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太爷,我动了你二奶》
第54节

作者: weixi592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戏目接近尾声时,是戏子与观众互动时间。十几个洋人被请上台学唱戏,没想到艾文县长也在其中。原来他也应邀前来看戏,却不知方才坐在哪个角落。只见他很自然的跟着戏子又唱又跳,节目结束后,他不声不响的跟着其他观众一起排队下台。
  马州判低声嘀咕:这要在大元朝,县长没有被人热情洋溢地歌功颂德一番,没被请上台讲上那么无关痛痒的几句,事后再请他补充一些废话,最后在众人的热烈掌声和炽热目光下,趾高气扬地走下台,那是对地方官员的极大不尊不敬不重不礼貌,要出大事的。比如县长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相关人员受到严厉处分,这个戏班的演出费无处讨要,自此被当地封杀……

  散场后只有我和马州判、崔知县三人一同回酒楼,来尝鲜说他有事恕不奉陪。我很没有君子风范地猜测,他是与如烟重温旧梦再续前缘去了。
  日期:2006-12-31 09:37:51
  明日元旦州衙门公休
  今日多写一段
  次日是崔知县离开克县回国的日子。《富州日报》和《甲州日报》特意联合开辟真情对话专栏,让崔知县与艾文县长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畅谈今后各自县城的建设和发展大计,目的是让米国了解大元朝,让大元朝了解米国。我和马州判都到场旁听,现场还有两个报社的主持主编主笔等人,以及一同来米国培训的大元朝其他官员。

  事先二人都经过了准备,节目进行得十分顺利。可是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即两个县级长官互相邀请对方明年访问自己的地盘时,二人的反应截然相反。
  艾文县长在高兴地接受了崔知县的邀请之后,“吝啬”地表示他没有访问出行所需的费用,并极其自然、恳切解释他虽身为一县之长,但办公费用来自于民众的税赋,每一笔开支他都必须经过许可并对民众负责,访问费用将是一笔额外开支,不在他的办公费用之列,故此他要先向境内的商号募捐,获得赞助之后方能安排行程。
  崔知县却在高兴地接受对方邀请之后,没有表示任何对出行费用的顾虑。相反,在听到对方的言词之后,同样非常自然、恳切地表示他将支付艾文访问的一切开支——包括来回船票、住宿、吃喝等全部费用,另外赠送数十种礼品。崔知县的慷慨解囊,令艾文眉开眼笑,表示新年之后便会即刻成行。
  崔知县的慷慨大方当即博得满堂喝彩,内中马州判的声音特别之高,似乎对自己的同胞+同行的此举深表赞赏。
  我刚拍了两下手掌,一想不对呀!若论富裕程度,艾文所在的克县是个新兴的县城,近年来很多知名的跨国商号都在这里落户,财政收入可想而知。他向任何一间商号募捐,都不难获得足够的赞助。而W县据我所知是从两个小村庄刚发展起来的小县城,经济实力与克县相可谓差距悬殊,显而易见克县比较富,W县比较穷;再比较两个官员的俸禄,以两国的经济水平相比,相信艾文的收入肯定要比崔知县高,然则为何米国富市的富县长如此“吝啬”,而大元朝穷县的穷知县却如此“慷慨”?这让我深感惊愕。

