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幻象:白银帝国下的真实(白银帝国:翻翻明帝国的老账)》
第1节

作者: mengben197806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9-26 21:29:00
  序:保持冷静,脚踏实地的品味历史
  中国人的自信感越来越强了。其原因就在于:近年,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越来越强。不像,二十多年前,我们在说四大发明的时候,都说“咦,别再自恋了,老躺在过去的光荣里那可不利于发展呀!”
  而如今,我们的成就感来了!成就感回来后,再去看历史,忽然发现“呀!原来,我们的祖先那么牛!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我们会更好!”另一方面,如同许多成名有钱的人一样,往往会把自己的祖先也变成名人富人一样,中国人开始寻求一种历史的必然性。我的成名我的富贵是天注定的。
  就在这种富贵天生的气质中,有两种现象开始出现:其一,人们愈发的狂妄,天注定的任何人就不能阻止,因此,愈发狂妄,成为过去我们痛恨的人。其二,既然,我们的祖先那么牛,那为什么现在衰落了?因此,便有人四处寻找造成这种暂时性衰落的原因。甚至有的人不惜为此挑动民族冲突。

  就在这时,一些外国人恰逢其时地向中国人介绍说:哎呀,同志们呀!其实你们中国人一直很发达、很富裕呢。鸦片战争之前,你们的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世界第一呢!比现在的世界第一强国还要强大。特别是明朝,你们是白银帝国呀!全世界的白银最少有三分之一都是你们中国的,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财富都不如中国。
  真是恰逢其时呀。由此,国内的一些学者纷纷出现,向读者们兜售中国人曾经很富裕。这很像股市,熊市的时候炒股专家们集体噤声,牛市来临之时牛头马面一个个争先涌现。
  其实,这有什么意义呢?上述言论确实非常正确。然而,它却无法掩盖住一个事实:如此富裕、强大的一个帝国。即使当时整个欧洲联合起来,也没有中国富裕、也没有中国的军事实力强大。其结果呢?一次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下,在几个暴民和落第秀才的鼓动下,明帝国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打垮了。
  明帝国后期的白银帝国现象,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个大朝代东西汉、隋唐、两宋,以经济实力论皆为世界第一,并无特别值得炫耀的地方。当工业尚没有成为主体之前的农业社会,只要在长期的和平下有一个智力中等的皇帝(当家人)治理,像中国这么土地尚算够用的国家,兴旺发达很正常。相反,欧洲的战乱比较多,农业技术、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等相对中国又不发达,自然欧洲长期落在中国下风。

  中国社会是农耕社会,和平时间一长,人口自然就会急速上升。在明代之前的农业社会,从整个世界范围看,人口多其国民生产总值自然就会高。汉、隋唐、北宋、明、清的中国就属于这种情况。但问题是,和平时期一长,农业一发达,一些地方土地贫瘠造成无法务农等原因,商人的势力就会愈发强大。
  陶朱公、吕不韦等大商人作为个案,还没有对中国整体经济发生重大的影响。但到了中唐以后开始有了变化,特别是作为地方政权的南宋,商人的势力已经到了影响中国经济的地步。南宋灭亡后的元帝国,商人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到了明代中后期,商人、商品经济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商人不但开始影响中国经济,到了明代晚期更是开始全面影响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乃至民众的日常生活。

  但是,尽管商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乃至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非常喜人,但从政权稳定来说,它却造成了许多问题。例如:商人基本控制下的晚明政权,则使得传统的民族大义、忠君爱国等思想造成缺失,从而让崇祯皇帝怒说:居官有同贸易。
  又如,朱元璋父子在明初创建的非常发达的救灾体系(今日我们能看到的救灾方式和体系在明代几乎都能找到),到了明代中后期则由于白银帝国的出现造成了政府财政缺失,无力救灾的情况出现。终至要靠海盗政商合一的郑芝龙家族来保卫。
  白银帝国下的商人、商品经济,没有继续向资本主义前进的原因有很多,但本人认为:商人作为那个时期新兴的权力阶层,时代给予它的时间太短了。在短时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商人思维,而商人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改变“暴发户”的宿命,不但没有促进国家的强大反而拆了国家的台。商品经济越发达,对于国家的危害反而越大。这是明朝给我们的一点启迪。

  同时,明代商人的上层,也即规模最大者为官僚商人。他们在前述的破坏力中居主体,在明被推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是卑劣。由此,那种认为官僚商人为了自己利益也会保国的说法是多么得幼稚。
  与此相反,在白银帝国下的基层民众生活反而不如明代中前期的百姓生活。商品经济是随着明政权日渐衰落而发达起来的,最终,却在最发达的时期灭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晚明经济的泡沫化,这种经济的特点是:
  东部沿海地区高度发达,中西部内陆地区贫困落后。
  东部沿海地区、盐茶产区的走私经济猖獗,中西部内陆地区盐茶马贸易高度国家垄断下,权力阶层幸福的同时却让大部分民众品尝着悲苦。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走私集团,与倭寇、地方富商富户、朝廷官员相结合,造成倭寇百年来难以被剿灭。不是倭寇难以被剿灭,而是倭寇的主子儿难以被消灭。许许多多的抗倭英雄,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抓入牢中,甚至有些二品大员都不得不以自杀予以抗争,提督朱纨自杀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历史上著名的“东林党”势力,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这些人的利益。“东林党”的功功过过,如果我们细致地去看过历史后进行品评的话,与“阉党”并无上下。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消费严重畸形,以色情业为代表的娱乐业高度发达。说句难听的话,明帝国中后期男妓女妓遍布中华,就是在偏远的内陆省份,村妓都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着。由此,导致全国范围内的享乐主义泛滥。加上商人势力的推波助澜,更使得明朝亡于享乐。
  当然,目前也许多观点阐明明帝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如此强大下,却在几十年内突然崩溃的原因。例如:货币政策失败论、与欧洲进行国际贸易战失败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失败论,以及气候导致灾害频仍论、瘟疫败国论等原因。明朝的失败,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因为上述因素,以及商人的负面作用、全民享乐思潮、贫富差距等综合影响下出现的现象。

  明代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不在于经济有多么强大,而在于部分地区的经济强大、部分人的富有,为何没有转化成全方位的强大和富有。我们能够做的,其实就是脚踏实地的探讨其中的原因。从而,让明帝国的悲剧不要再次重演。
  孟锛
  2011年8月1日于“五无斋”
  本人在天涯上的连载“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正传”以及“全球首部IBM百年传记:IBM的前世今生1895到2010”都已经正式出版。欢迎来信指正,谢谢。
  日期:2011-09-26 21:29:58

  评书体是什么?
  本书将分为五章,详细探讨明帝国的经济政策的得失,并叙及对百姓的生活影响。为了弥补专著在趣味性方面的不足,经过作者多年探讨。终于将中国传统曲艺形式“评书”,与历史读物进行了无缝结合。用百余个案例结合专著在书中,您将读到的不仅仅是专著拥有的深度、广度,更将体味到换一种表达方式下的专著同样可以让普通民众感到一种“故事享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