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幻象:白银帝国下的真实(白银帝国:翻翻明帝国的老账)》
第24节

作者: mengben197806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12 21:23:52

  上面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瓷都”景德镇。商业的繁荣极大促进了城市化,不但如此,小城镇也是如此。当时的苏州、上海、杭州、嘉兴、湖州五市,在20多年时间就形成了210来个小市镇。吴江县本来有2市4镇,嘉靖年间增加为10市4镇,明末清初则扩展为10市7镇。嘉定县的市镇也从正德年间的15个增为万历时的3市17镇。在此情况下,手工业市镇也开始形成。之前,有许多书经常提到江南市镇经济,除了江南市镇外,最典型的当属景德镇。景德镇的兴起是因瓷器。

  中国瓷器举世闻名,这是任何中国人都知道的事情。但中国瓷器真正的发展时期是在东汉,唐朝开始输出的唐三彩驰名中外,那个时期中国的瓷器已经通过中间商进入了欧洲、东北非。到了北宋中国形成了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五大名,瓷器成为丝绸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到了南宋,因为陆路交通贸易被基本割断,南宋政权为了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不得以大规模发展海外贸易,因此,对欧洲、阿拉伯地区的贸易达到了新的高峰,针对陶瓷业甚至出现了按订单生产的情况。

日期:2011-10-12 21:24:16

  中国瓷器传入欧洲之前,欧洲大多采用的是陶器、木器、金属器,中国瓷传入之后,中国瓷迅速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他们甚至认为,瓷器具有神奇魔力。如果瓷器里放入毒药,瓷器就会开裂。因此,对欧瓷器的出口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到了明代后期,瓷器出口过于严重的现象,使得明政府不得不于正统十二年(1477年)发布命令“不许私将白地青花瓷器皿卖与外夷使臣”。
  因为,中国开始限制瓷器出口,欧洲各国开始通过各种手段购入中国瓷器。当时欧洲强国葡萄牙,其国王在1522年下达命令所有从东印度回来的商船上必须载有三分之一的瓷器。瓷器成为葡萄牙送给欧洲各国国王的必备礼品,欧洲各国给予聘礼、嫁妆中如果没有瓷器则将是非常丢人的事情。欧洲的后起之国荷兰更是将瓷器作为主要进口商品,自1602年到1644年荷兰运输的瓷器高达数百万件,仅1636年一年,荷兰就收集了38万件瓷器运往欧洲

日期:2011-10-12 21:56:19

  而在这些出口瓷器中,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最多。明代同样是瓷器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例如永乐白瓷代表了中国制瓷史上白釉的最高水平。其后不久出现的霁红、霁蓝同样代表高温单色釉瓷技术的飞跃。景德镇自汉代起开始较大规模的制瓷,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始成名。唐宋时期享誉全国,到了元代因为烧制成功青花瓷,从而享誉中外。到了明代则是独步天下,成为瓷都。而伴随着这个一过程,景德镇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除了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白瓷(又称中国白、象牙白、葱根白等)、山西磁州窑、龙泉青瓷等也非常出名。
日期:2011-10-12 21:56:39

  在行业分工上,景德镇瓷一般有八业三十六行之说,它们是:
  烧窑业。有窑厂、满窑、砌窑(窑与补窑)三行。其中,窑厂势力最强,窑厂中最关键的角色是“把庄”,他主管看火色,装窑路。他们有自己的帮会组织,叫“风火仙”。满窑和砌窑,则是窑建筑的专业。
  制瓷业。有脱胎、二白釉、四大器、四小器、冬小器、饭闭、灰渣器、古器、七五寸、满尺、描令等十一行。
  彩瓷业。有画四大器、画脱器、画灰器、画描饭闭等四行。
  匣钵业。有砖山、大器匣、小器匣三行。

  包装、搬运业。有茭草、看色、打络子、削杀利篾、打货篮、挑瓷把庄、下驳、挑窑柴、搬运九行。
  下脚修补业。有彩红、洲店(专门补瓷)二行。
  瓷业工具业。有模型、坯刀二行。
  瓷业服务业。有轿行、马行二行。
  各行都有自己的行业组织,每个行业向上有更大的帮派组织,向下则有具体的更小的行会。

日期:2011-10-12 21:57:04

  瓷器在明代被江西商帮和徽商垄断,形成江西都帮(碗、盘等日用瓷器)、杂帮(除日用瓷器外的其他瓷器)、徽帮,三大帮占据了瓷器生产、运输、销售的一半以上,其它则被“三窑九会”“五府十八帮”“保槎公所”“保柴公所”等组织垄断。由此,又形成了八大商家:冯、余、江、曹大似天,张、王、刘、李站两边。
  “都帮”。都帮的成员都是江西都昌人,因为都昌在景德镇的西北,处于鄱阳湖。它是景德镇瓷器对外销售的必经之地,因此,随着景德镇的兴盛它叶开始兴盛起来。作为非当地居民,都昌几乎垄断了整个烧窑业和瓷器。起初,来到景德镇的都昌人是作为雇工来打工的。久而久之,都昌人反而反客为主,成为景德镇瓷器业的主宰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