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就哭出声来》
第15节

作者: 闻华舰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叔叔看了看他搀扶着的伯母妈妈,又看了看我,然后对众人说:“宫续斋同志,我的老首长、老大哥不幸逝世了,作为老朋友来说我和你们大家一样,也是万分悲痛啊!是的,在一年前他就立下遗嘱,并委托给当律师的秦沛保管着,今天宫常也回来了,那就当着你们的面宣读一下吧。”
  秦沛这才将文件夹再次打开,严肃地说:“城阳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秦沛受宫续斋老先生生前委托,在其去世后由本律师向其家人当面宣读……”
  遗嘱内容如下:
  1,吾本无子,常乃过继,虽非亲生,却系骨血。故吾遗产,其承一半。
  2,执政多年,本无厚蓄,所留钱财,皆系俭累,常与吾妻,各得百万。
  3,家宅一处,留与妻居,书房所藏,均给子常,吾儿细收,莫遗片纸。
  续斋遗字
  2003年9月18日
  宣读完毕,秦沛一脸凝重地把遗嘱交给我,让我和伯母妈妈在一份文件上签了字后,又把两张存折分别给了我们。我正疑惑着老爷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时,秦沛又对我说:“宫伯伯在交给我遗嘱后,反复强调,让你一定仔细看这内容,特别是最后两句。当时我和我爸都不解是什么意思,问他他也没说。这件事情我疑惑了很久,刚才打开遗嘱时还在想这个问题,感觉好奇怪。宫常,你自己好好研究一下吧。”

  我拿着遗书,反复琢磨了一会儿,也没想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对大家说:“各位老亲少友,大家忙了大半天了,先早些休息吧!”说完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竟自向楼上的书房走去。
  日期:2010-10-15 17:54:49
  21:

  伯父爸爸的书房对我来说一直都是充满着神秘色彩,我很少进来过。原因是他不允许,他不允许任何人在没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踏进这里半步,这里曾经是我们家的“禁地”。
  伯父爸爸总喜欢一个人关在里面,看书写字或者一个人闷坐着想心事。伯父爸爸写得一手好字,但他很少送字给别人,他惜字如宝。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给几所小学校就提过字。求他题字的人毕恭毕敬地在书房外面候着,拿了字后满脸堆笑地说:“好字!好字!的确好字!把这字刻成铜字做成匾额挂在学校大门口,金光灿灿的就更好了。”
  每每此刻伯父爸爸往往嘴角都会挂着微笑,拍拍求字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教育事儿大啊,娃们有书读有学念是天大的好事!不能光搞形式主义,要切实关心娃的生活和学习;要切实抓好教书育人的全面工作,要把工作做实做好。”
  求字者便连连点头称是,临走往往都说上一句:“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把工作做实做好。”
  当然也有人花大价钱想买伯父爸爸字的,比如一些宾馆、酒店的老板们,他们辗转反侧,辗转反侧地找熟人来做说客,许诺要花重金买字。他们买字当然也是做牌匾用的,那时候我还小,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愿意花大价钱来求字。现在想来,一半是因为伯父爸爸的字确实是好,一半是因为伯父爸爸的地位吧。他们求了字去,也做成铜字牌匾,金光灿灿地挂在那里,也算是广告效应,也算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但真正能说服伯父爸爸的人很少,所以真正能求得“真迹”的也没几人,得到字的人最后到底花了多少钱或者花没花钱我就不得而知了。

  也许伯父爸爸遗留给我们的那两百万遗产,多数应该与他的字有关。我这么想着的时候,已经进来书房了。人去屋空的书房,灯光昏暗,室内的书柜、博古架、案台都古香古色的,毫无生机地陈设在那里。空气似乎也凝结着,没有半点生机的样子,显得十分压抑。
  我不明白伯父爸爸为什么在遗言里特别强调,让我把这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收了,别留下半张纸片。但我清楚,这里面肯定有它的奥秘。会是什么呢?难道是有些值钱的东西?我环视了一圈,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博古架上的一些古董上。我不懂古董的,所以看不出所以然来,无非是些瓷瓶、玉器、书画之类的玩意。我想这些被伯父珍藏了多年的老东西,应该是很值钱的。就走过去,一件件地浏览着。我是个喜欢找感觉的人,对于这些老东西,外行的我只是凭借着感觉胡乱地估算其价值。我想这些东西应该值十万、二十万的吧?

