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幻象:白银帝国下的真实(白银帝国:翻翻明帝国的老账)》
第29节

作者: mengben197806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19 13:02:16

  其后,元朝完成统一后,两次征日皆因遭遇飓风而损失惨重。但元代海外贸易遍布亚非,对日的贸易量也非常发达。在对日贸易的“新安沉船”上,一共有2万多件青瓷、白瓷,2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紫檀木,800多万件重达28吨的铜钱。
  到了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杨载出使日本,而那时,日本正处于分裂状态。1335年日本分裂为南北两朝,足利尊氏拥戴光明天皇在京都建立室町幕府成为北朝;后醍醐天皇在吉野建立了南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经将国书送到九州南部的征西府。但因为缺乏对日本的全面了解,使臣没有并不明白作为实力日渐微小的南朝政府的地方政权,根本没有办法帮助明朝平灭明政府关心的倭寇问题。

日期:2011-10-20 17:26:20

  中日本来一衣带水,早在西汉时就已经有了交往。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中元二年(公元57年)册封日本国王为“汉倭奴国王”。自此双方的关系原来越近。双方的商贸贸易,自公元839年开始日渐增多,68年间共有37批次的商船进行贸易。
  到了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向南移动,特别是东南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北宋政权是中国历代统一(只能算作基本统一)王朝中军事实力最弱的朝代,在对北部、西部少数民族卑躬屈膝的同时,陆路交通受到严重阻碍。没有办法,随着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北宋也只能在海外贸易上进行多家扩展。
  北宋160多年的时间内,对日贸易获得了较大发展。涌现了诸如朱仁聪、周文德、孙忠、李充等著名商人。南宋作为地方政权,北部中外陆路交通几乎完全断绝,一直作为封建政权税收主体的农业税也无法支撑庞大的官僚运作。因此,南宋就不能不把海外贸易作为生存的基础。南宋的货币和贵金属在两国间大量流动,南宋的铜钱流入日本,日本的黄金则流入中国。理宗宝祐年间(1253年-1258年)日本流入中国的黄金就达1万两,是整个南宋时期中国黄金的年产量。

日期:2011-10-20 17:59:07

  其后,元朝完成统一后,两次征日皆因遭遇飓风而损失惨重。但元代海外贸易遍布亚非,对日的贸易量也非常发达。在对日贸易的“新安沉船”上,一共有2万多件青瓷、白瓷,2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紫檀木,800多万件重达28吨的铜钱。
  到了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杨载出使日本,而那时,日本正处于分裂状态。1335年日本分裂为南北两朝,足利尊氏拥戴光明天皇在京都建立室町幕府成为北朝;后醍醐天皇在吉野建立了南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经将国书送到九州南部的征西府。但因为缺乏对日本的全面了解,使臣没有并不明白作为实力日渐微小的南朝政府的地方政权,根本没有办法帮助明朝平灭明政府关心的倭寇问题。

日期:2011-10-20 19:01:03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更是认为胡惟庸勾结日本妄图造反,所以,下令中断了与日本的联系。永乐皇帝即位后,因为天下诸侯国一对朱棣夺位有相反;二则对朱棣能否保住皇位有所顾忌。因此,对于朝贡问题并不热衷。因此,永乐帝在元年对朝鲜在心里表示万分感谢之后,便在次年,命赵居仁出使日本。
  而这时足利义满将军在1392年统一了全国。他也希望立刻同明朝开展贸易。便在永乐四年遣使通好,朝贡贸易正式开始。这种贸易又被称为“勘合贸易”。“勘合”是明廷发给外国来中国朝贡的凭证。每当新君即位,便发给100道勘合,收回前期没有用完的勘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