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幻象:白银帝国下的真实(白银帝国:翻翻明帝国的老账)》
第16节

作者: mengben197806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哈哈。杀个人是算不了什么。但是你们敢杀我吗?”杨一清豁然站起,从桌案后面走到了何安面前。双目直视何安,“何安呀何安,你今日若敢杀我,我问你何处可让你安生!来人呀,把何安给我抓起来!”杨一清说罢,两名兵卒上前。何安宝剑一立“你们谁敢!”说着眼睛看着刘胜。
  杨一清走到刘胜面前,笑着看着他“刘总兵,你敢杀我吗?”“这,这,杨大人你说笑了。我们都是同僚,谁又能狠下心来让同僚不得安生呢!”“哼,刘大人,你们昨日来软的,送我钱粮。今日又来硬的,无非是让我杨一清与你们同流合污。你们与我都安生了,那边关安危、朝廷赋税怎么安生?既然刘大夏刘大人推举我主政陕西,那我杨一清就绝不能辜负皇上、刘大人对我的恩典和提举。你们今日来硬的,我也不怕。我现在就宣读对他们的处罚,如果你们要杀我就请便。”

  刘大夏说罢,回到桌案之后,拿出一支令箭,对军卒吼道:“将这意图谋反的13名将领全都给我拿了,关入牢中等候朝廷处罚。从今以后,凡我治下官吏,无论文武谁敢纵容走私者,全部降一级,如果胆敢参与分赃者全部罪加一等。”杨一清说吧,转回头对刘胜说道“刘大人,以我的官职没有办法处罚你。你和我就等待朝廷的决断吧!三天前我已经特快专递给皇上奏旨了!”

  日期:2011-10-01 11:12:26
  明代的茶盐走私极为泛滥,首先是一些治世能臣被贬被杀。例如杨一清。随着时光的流逝,明政府日渐昏聩,更加上北部边关地区的安宁到来,一些朝堂精英开始受到贬黜,典型代表就是杨一清的被贬。杨一清从弘治十五年到正德元年的四年中,在弘治皇帝、兵部尚书刘大夏的支持下将陕西茶马业搞得风风火火。例如牧场由之前的6.6888万顷提高到12.8473万顷;马匹由0.228万匹提高到1.1871万匹。通过茶马贸易购入马匹1.9077万匹。在他离任之际,仅河州、西宁、洮州三个茶马司还有存茶45万多斤。陕西灵州池盐的税额由1.4337斤提高到5.9万斤。

  为此,正德元年(1506年)刘大夏奏请将陕西三镇的所有军务皆归杨一清节制。然而,三年后的正德四年,杨一清在老上司刘大夏被捕入狱之后,再次得罪刘瑾而入狱。虽经大学士李东阳救助才免得一死。自此,陕西马政陷入衰落。虽然隆庆年间的总督王崇古也是一位治世名臣,但几经努力马匹仍不到8千匹。
  能臣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他可以让某个地区、某个行业在历史的轨道上获得兴盛,从而将一些坏现象的破坏力放到最低。茶叶走私在明初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例如在茶马贸易中,明政府发现有些无良商人以假茶欺诈、以次充好坑害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明政府对此极为震怒。朱元璋的本意就是利用茶叶贸易笼络少数民族同胞,而某些商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他们推向了明政府对手的手中。起初,明政府要求商人“以德经商”,其后见这种效果不起作用才开始使用严刑酷法。

  日期:2011-10-01 11:12:50
  同时,有些商人则贿赂官员以达到在与少数民族争议中处于有利地位。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牟利,他们还假扮少数民族人员用劣马换官茶。一些边关军官、地方官员还将劣茶贩卖给少数民族(当然,也有的材料说是一些不法商人假冒官员。然而,本人认为假冒的几率、次数较低或较少)。为此,西部边区对茶马贸易产生了极大抵触情绪。由此,北元残余势力开始借机寻求联手,为了国防安全,明政府开始大规模的进行禁茶。命令要求除了四川、陕西的茶可以进行茶马贸易外,其它产区的茶叶不能进入。