  博古架小抽屉里的一块玉佩吸引了我,这块玉呈圆形,直径有3厘米,看上去很旧。用手拿了,手感绵软,在手里揉着感觉舒服极了,用点力气按着却很坚硬。我在另一个抽屉找到了放大镜,借着灯光仔细看着放大了的玉件,一条很明显的像裂痕一样的红褐色的色线横贯在表面。玉的表面呈现出像眼底血丝状的小茸茸分散在它全身。这玉好奇怪,让人看了很伤感。不忍再看,拿了细线串上,挂在胸前,贴到皮肤上,很凉很凉的。

  继续探询“奥秘”,还是没看出什么来。感觉有点累,就在案台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坐下的时候,看到案台上唯一的一个抽屉是上了锁的。我立刻来了精神,心想奥秘会不会就在这里呢?
  我找不到开启这把锁头的钥匙,就找来螺丝刀和一把小锤子,叮叮咣咣地把它给砸开了。里面除了一个很旧很旧的日记本,就什么也没有了,这让人多少有些失望。随手翻开日记,扉页上写着:《悔人记》1970—1990。
  日期:2010-10-15 22:18:43
  22:
  没有什么比回忆更让人感伤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回忆更让人毛骨悚然的了。我是一个不喜欢写日记的人,因为我没有勇气给自己的历史留下证据,更不想在日记里复制那些凄楚的历程。而伯父爸爸完全相反,他写下了我手里拿着的这本叫做《悔人记》的日记,这是一本记载了他20年里发生的极其隐蔽的一些往事,伯父爸爸在这些隐蔽的记忆里痛苦地挣扎着。每一段记录都是一道伤痕,这些伤痕一道比一道深刻,一道比一道痛苦。而痛苦里又掺杂着些许甜蜜,甜蜜的深处还是疼痛。为什么伯父爸爸把它起名叫《悔人记》呢?是后悔?是悔恨?还是教诲?就是这本日记,把我再次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

  “1971年5月17日,是我下放回老家以来最开心的一天。绫子偷偷跑来我这里,还拿来了一本不知在哪儿弄到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这太让我意外、太让我兴奋了。这样的年月里能有莎士比亚的诗歌可读,简直就是一种恩赐,上天的恩赐。我按捺不住激动与喜悦,搂住绫子疯狂地亲吻着。绫子的脸羞得红红的,像今天早上的太阳一样,迷人极了,清新极了。她挣脱了我的拥抱,像小鸟一样飞了出去……”

  “1971年5月25日,和我一起下放回来的老林死了,他是自杀的。这样的年月承受不住折磨而自杀的人太多了。幸亏我有绫子,她给了我温暖与信心,为了她我必须活下去。老林自杀是有预兆的,却被我疏忽了。昨天晚上他来找我,把身上戴着的一块玉件给了我,说是留做纪念。还说这玉是老玉,有些年头了,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曾经是个将军,这块玉件是位公主赠给将军的信物。将军戴着它打了胜仗,公主决定嫁给他做续弦。可皇帝老爷不同意,说再打一次胜仗才可以考虑,于是将军再次领兵出征,这一次却战死疆场了,临死手里紧紧地攥着这块玉佩,随从们就将这块玉佩收好带了回来,交给了将军前妻的儿子,也就是老林爷爷的爷爷的父亲。公主听说将军殉职便郁郁成疾,一病不起,时隔数日也死了。兴许是因为老林讲的这个凄美的故事,或者是因为老林讲这个故事时悲痛的眼神,我一见到这块玉便爱不释手,这玉看了就让人忧怜、让人喜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