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龙踪》
第7节

作者: 摩罗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阿金一直跟关注自己的儿子阿祖,他在知晓此事后,就千方百计地希望将儿子送出家乡,因为他觉得或许只要人不在那村子里了,那个恶毒的蛊术就不能得逞了。谁知事与愿违,阿祖还是没逃脱那个蛊术。

  我听完后,脑子里还没反应过来,傻呵呵地问老人,那后来龙被召唤来了,内地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老人冷冷地说了句"那一年是1976年。”我一下就不说话了。  
  为了掩饰我的尴尬,我又问老人知道不知道是谁会这么狠毒,去下这样的蛊?老人沉默了一会,说道“有些事情你还是不知道的好!”我吓的没敢再问下去。
  陪着灰袍老人走了一会,老人忽然停住脚步,问我小外公现在何处?我不明白他怎么想到这话题了,可只能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不清楚。确实不清楚,自宋先生将小外公在基地接走后,我得到的信息是,小外公被安置在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过的很好。实际上,我猜测到是由于小外公接触到了太多的机密,为了保密也为了他的安全,他只能被软禁了起来。
  日期:2013-01-05 19:26:00
  灰袍老人似乎知道什么,他呵呵笑着说,我知道他在哪里!

  我以为他在开玩笑,谁知道他告诉我,他从之前随阿金出海时看见我上的香就知道了。在他们的圈子里,占卜和算卦并不用看手相面相,而是直接看一个人亲自点燃的香烛和香火,有的就是触摸过了某个人用过的东西,就能获取丰富的信息了。甚至有些信息,连当事人都不一定清楚。我原本不相信有这么神奇,直到后来灰袍老人说出了一串只有我自己清楚的事情时候,我才不得不相信他的话。他告诉我,我的小外公正生活在一个很热闹,但是也很秘密的地方,不用担心他,一切都很好。我无法验证他说的话,直到90年代,我接触了一些来自某个“遗忘之城”的人,我才明白当年灰袍老人并没有瞎说。

  我们边说边走,我本以来老人是回自己的道观,却不料,我们又走到了海边,此时因为还是清晨,海滩边一个人也没有,平时赶海的人这个时候也早早休息在家准备全家的团圆饭了。
  海面上一片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不知道老人为什么会带我来这里,正想开口问,他却先开口了“今天是春节,本来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不过,我知晓你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人,看样子,这个年起码我不是一个人了,呵呵。”
  我很吃惊他怎么知道我现在就是一个人,小外公失踪,老鬼叔后来也在几年因病过世,内地的亲人早也不在了,我不愿意在香港过节,急忙随阿金来福建,其实也是想逃避一些过年时的孤单和伤感。只是不知道这个老人怎么说的这么清楚和肯定?
  “来吧,跟我走,孩子,给你看点好东西,让你这个年也算没白过!”说着老人也不管我,自顾自朝着一个海湾走了过去,绕过了一个海湾,一处孤零零的黄色的建筑突兀地伫立在我的眼前,走近了一看,是处道观,规模不大,却十分精致,也是正中一大殿四周一些偏殿几进几出的典型布局。杏黄色的外墙上书写着一句典型的道教符咒“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我知道这是道家延内真咒其中的一句保平安的话。灰袍老人十分熟练的打开正门的铁锁,让在一边,让我进来,然后又推上门栓,将门关闭起来。

  我是第一次进这么精巧的一处海边道观,我细细观察了下整个道观为坐北朝南,三开间;青砖墙,琉璃瓦;屋檐下有多重斗拱,正脊和垂脊之上都有精美的雕刻,正脊中央雕有一身驮宝瓶的青龙,青龙头高昂着,张开大嘴作吼叫状。一红衣力士紧贴着青龙站立一旁,一手抓着青龙的嘴巴,一手掐腰,造型生动,惟妙惟肖。大殿屋正脊是一幅龙与卷草结合的龙卷草图案;只是可惜两端龙吻的卷尾已经有些脱落。最吸引我的是大殿两边的石雕柱础,柱础上有飞龙、追鱼、捕龟等各类雕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我仔细环顾了四周的建筑,见整座大殿面阔三开,是典型单檐四阿顶(古建上称庑殿顶),大殿的正脊短小,屋面线条简洁明快,挑檐的末尾是一些残存的“拒鹊”(宋代以后,一些宫殿以及宗教建筑为了防止鸟鹊在鸱吻上栖息筑巢,而在鸱吻的抢铁上插上了细铁叉,这样还可以作为美观的装饰。这种三叉或者五叉的构件便称之为拒鹊)看了这些朝代不一的建筑风格和构件,我心里大致猜出这个道观最早建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修缮和改建,早年一定是一处香火很旺的道观。只是我不懂一般道观要么修建在风景秀美的山林中,要么就干脆建在热闹人多的闹市,为什么这座道观却建在了这么荒凉的海湾边呢?

  日期:2013-01-05 19:38:00
  总有朋友问我故事的真假,我只能说这个是最无限接近真实的一个故事了,呵呵。
  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龙,龙对于我们中国人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希望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可以得到各自的答案。
  日期:2013-01-06 21:07:00
  我随口对马道长的道观恭维了一番,他显得很高兴,十分自得的向我介绍这个道观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这个道观果然是南宋时期修建的,虽然后来历经明清两代的修缮和维护,但是到了民国,已经破败不堪,原来的在此修行的道士们只好各奔东西,自谋出路了。后来,这这处道观因为地处偏僻,加上当地人的精心保护,这处道观虽然在文丨革丨期间躲过一劫,但是据说期间有流浪汉在此烤火,不慎引发了火灾,将原本雄伟庄重的大殿几乎烧的只剩下几根石柱,而整个道观内外,因长久没人打理,四周早就杂草丛生,蛇鼠横行了。

  马道长到来后,在阿金等村民的帮助下,重新筹资修缮了内外皆已破败的道观,并在原本大殿的地基重新盖起了新的大殿,马道长还花时间花费数月时间独自清理了道观内外的垃圾和杂草,使之焕然一新。
  我再次感叹马道长的不易,然后乘机询问,为何这所道观修建在这么靠海的地方呢?难道不怕海潮来的时候,将其冲毁么?马道长哈哈一笑,说,就是因为当地人惧怕海水吞没村庄,才在这里修建了这处了道观。
  我有些纳闷的是,很多沿海的地方为了保佑出海平安以及保佑福祉,多半在海边修建的是龙王庙,怎么这里却修建了道观呢?
  马道长见我深思不语,加之周围依稀传来一些家家户户吃团圆饭的鞭炮声,以为我是想家了,于是想安慰我下,他拿出一串铜钥匙快步穿过一个回廊,招呼着我来到一处厢房前,摸索着将门口的大铁锁打开,我跟上来一看,屋子里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出来。
  我刚想开口请道长将灯打开,忽然瞥见马道长已经闪进屋子里,一番悉悉梭梭的声音过后,我的眼前慢慢有丝淡淡的绿光出现,我睁大了眼睛一看,这个绿光有个牛头般的轮廓,我有些没反应过来,知道这个一定是马道长捣鼓出来的玩意,冲着他就喊“道长,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