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9-29 10:53:03
真没人看么....算了,LZ就当自娱自乐吧,阿三的问题留到后面八八,至于米国的就业情况,由于经济不景气,找工作是很不容易,留学生尤其困难。IC行业相对来说受经济影响小一点,所以还算好,至于留学生么,得看水平,有能力找个实习问题是不大的,全职么要看点运气
日期:2011-09-29 11:00:34
讲到电面,电面一般都不止一次,通常会有好几次,比如说,一个group要招人,一般来说除了manager之外,一般还会有1,2个Senior轮流通电话和你交流,谈话内容基本是在专业范畴内,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提问,问题可以很基础,也可以问的很深。这样一般可以对面试者的专有水平,交流能力有个大致了解。如果manager得到的是比较肯定的反馈。那么恭喜你,你基本上已经上2垒了。到此基本上1面算是通过了,接下来就准备On site的面试吧
日期:2011-09-29 11:21:41
On site的面试由于公司的不同,形式会有所差别,有车轮战,比如德州仪器,一天下来你会和6-8个不同人进行1对1得面试,相当的摧残人。Intel喜欢吧所有近期的面试者都安排在一天,当天很多部门的senior和manager,HR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专门来面试这些候选者,一般他们称这种日子为面试日。尽管是这样,一般面试者所面对的也都是是3个或两个面试官面你一个人的的情况,小点规模的公司,就比较灵活,有可能是1对1的,或者多对1点情况。但几乎不会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面试者一同被面试的情况。这点可能和国内不太一样。
日期:2011-09-29 13:08:01
既然先提到华为,先八下北美华为的面试经历吧,提到华为的面试,不得不提到华为的群面。LZ是个闷骚型,群面这种事是LZ的一大噩梦,如果真要在国内的华为面试的话,LZ估计自己十有八九过不了群面这一关。
LZ也知道群面试是华为的一大特色, 但是LZ不太喜欢这种方式。并非说这一种装B的方式,而是对应聘者缺乏一种平等沟通态度吧。面试是个双向的选择,即是公司了解你个人的能力,性格,处事能力。同时也是你去了解公司,职位,氛围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是平等的一个位置。而不是雇佣方的面试站在一个高高的位置上俯视一群面试者。虽然确实群面也能从另一个方面了解一个人如何在团队中表现自己,合作等等。但是对面试者来说等于无形中处于了弱势,有点陪挑来拣去的感觉。但这个纯属于LZ的个人喜好,仅供参考
日期:2011-09-29 13:16:34
北美华为主要是以销售,市场和售后技术支持为主,当然也有研发但是相对占很小一部分。主要的研发部门还是在国内。华为在北美的市场发展的很快,主要客户有AT&T和sprint之内的运营商,竞争对手主要是Nokia和Ericsson。华为现在在北美的用人策略有所改变,现在大部分都在当地直接招美国人,就地扎根。当然主要位置还是以中国人为主,大部分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都是由国内外派出来。很少在米国招留学生,当然LZ也有几个同学在华为实习。对于留学实习生,华为前些年的政策是不办工作签证,做完实习期,你可以选择会总部重新就职或离开。但今年有所松动,LZ的两名同学因为工作出色。都拿到了特批拿到了工作签证,很不容易。华为在北美的待遇和国内差别不大,因为会有补助所以还是要略高,但是和美国本土类似的企业相比还是要差一大截。
日期:2011-09-29 13:26:58
针对于留学生,华为其实公开对毕业生开放的职位几乎是没有。那如何能混进去呢? 推荐! LZ念书所在的城市正好华为有个很大分部,人数还不少。当然人在他乡,或多或少,通过一些中国人组织的活动,会认识一些华为的人,当然对于很宅的LZ来说,这个还是不很难想象的事。前面提到了华为在北美发展的势头不错,内部或多或少会缺人手,但已华为的薪资水平很难招到有经验的当地人,最好到选择就是不太挑剔的中国学生,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当然一般不太会公开招聘,都是通过一些内部渠道找到一些他们认识的觉得合适中国学生去面试,LZ的同学就是这样进去的。当然因为情况比较特殊,,做的东西难度不大,加上推荐人也比较熟悉,所以面试也显得比较简单。
日期:2011-09-30 06:06:28
看了看之前写的内容,发现发贴编辑的时候有些小失误,有些语句不太通顺,希望不会影响大家浏览,LZ以后多注意。
先回复下楼上同学的问题吧,LZ没有去华为,原因后面会提到。另外LZ找到的工作都是通过网投得到的机会。可以说是运气非常好。后面会八到。
阿三相对与华人来说,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阿三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英语在印度已经完全普及到基础教育中,除印地语外,可以说是阿三的母语了。所以阿三的语言优势是很明显的,虽然口音很奇怪,但是老美还是能听懂的。大家也知道阿三软件很厉害,他们可是从中学就开始学习编程和练习,所以阿三都是写代码的好手。米国外包到印度的业务大都是客服或软件,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
日期:2011-09-30 06:15:42
至于楼上有人问化工和建筑工业的。。。各行如隔山,这LZ还真没办法回答。不过可以说的是,米国的基础建设大部分都已经在上个世纪完成,所以近些年也没有什么所谓GDP工程了。现在美国的房市持续低迷,可以想象的出,建筑业也不会好过。而且建筑设计公司那是相当相当的难进,进入这个行业会有很多年的时间是在打下手,熬出头日子会很慢长。
至于化工,我不太了解。如果是偏材料,在集成电路工艺,制造方向的话,就业还不错,就是很辛苦
日期:2011-09-30 10:37:44
LZ去华为 是因为刚好内部有个职位很快要空缺,所以LZ同学帮递了简历,大概隔了俩个多星期后,有天接到电话,约好时间当天下午去面试。那段期间LZ手上还只有一个不太理想的offer,所以这个机会对LZ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当天接待LZ的是技术部的主管,很年轻,目测也就27,8岁,是简单的互相介绍后,就这个职位做了大概的介绍,因为这个职位对专业要求不高,其实说白了没太大的技术含量,主要是协助市场部和客户沟通,了解产品的出现问题做一些测试,然后报告给国内研发总部,总部解决后,再反馈到客户。所以没有问LZ太多专业问题,反倒是拉了会家常,问LZ对手机软件有什么了解,对华为的手机有什么了解之类的,真是轻松加愉快。
日期:2011-09-30 10:39:57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