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那些事儿》
第23节

作者: 沧海一粟11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1 09:24:19

  88.
  清军和东捻军双方主力在安陆府尹隆河一带集结,准备进行决战。清军主力由刘铭传所部铭字淮军和鲍超所部霆字湘军组成。刘铭传和鲍超都能征善战,本以为此番决战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偏偏就在不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出现了问题。
  问题出在清军内部,淮军和湘军本来就属于不同的门户,如今要联合作战,这种门庭之见的矛盾便爆发了。
  刘铭传和鲍超本来约定2月19日(正月十五)辰刻对东捻军发起会攻,但两人都看着对方不顺眼,鲍超觉得刘铭传是后起之辈,没有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而刘铭传觉得鲍超有勇无谋,只是一介匹夫。两员大将不和睦,联合作战就成了空谈。
  为了抢夺头功,刘铭传违约在卯时单独发起进攻。东捻军佯装溃败,与刘铭传部周旋,不知不觉中,淮军被引进了包围圈。接着,淮军就被在尹隆河设伏的东捻军击败了。刘铭传衣冠失落,手下兵将也丢盔弃甲,各营官幕僚被死死地围住。能不能逃过此劫,只有听天由命了。
  就在刘铭传心灰意冷默默等死时,他的救命稻草出现了。
日期:2012-07-12 09:13:09

  89.
  鲍超部按预定时间从捻军背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打乱了东捻军的部署,刘铭传所部才得以解围。

  按理来说,鲍超是刘铭传的救命恩人,刘铭传应该涌泉相报,没想到,他选择了以怨报德,反而诬鲍超部误期才导致了决战的失败。
  刘铭传之所以敢撒这个弥天大谎,是因为主帅是李鸿章,是他们的老大,一定会护着自己的。
  李鸿章虽然知道刘铭传在撒谎,但不能责罚他,因为责罚他也是在打自己的脸。必须找个替罪羊,鲍超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李鸿章不顾事实,按刘铭传口径上奏,鲍超被严旨斥责虚冒战功,应负铭军致败的主要责任。

  自己卖命打仗,到头来却做了冤大头,鲍超非常不爽,想找人为自己伸冤。但湘系大员因为自己不是曾国藩嫡系,不但不为自己开脱,反而落井下石。
  这是什么世道?这是什么官场?
  鲍超心灰意冷,忧愤成疾,选择了告退,所部32营就地遣散。霆军重要将领唐仁廉,挑选精壮将士,立仁字营,归入淮军序列,增强了淮军的战斗力。
  3月,东捻军又在蕲水歼灭湘军彭毓橘所部,阵斩彭毓橘,至此“剿捻”的新湘军主力全部覆没。
  李鸿章虽然实施了陆路合围的策略,但并没有有效地扼制住捻军的流动,东捻军最终在5月突破了他设置的包围圈。
  虽然没有围住捻军,但李鸿章依旧信誓旦旦:
  难道我也对捻军无能为力吗?我就不信这个邪。
  捻军,放马过来吧!我横刀立马,一定要把你们统统踩在脚下。
日期:2012-07-13 09:18:34

  90.闹心的回报

  东捻军跳出包围圈后,进入河南,因为陕西补给困难,四川路途遥远,于是放弃原定西进川陕的计划,改向山东挺进。
  1867年6月,东捻军突破鲁军防守的运河防线,直趋胶东半岛,这样一来,主战场就移到了鲁东一带,李鸿章也把大本营搬到了济宁。
  在湖北战场,没能消灭东捻军,李鸿章是失败的。接下来,在鲁东地区,他绝对不允许自己继续失败。
  其实,东捻军进入鲁东是一大战略失策,因为这给了我利用河防把他们逼入绝地的良机。经过慎重研究,李鸿章制定了“倒守运河,进扼胶莱”的作战计划,做了如下军事部署:

  1.鉴于捻军深入胶莱一带,部署“倒守运河”(即由原来自东岸设防移至西岸设防)之策。运河防线则由淮军、豫军和皖军等共同负责防守。
  2.在胶莱河(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元朝时候的一条运河,用于沟通东海和渤海)两岸增设内层防线,缩小包围圈,企图把捻军聚歼在胶莱海隅一带。在胶莱河防线上,安置了刘铭传等部淮军46营和鲁军31营,分段防守。另外还设有后援机动部队,全部兵力达到5万人之多。
  3.奏准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直隶总督刘长佑率军防守黄河,由漕运总督张之万率军防守苏北六塘河。
  这样一来,东西南北四面就各以河为险构成了一个包围圈,把东捻军死死地围在了中间。

日期:2012-07-16 10:06:13

  91.
  形势非常乐观,东捻军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在济宁大营,李鸿章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笑。他好像已经看到了结局,那就是东捻军必败,而且败得一塌涂地。
  当时,东捻军已经进入登州和莱州,他们意识到了清军的意图,于是多次反扑胶莱河各处。由于山东巡抚丁宝桢不愿将辖地变做战场,消极怠工,疏于防范,结果东捻军在8月突破胶莱河防线。
  无语了,都是大清的臣子,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虽然丁宝桢的做法让李鸿章极度不满,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在他的地盘上作战,还得依靠这个人。
  于是,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后,李鸿章与丁宝桢取得了共识,继续死守运河防线,合力将东捻军堵在黄海、运河、六塘河及大海之间的狭窄地带,让他们无法发挥“以走制敌”的优势。
  后来,东捻军多次想过运河而不成,只好改去鲁南、苏北一带游击。11月,任化邦在苏北赣榆战败被杀。12月,东捻军在寿光海滨一战折损3万多人,精锐丧失殆尽。
  在各路清军的围追堵截下,东捻军注定逃不过败亡的宿命。
  1868年1月,赖文光虽然率余部突过六塘河,但这支孤军岂是成千上万清军的对手,结果,他因为寡不敌众受伤被俘,在扬州被害。
  至此,东捻军全军覆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