶,你先消消气,我们家不养鸭子,没的鸭蛋,这是三十个鸡蛋,算我们赔你的鸭子。
  你早点讲嘛!耽误我半天工夫……屋里头还没有煮夜饭。张兴莲接过蓝布袋,抬手掂了掂分量,不再说啥,起身跃下碾盘,也顾不得拍一拍方才坐下的满屁股灰尘,一只手提鸭子,一只手提鸡蛋,气昂昂走下竹林坡,凯旋一样往钱家冲去了。
  张兴莲一路走一路想,其实赔不赔鸡蛋也没的啥,这只鸭子早已经过了下蛋的旺盛期,养着是浪费粮食,杀掉正好熬老鸭汤。她只想借题发挥一下,给办喜事的这家人找一点晦气。她当然晓得,唐盛才待嫁的女叫唐明珠——小狐狸精,即使嫁了也要让她嫁得不安生!
  日期:2013-06-17 14:03:01
  3、风水玄机
  唐家湾想镇住钱家冲,没有别的法子,须得把卧龙山的风水改一改,才有指望!许多年前,白胡子老头王木清在酒桌上对唐七爷讲了这样一句话。讲这句话的时候,他把声音拖得老长老长,旨在提醒时任生产队长的唐七爷对他的话得重视。
  折身返回竹林坡的唐七爷坐在一块青石上,看着暮色里昂首阔步的张兴莲,心里如同塞着一团冬季的枯草,王木清长声长调的叮嘱便在脑海里撞了又撞。
  王木清在这十乡八湾是数得着的人物,他因专给人看风水,八十多岁的年纪,蓄着白须白发,讲话神神叨叨,村人们送给他神仙的封号,见了面都尊称他王神仙。
  王神仙并非钱唐村人,他住在卧龙山对面另一个村子,村民大多姓王,叫王家湾。早些年,每逢七月半鬼节,王神仙要在村子旁边作法。他身上套一件藏蓝色长袍,一手拿铃铛一手持木剑,绕着村子舞来舞去,这十乡八湾的许多老年人都去跪拜,一些不知深浅的半大娃儿也围观凑热闹。
  七月半正逢收新稻,王木清把一蓬金色的稻穗架在空地上,作过法之后,点火将稻穗烧掉,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后来公社革委会抓典型,第一个把搞封建迷信的王木清抓了,判三年徒刑,送到三十里外白马庙的劳改农场,却被关了足足有十年,知道**结束,他才从劳改农场出来,公社革委会早已经解散,他又偌大年纪,无以为生,依然给人看风水。

  关于风水的玄机,信则有,不信则无。但钱唐村大多数人讳莫如深。
  上年纪的人都说钱氏祖坟是块风水宝地。唐七爷起初不信那个邪。
  若干年前那个春天,唐七爷也就是唐清远还未降临人世,他那离家在外多年的父亲唐洪突然回到村子,乱哄哄引来一队人马,高唱着“千里不要柴和米,万里不要点灯油”,开了首富钱学礼的仓,把钱财留在队伍里,粮食衣物分给唐家各户。唐家男人们吃了几餐饱饭,就想跟着唐洪入伙,态度恳切言道,都是本门本族的,也希望一辈子吃住不愁。唐洪说,进我的队伍不难,歃过血拜过把,交一笔码头钱先入会。可是,穷困潦倒的唐家男人,割指滴血的事容易,码头钱却没有出处。经过阖族商议,他们仗着唐洪的人马,到卧龙山刨开钱家的两座祖墓,把沤朽的棺材和白骨抛下山沟,只捡了随葬的各种器具,便轰轰烈烈跟着队伍开拔了。唐清远的娘就是那一年怀上了唐清远。他年仅十三岁的大哥唐清明也在那一年入伙。又过去几年,钱家的钱守礼重振家业发达起来,陆陆续续购置下大片田土,成为这一带最大的财东。已经长成精壮大汉的唐清明却回来了,同时带回来唐洪命丧于码头火并的死讯。那个时候唐清明已经脱离袍哥,他引来的队伍既不扯大旗也不扛枪袍,但做事更讲究彻底性,不仅开了大大小小的钱守礼们的仓,还把所有田土分到各家各户。他们把这件事叫做土改。为了防止钱守礼们的余孽有朝一日僵尸还魂搞复辟,土改期间他们进行了几次具有威慑性的镇压,钱家似乎再无出头之日……这些都是过去的事。可是而今目前眼目下,阶级矛盾早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简单一点说吧,村人们无须冒着“打富济贫”的风险也希望过上一辈子吃住不愁的生活,尤其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钱家年轻人,他们的眼界开阔了,都在搞活了,曾经以为翻身作主的唐家湾人还没怎么样,钱家冲在年青一代的带动下又渐渐兴盛起来,都传言是受着钱氏祖坟的荫庇。近十多年来,村长唐七爷就亲眼目睹了钱家冲挪动祖坟后运势发生的几起几落,几落几起,他不能不确信关于风水的玄机有一点道理。

  钱氏祖坟坐落在卧龙山旁的北侧,一面斜斜的阳坡,足有五六亩,疏朗且规整的坟墓层叠而上,远远看去像学大寨时期的梯田,与卧龙山旁另一座无名山丘构成凹形岔口,是由钱唐村通往清河镇的必经之地。每天旭日东升,生气勃勃的阳光照耀过钱氏祖坟后,才把余温分散给唐家湾芸芸众生。钱达志转业回村到乡政府任职前,他的老祖母钱阿婆专程请王木清到坟地里看风水。王木清已经很老了,他昏花着双眼,掰起鸡脚一样枯瘦的手指掐掐算算,又端来一碗清水,颤微微绕着钱家坟地点了点,再撒下两把掺着朱砂的白米,一边撒米一边瘪着没牙的嘴念念有词。末了他含混不清地说,卧龙山是此地方圆百里的圣山,钱氏先祖没把墓寝选在卧龙山主峰,皆因时值大清,他们怕触犯皇家忌讳,退而求其次,将墓室建在卧龙山北侧,从风水运势的角度说,那是龙枕的位置——巧便巧在此处,钱氏祖坟抢了卧龙山的灵气,伤了大清的龙脉,钱氏家族才有了后来的连连好运……王木清这番云遮雾罩的说辞,钱阿婆是听明白了的,她恍惚记起老辈人曾经说过,自打钱家冲将坟山选在卧龙山旁,族里便出了第一位举人,几年后钱举人的家业越发壮大,而大清却亡国了。现在有王神仙的话做理论依据,钱阿婆对自家孙儿将在圣山和先祖的保佑下大展宏图光耀门楣的事深信不疑,于是大喜过望,不仅好酒好菜款待王木清,还许了他足足两百块钱“拜仙钱”。彼时,钱唐村人均纯年收入不过三四百元,这的确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钱氏先祖荫庇后人的因果在这十乡八湾就传得神乎其神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