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放大镜——写给奋斗在职场的同仁们》
第20节作者:
一千零一夜HR 日期:2011-07-02 11:31:54
第十三节 职场培训(3)——“人文技能”
记得当年有这么一句话非常流行“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
现实中,很多企业把人才定义为“学习能力强,专业能力强”;后几年,企业又开始非常强调“素质”这个概念,但强调归强调,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素质”。
如果把穿正装、谈吐得体、礼貌、待人亲和、不议论公司是非等等作为评价企业人才素质的标准,不得不感叹对于“素质”的理解有所偏颇。这样的“素质”更类似社会中个人的“修养”。
“素质”是目前大多数公司在衡量职场的员工能力时,除了专业能力外,提到的最频繁的一个词汇。素质不是说出来的,也不一定是做出来的,素质是体现出来给人看的。
在HR的概念中,“素质”是体现于一个员工“人文技能”的高下。
教科书定义:人文技能是指在组织中建立融洽人际关系并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有效工作的能力。
人文技能主要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人格”。有能力、专业强的人很多,但拥有健全的人格的人很少。我们来看个现实的例子: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医生要工作,必须有医生的行医资格证,但是国际上并不承认我们国家的行医资格证,这并非歧视或认为我国医生的医术不精,是因为我国的医生没有经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系统培训。
而在国外要想成为一名执业医生,人文医学技能培养是其的必修课程。一个医生的专业精深,并不代表其具备正确科学的价值观、职业化的服务态度、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医疗工作的管理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和医疗团队的合作精深。而我们的大多数“人才”恰恰缺少的是这些。
国外的“人文医学技能”类似中国的中医一直提倡的“医德”。就是说在古代要成为医生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医术要好,二是医德要高,古代不少名医都把医德排在第一位(对于现在的医生我们不强求排第一位,只要有一点点,我们治病的时候就安心多了)。
本人的父亲是一位中医,我曾翻阅他收藏的一些医书,发现但凡是古代人的医学著作,一定会在开篇或在最后着重阐述“医德”的重要性,而现在的大多数医书,在开篇或结尾只会看到长长的一串姓名(主编、副主编、编辑),即使有所提及,往往也是一语带过。与古人相比,不得不感叹我们中华人文精神的缺失。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职场的管理者中,不缺技能,不缺学习能力,也不缺个人修养,缺少的恰恰是在企业工作中应有的责任心、公正心、辨别能力、承担能力、影响力、凝聚力……
文外话:技能容易培训,人文精神很难培养,一个明智的领导选择管理层人员或接班者多是从人文精神这些方面来衡量。因为专业、技能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人文精神非十几年不能培养出来。故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日期:2011-07-03 11:45:12
第十四节 职场培训(4)——“远见”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能力;但不同的领导都有同一样的东西——远见(无论正确还是错误)。
在管理层培训一节我们说过,高层领导需要的是“战略思维”和“眼光长久”。
“这个谁都明白。我拍老大马屁通常就用的是此类的词汇。”职员B得意的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百试不爽哈!”
……
战略思维和眼光长久凝缩成一个词就是“远见”。
有“远见”的人就是高人,是高人就要进入高层,进入高层就变成了领导。
比如三分天下的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子良等等。他们的个性、专业、长处可能不同,但他们都是领导,而且是高明的领导,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远见。
同样,大多数战争的胜利取决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料敌先机。亦远见也~
每个人都告诉你,要有远见,各种书上说要做领导就要有远见,我们自己也明白,工作中需要表现的有远见才能得到大领导的赏识和提拔。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职场的很多同事:一是什么是远见;二是如何才能有远见。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对远见定义是:用“现在时”去看“将来时”。
关于第二个问题,首先说明我不会教你如何有远见,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关于远见的规律。
我们知道,任何东西如果放大一下,就可能发现若干问题。比如制定一条新制度,放在100人、5个部门、3层管理结构的公司,适用;我们放大一下,把制度放在同样的拥有900人、30个部门、9层管理结构的公司,很可能就不适用,需要补充或调整。
如果你能在“现在的公司”发现“将来的公司”这种不适用,就叫有“远见”。
聪明的朋友,现在可能明白为什么好的公司是要制定年度、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计划的公司。同样我们可以看一家公司是否有正式的年度计划,来做为我们是否选择到这家公司任职的参考依据。
“是不是公司里从业时间长,职业经历丰富的领导,就会有高明的远见呢?”职员C问道。
这说明你混淆了“远见”和“见识”这两个词的概念。“远见”我们说过,就是用“现在时”看“将来时”。而“见识”多指我们曾经的经历,属于“过去时”。所以我们遇到的有年纪,有资历的领导,相信他的“见识”一定不差,至于“远见”怎样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咿?职员B,刚休息五分钟,你怎么脸上有个红手印?”
“……刚才我看见前台妹妹脸上的皮肤光滑圆润,就拿起‘远见’的放大镜想研究研究她的‘将来时’……”
切忌不要把“远见”的放大镜用在女人身上,如果一个皮肤光滑圆润的女性,你非拿起放大镜来看她的毛孔,美其名曰看看她的“将来时”,那你一定属于没事找抽型(本人初入职场时曾犯过类似的错误,惭愧~)。
文外话:见过的,叫见识;见过的多,叫有见识;从见过的预见到没见过的,叫远见;从没见过的预见到见过的,叫吹牛;从没见过的预见到没见过的,叫幻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饶舌歌手?(有点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