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
第18节

作者: 田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常言说:男人有钱就学坏,女人学坏就有钱。以王虹的姿色,只要肯出卖色相,很快就会大富大贵、大红大紫,但她宁肯固守清贫,也要活得清清白白,光明磊落,在今天这物欲横流、铜臭泛滥的年代,尤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和难能可贵。秦风钦佩的就是她这一点。现在的年轻女人,多少都是吃青春饭的,利用自己的青春美貌,傍大款,或周旋于众大款之间,钞票大把大把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一旦人老珠黄,那钞票就是坐着也吃不完。

  初见王虹,你会觉得她很文静,一旦熟悉了,你又会觉得她满肚子的热闹。她在你忧愁苦闷的时候,总能洞察入微,给你及时雨般的关怀和安慰,会给你讲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或笑话。她会告诉你,一个乡下司机开着车第一次进城,在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崐了,他理都不理就直冲了过去,交警强迫他停下车,告诉他闯红灯了,他会理直气壮地反问,红灯那么高,我能撞得着吗?她还会告诉你,在一辆公共车上,一个姑娘骂一个小伙子是流氓,接着又给了他一耳光,姑娘下车后,同车的人问小伙子,那姑娘为什么骂你,他说我看见她裙子上的拉链开了,我就替她拉上了。那她为什么打你,小伙子回答,因为她骂我,所以我又替她拉开了。听得人能笑破肚皮。

  王虹还特别擅长智力游戏。她会给你出一道又一道的智力题考你。比如:一个人买了下午两点钟的电影票就回家了,等到两点钟他赶到电影院门口时,竟然连半个人也没有,问你是怎么回事?你猜是他走错了电影院,王虹说不是。你又猜是电影院临时改时间了,王虹摇头说没有。你绞尽脑汁还是没有猜出来,她会摁着你的头说真笨,世上那有半个人啊,你这才恍然大悟。她还会问你,一个人从三十七层楼的窗台上跳了下去,竟然安然无恙,怎么回事?你会猜那是拍电影,一定是地面铺了厚厚的棉花包或海绵垫子,她说不对,那么高采取这些措施也不会安然无恙。你又猜是地面有人把他接住了,她说地面上没有人。最后的答案是那人从窗户跳进了房子。

  她还会告诉你,一位先生去找自己的朋友,朋友没在家,朋友的妻子正在洗澡,听到叫声就给他开了门,进门后说你坐,就继续洗澡了。那位朋友就坐着看人家洗澡,洗完澡女主人顺手抓起一个盆子递到朋友面前说你吃吧,朋友抓起来就吃,问吃的是什么东西?你会说是香烟或糖果,她说洗澡的盆子怎么能装香烟和糖果,你想肯定是那位朋友耍流氓,不该盯着看一个女人洗澡,那女人报复他,给他端了一盆洗澡水或脚趾甲,王虹会笑弯了腰:“亏你想得出,洗澡水和脚趾甲是能吃的吗?吃的是枣。”你这才明白你把洗枣听成洗澡了。

  和王虹在一起,秦风觉得自己有无穷的快乐。他把王虹讲给他的故事或笑话都记录了下来,后来就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王虹讲的这些故事和笑话,有些是她听来或者看到的,有些则是她自己编出来的。秦风觉得王虹很有文学细胞和艺术天赋,就鼓动王虹搞文学创作。王虹总是谦逊地笑笑拒绝了,她说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如果那些东西真有用处,她愿意毫无保留地把它奉献给秦风。秦风大受感动。

  日期:2004-12-8 20:24:53
  十七
  转眼,陈美美的儿子杨龙已一岁多了,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了。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形成了车多货少争抢货源的局面,杨师傅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威风八面,处处受欢迎了,他的收入急剧下降。孩子已大了,为了补贴家用,陈美美又重操旧业,开起了缝纫店。由于她手艺巧,人缘好,收费低廉,缝纫店很快就门庭若市。陈美美忙得顾此失彼,晕头转向。王虹就利用下班时间为她照看孩子,有时也帮她做点裁缝活。小院重又恢复了活力,一片生机盎然。

  真是晴天一声霹雳,王虹的丈夫李克俭在带领自己的部下勘探时,有一天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认为肝癌后期,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王虹被这飞来横祸迎头一击,打得乱了方寸,不知所措。李克俭住进了地质医院,开始接受临床观察以及各种检查和化疗,不说李克俭的生命能否得救,单就那巨额的医疗费用就使王虹一阵阵发怵。住院治疗的各种费用少说几万,多则十几万,单位只给报百分之八十,其他的钱从何而来,他们两口的工资都很低,结婚时还欠有外债,这下可怎么办?王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就是去贷去借,砸锅卖铁也要设法抢救丈夫的性命,至少也要延长他的生命。丈夫还年轻,只有二十八岁啊,正是大干事业、享受人生的时候。此时的李克俭还能行走,在医院里接受观察,每天只是吃些药,还要等到全面确诊后才能手术,他常常就到医院的林荫道散步,基本上不需要别人照顾。

  陈美美知道李克俭的病后,为了帮助王虹,就让王虹业余时间为自己缝纫店帮忙,每月发给二百块钱。陈美美的缝纫店生意红火,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王虹以前偶尔帮忙时,她就看出王虹心灵手巧,就有心让王虹来帮忙,这下正好有了机会,这二百块钱比王虹一月的工资还多,王虹简直受宠若惊,只答应要一百块钱,陈美美却不同意,王虹为陈美美干活时就更加卖力,她从心底感激这位大嫂。陈美美还表示手术需要钱,她还可以借给一些,王虹对陈美美更是感激不尽。

  日期:2004-12-8 23:23:40
  秦风和王虹也常常去看望李克俭,劝他安心养病,李克俭已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也知道属于自己的日子不会多了,他就强烈地要求出院,自己的工程正进行到关键时刻,他丢不下自己的工程,与其住院等死,还不如将有限的青春贡献给国家和人民。秦风和王虹理解李克俭的心情,他一心扑在事业上,这次去那条件艰苦的地方勘探,就是李克俭自己提出来的。秦风和王虹不仅清楚李克俭提出的出院理由,也清楚他没有提出的动机。地质队效益不好,正常的工程开支也不能完全保证,他是怕自己住院的巨额费用给单位添麻烦。

  同时,王虹还年轻,她以后的路还长,她需要生活,他不忍心让她为自己背上沉重的债务。
  有一次,李克俭在病房留了一张条子竟偷偷地溜跑了。秦风和王虹去看他,发现条子后追到车站才把他拽了回来。他正准备乘车去陕北工地。王虹和秦风找到他时,他竟然苦苦哀求让成全他,那个工程是他此生最后的心愿了,不能了此心愿死不瞑目,王虹偷偷地抹眼泪,秦风也感动得热泪盈眶。李克俭的车票已经买好了,秦风差点心软就放了他,但王虹却死活不答应。因为医生说过,手术成功的希望虽然只有百分之一,但一旦成功,还可以多活五、六年,那不是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了吗?王虹就反复地劝解丈夫,你是五、六年贡献大还是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贡献大?秦风只好也来劝解,李克俭被他们的真情所打动,象是孩子似的回到了医院。

  地质队的领导知道此事后,为自己队里有这样的好同志感到由衷地高兴,他从地质队有限的经费里拿出了一部分钱亲自送给李克俭,要他安心养病,陕北工程队的工作他会安排好的。领导走了以后,李克俭就坐在病房里给自己的副领队写信,要他注意什么问题,工程如何开展等等,还要副领队及时写信向他汇报工程进度情况,连医院里的医护人员都受到了感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