  就艾文县长的访问费用作个初步估算,来回船票加上吃住等全部费用,最少在五万两纹银之上,崔知县的访米费用与此相当,崔知县为了增强两人之间的友情,并且为了要让艾文县长了解W县,便要付出十万两纹银。就我所知,宰相大人一年的俸禄也不过这个数目。
  如此推断,小小一个W县知县的俸禄能有多少?崔知县若是慷慨地自掏腰包支付一切费用,实在让人担心互访过后他一家子岂非要喝西北风?想必崔知县是慷其所在W县之财政慨了,从他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难推断,此种慷慨行为早就习以为常矣,根本不必与哪个商议,也不用谁人核准!
  令人惊愕之余又生出的感叹是,《富州日报》的主持主编主笔们纷纷对崔知县的“义举”鼓掌喝彩,全场大元官员也是深以为然,竟无一人就此发问,真可谓有什么样的官场就有什么样的官员!大元朝比米国所差的何止是一个崔知县,至少还包括这些在座的文人和官员。一个W县知县如此洒脱地把十万两银子视为粪土,整个大元朝不知多少个知县要糟蹋几许银两?多少纳税民众的血汗,便在“让大元了解米国,让米国了解大元”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让大元官员拱手奉送,米国县长们照单全收了去。难道说这还不是败家子的行径?那什么才是?大元朝官员们何时能象艾文县长那样“吝啬”?

  日期:2007-1-4 08:43:50
  看帖的朋友,千万记得帮忙顶上去!下官在这里拱手致谢!
  整治了卫卯一回,又得了这许多银两,我的心情其好无比。决定晚上请大家出去找乐子。在去哪里Happy的重大决策上,雷头黑头发生了争执。黑头坚持说白天去绿灯区只是走马观花,非得再去深入生活尽情放纵一番;雷头却因被林三姨折腾得不轻,连说要去酒吧喝两杯蹦两下解乏。
  黑头为了说服对方,添油加醋道:“雷捕头,你没听通译说过米国的酒吧极其混乱,时常发生酒后伤人事件吗?上回有个男子在酒吧外被人追杀,连砍九九八十一刀,连他妈都认不出他来,后来一个旁观者还据此写了一首歌,我记得是这么唱的——喝什么酒,解什么愁,喝一杯请你走路不必回头。午夜过后,酒吧门口,我走了以免哎呀飞来横祸……所以说:只有傻瓜,才去泡吧!”

  我道:“可是我却决定去酒吧瞧瞧热闹。这么多人一起去,还有你们两个武功高手,谁会不长眼睛,敢跟我们过意不去?”
  黑头忙改口道:“大人英明神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官自愧不如。大人请放心,下官一定会贴身保护大人,决不让人伤及大人半根寒毛。”
  别看这小子出身黑道,但在官场厮混没多久,便沾染上了官家习气,懂得迎合上司的喜好,真是孺子可教也。看来官场真是一个大学堂,在里面可以学到很多草民一辈子学不到的东西。不过这些学来的东西,也只有对官员有用而已,对于平头百姓却是一文不值。
  甲州的酒吧满大街都是,比大元朝城内的公用茅房还普及。这年头,就连大元朝,也是“吧”字泛滥成灾,贴几张名人字画的赝品就叫画吧,手工制作陶瓷的叫陶吧,打铁的作坊也改叫铁吧,陪你聊天之处叫聊吧,让你尽情发泄痛哭一场叫哭吧,整一张破渔网成了网吧……似乎加上一个“吧”,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对于那些不三不四莫名其妙的“吧”,我奉送一句:“去死吧!”

  本来喝酒的去处叫酒吧,发源于西洋,不过由于近年不少酒吧打了升级补丁,拓展了一群人活蹦乱跳的新业务,正式更名为迪吧。迪吧经过一段时间的普及,已成为成熟的销金场所,虽则藏污纳垢,仍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放松心情之处。
  蓝衙内带我们去了当地最为知名的一家迪吧。进得门内,只见好多男的女的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的洋人,有的站在吧台前,端着杯洋酒与吧女调笑,有的坐在位子上同伙伴闲聊,也有不少人随着激烈的音乐在舞池里热情奔放,挥洒自己的汗水和热量。舞池边的乐队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我的这帮组员在大元朝都是这些娱乐场所的常客,平时上酒吧的次数不比上茅房的次数少,一到这里马上找到了家的感觉,当下喝洋酒的跳洋舞的泡洋妞的,全部如鱼得水自行安排。连林三姨也丝毫不担心自己占用太多的地盘,在舞池里像只横冲直撞的母象,看得那些洋人目瞪口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