  其它地区的产茶区茶农、茶商则开始以低价走私茶叶。少数民族各部落地区因为获得了低价茶叶,自然不会积极进行官营茶马贸易。这是人之常情,所有正常人,都会选择将好马卖给出价高者。因此,明政府收到的马的品质越来越低都是一些“瘦损”之马,而且数量越来越少。即使,有些地方政府将马匹提高到962斤茶叶每匹都难以找到好马。

  这种情况,直到万历23年,陕西与走私茶叶兴盛地区湖南的官员发生剧烈冲突后才有所改观。这一年,双方的争吵在皇帝那里得到了最终裁决,最终,湖南方面获得了胜利,湖南茶叶得以挤入官营贸易。然而,安徽、浙江、河南等产区仍然不在边关贸易之列,这些地区的茶叶自然仍然通过走私渠道进行着。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明代茶叶走私的主要原因是明政府的不当行为造成。

  边境贸易的两大产品茶盐介绍完了,我们在展开地图看看一看。从今天的眼观看,中国的邻居陆路邻居还有朝鲜、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他们同样是边境贸易的主体,然而,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是一个国家。但因为长期内乱,印度国内分裂严重。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并不发达,而朝鲜与中国的边境贸易却极为发达。朝鲜在永乐皇帝时期,开始成为明朝最亲密的邻居,可以说,在整个明朝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亲密度上与之相比。

  日期:2011-10-01 11:31:04
  第二章帝国软肋:大明朝贡经济、海禁与海盗护国
  因为有了一个郑和下西洋,引得清朝末年开始长达一个半多世纪的唏嘘。人们都在畅想,如果郑和再进一步,那中国将多么伟大!进入21世纪后,人们在外人的帮助下摸到了这种猜想的真实脉搏。许多人认为:郑和才是首先到达美洲的人。然而,郑和到过美洲又怎样?历史仍然是“禁海”继续成为国策。“禁海”与“朝贡贸易”作为明帝国对外贸易的两大基石,与民间走私乃至海盗经济的兴盛成为三大永不变化的表征。

  明帝国在海洋经济上没有吸取宋代四百年来的经验以及元朝的经验,对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在本章中,我们还要重点介绍一下明朝的海外政策问题。在邦交国上,明政府过于看重历史失败教训,首先它开列了一张“永不征伐”国家的名单。这严重束缚了手脚,等于将矛给了对手自己却裸衣对面而立。而当藩属国出现纷争之时,一味的靠说服、靠花钱买和平使得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被动局面。

  日期:2011-10-01 11:31:26
  当欧洲国家以及日本蚕食、侵占邦交国的时候,反而,不主动出击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状况,直到琉球、马六甲被傀儡化以及侵占之后开始严重化。可以说,明政府中期以前,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第一强国”,并没有“维护”自己的利益。“怀柔”的海上政策,得到的不是和平而是更进一步的侵略。使得海洋经济处于自唐代开始,第一次失去了主导权。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当时的欧洲各国忙于欧洲内部战争,在清代后期大批邦交国丢失的情况,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朋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对于国家同样如此。这是明代给予中国最大的教训:我们不索取不仁道的非法利益,但是也不允许别人侵犯我们的正当利益。
  明末中朝并肩作战击溃丰臣秀吉战争狂想就是一例。明末对葡萄牙、荷兰的大规模坚决抵抗历史证明,只有“勇于”维护利益,才能得到世人的尊敬。
  明帝国另外能够被汲取的教训就是海外贸易问题。明代施行政府“朝贡贸易”、民间“禁海”,在政府方面由于思想方面的原因,朝贡贸易基本上得不偿失,在民间则中国明代走私经济极为猖獗,成为整个封建社会以及中国有文字历史留存的时间内最为奇特的状况。
  日期:2011-10-01 11:58:4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