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金十年(一位平凡80后的职场与情感历程)》
第4节

作者: 月光哥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我的人生道路,就这样随意选定了一个路口,便涌入了茫茫的人流当中。有一点怅然和失落,但总算对四年大学有了交代。不管后面还有多么好的麦穗,我也就不管了。如果想要求稳,就必须要付出机会成本。
  工作定下来了。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干什么呢?身边有同学在考研,我也买了几本“砖头”,随便看看,随便考着玩,感受一下吧,我想。现在看来,这种想法真是愚蠢。不管是什么事情,要么做,要么不做,什么叫做考着玩?如果不全力以赴地去做,那种感受又能有几分真切?果然,没过多久,我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毕竟报了名,交了考试费,不能浪费考试的机会,我便也参加了考试。

  到了考试的那天,我才发现,即使交了考试费的仍然有许多人没有参加考试。成绩不久就出来了,我的分数是录取分数线的一半。我对这个成绩相当的茫然和漠视,那没有经过任何努力的考试貌似和我并不相关。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就是:“任何不以考上为目的的考研都是耍流氓”!
  我的学生时代终于熬到头了,也从社团的工作里退休了。除了还有两个高三的家教,剩下的时间,全部闲着了!我躺在师大的草坪上,仰望着黄昏的天幕,思忖,我该如何度过这大学最后的时光?是玩,还是找点事情做?
  有一个声音说,人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最贪玩,但也玩的最开心。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长远的人生,待毕业以后再考虑吧。决定了,玩!于是,我开始没心没肺的玩,疯玩。什么篮球啊、乒乓啊,什么红警啊、CS啊,什么图书馆、电影院啊。在校园里的这一亩三分地,能去的地方都去了。什么?为什么没有去校外耍去?因为,非典来了,封校了。

  恐慌,平生第一次经历了这样的恐慌。听说我们一号楼有童鞋是从北京回来的,又听说,学校为了避免那位童鞋从北京带来了病菌,准备封楼了!一号楼的室友们纷纷跑到校园超市,一瞬间就将超市的纯净水和方便面抢光了。“真的会封楼吗?”我们崩溃了,纷纷去问楼道里的大爷。大爷抱着一箱方便面,冷漠地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日期:2011-12-05 20:02:40
  我的黄金十年(7)
  在微博上看到陈总厨这样写道“当你感到悲伤痛苦时,最好就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因为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学习让你内心更加的强大。”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一个不断学习的人,不管他曾经的起点如何,他的未来高度注定是不可限量的。最近,电脑里积存的资料基本都处理完了,忽然间心里空落落的,甚至有一丝的恐慌,一下子没有什么资料可学,很害怕自己停止进步。

  我的2011年一直在专注地研究历史,我把这并不仅仅只看作是自己的爱好那么简单,而看作是自我知识体系完善的一个异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的研究后我才发现,学生时代所学的那些连环画似的历史知识实在是太OUT了。踏入社会之后,我又陆续通过《大秦帝国》、《汉武大帝》、《贞观之治》、《大明王朝》、《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历史正剧,《易中天品三国》等视频讲座以及《明朝的那些事儿》等网络热帖逐步了解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断代史。而后,我就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貌似学问大家(或者用“冒称”一词更为合适)。

  然而,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世界中,当我遇到越来越多的牛人时,我才发现自己其实真的很无知。特别是看那些用很IN、很潮的语言描述出来的历史故事,我真是太惊讶了,为什么他们这么有才?为什么他们的文风能够紧跟时代?为什么他们行文似天马行空,下笔如鬼斧神工?为什么他们更新帖子那么快?是厚积薄发还是现炒现卖?是天才还是勤奋不怠?为什么我写自己的故事还要磨磨唧唧如挤牙膏生孩子那般艰难?

  这些超牛的网络写手们写着写着很快就会有出版社找上门来,然后在各大书城及网络书架上,便会有相应装帧精美的畅销书充盈其间。与这些牛人们相比,我真是太磕碜了。我想,只有与牛人们靠近,向牛人们学习,自己才能不断成长,最终也或许有可能成为牛人。
  或许会有童鞋质疑:“亲,看啥不行为什么非得要看历史呢?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枯不枯燥?乏不乏味?大不大头?”是啊,为什么要了解历史呢?我有一个很傻很天真的观点就是,我认为我能够到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来一遭是多么幸运也是多么不易的事儿啊,如果我都不清楚这个星球上曾经发生过什么,那岂不是非常遗憾吗?是啊,如果没有这些日子宅在家里的研读,我都不会知道原来西亚的两河流域才是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我更不会知道《斯巴达三百勇士》是发生在希波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而原本我以为它是魔幻片。

  其实,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历史知识属于个人知识体系的“知识面”层。理论上讲,这个层应该越宽越好。该层的主要内容是与专业技能联系较为紧密的其他相关领域,而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这些知识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充分掌握的。我们拥有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扩充了我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了解自然地理,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熟知人文历史,可以提升我们的智慧。比“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惊艳的是,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表的儒雅和谦和,更重要的是它将持续不断地给予我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人文营养,我们的人生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许正源于我们为自己所堆砌的这片肥沃的人文土壤。

  日期:2011-12-05 20:03:28
  我的黄金十年(8)
  忧伤而又惆怅的背景音乐响起,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愁思,一组组与毕业相关的镜头快速闪过:穿宽大的学士服照相、办理各种校园卡的注销、开展废旧物品校园展销会、离别赠言撰写与传阅、四年里暗恋的孩纸们相互表白、老乡会请客送别聚会、社团里学弟学妹送别聚会、班级集体散伙酒(个个都哭的稀里哗啦、梨花带雨)、宿舍散伙酒、各好友之间请与被请、草坪上烛光小语话离别外加啤酒随便喝,毕业典礼外加欢送晚会……,我们就这样结束了“由你玩四年”的大学生活。

  话说这一转眼就已经毕业了八年了,大学的生活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久远的回忆,只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感受,几乎难以确切地回忆起任何珍贵的细节。我想起了我前几天悟出的一句话:“生活就像是一把刻刀,没有压力,是留不下痕迹的”。或许正是由于大学生活的无忧无虑和逍遥自在,难以给我们留下异常深刻的记忆。包括最后的一个暑假,也是类似的情形。那是彻底的身心放松。是啊,一个阶段的旅途结束,卸下所有的包袱,静静地等待着一段新的人生旅途,仿佛在等候下一班的列车,坐在候车室里的我们,只是在不经意地打发着时间,这种惬意的生活,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记忆,仿佛一段人生的空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