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凶猛——真正好看的极简货币史》
第18节作者:
赖师楚 日期:2012-07-03 13:32:26
“货币凶猛——好看的极简货币史”正式更名为:“说到底,钱说了算——生猛的极简货币史”
拿破仑战争以滑铁卢战役告终,从那时起,美国似乎已经看到了金融的力量。罗斯柴尔德家族沽空英债的行为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债务问题绑架了英国政府,在英法两方都遭受了极大损伤的情况下,银行却能够利用金融手段从中斡旋渔利,这是威灵顿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而到今天为止,如果有哪家银行的扩张或倒闭不会对世界金融产生影响的话,那么它所属的国家一定是贫穷、落后且愚昧的。
到此为止,将这一切串联起来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谈谈凯恩斯为什么要反对金本位了。当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对经济复苏产生了极大的焦虑,因为战争是一项烧钱运动,并且是一项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没有丝毫益处的运动,战后的焦虑与困惑令许多国家不免开始怀念战前的国际金本位体系,怀念那种均衡机制所带来的稳定。
动荡过后,人们总是期盼稳定,但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稳定,所有人都很迷茫,经济学家们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无数理论及学说被发表,而在货币问题上,主调自然落在了是否恢复战前金本位体系的问题上,这时候必然会产生反对派与支持派,而凯恩斯则是众多反对派学者当中为数不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人物之一。
日期:2012-07-05 15:10:08
“货币凶猛——好看的极简货币史”正式更名为:“说到底,钱说了算——生猛的极简货币史”
由于银行以及金融业能量的日益壮大,战后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与战前相比出现了偏移,实际上这种偏移在滑铁卢战役[3 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于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英普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决战。由于种种原因,英普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
]3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面对银行及金融业的兴起,凯恩斯的态度是明确且坚定的,他十分赞成银行取代铸币厂的职能,并且对笨重的黄金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对论述,在《预言与劝说》中,他讲到,
“当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和汇率的稳定这两者不能兼得时,一般说来,前者更值得争取;如果出现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也许幸运的是,争取前者而牺牲后者是阻力最小的一个办法”。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在一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里,汇率与价格的稳定存在着某种对立的关系,凯恩斯对此作出的解释是,
“在19世纪纷繁芜杂的世界,黄金能够保持其价值的稳定的确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在澳洲和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以后,金价的跌幅达到了危险的境地;在南非金矿开采以前,金价的涨幅又达到了危险的境地。然而在每一次危险中,它总能化险为夷,保住了自己的声誉......但是未来的情况与过去并不一定相同。我们没有充分理由保证在战前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所依赖的特殊情况,在现在仍然继续存在......黄金在19世纪的表现之所以能够令人满意,基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日期:2012-07-07 15:24:05
“货币凶猛——好看的极简货币史”正式更名为:“说到底,钱说了算——生猛的极简货币史”
对此,凯恩斯怀疑的依据是,
“(第一)金矿发现方面的进展大体上正好与其他方面的进展趋于一致......黄金既可能会昂贵,也可能会廉价。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期望出现一系列的偶然事件使金价趋于稳定,未免有些过分了;
(第二)黄金的价值并不是由人类中的某一单独群体的意志和行为决定的。由于黄金的边际价值是由它在与其他事物相对照时的稳定的心理评估所支配的,因此,其供给中的很大一部分会自动地流入艺术市场或在亚洲被贮藏起来,而且这么大的供给额并不会造成市场泛滥......黄金不存在‘管理’(型)通货具有的那些危险性。决定黄金价值的多种多样的独立因素本身就是一个稳定的因素”。
以上述两点为依据,凯恩斯道出了他反对金本位的理由,
“这次大战却引起了(上述的促使黄金稳定的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黄金自身已成为了一种‘管理’(型)通货......现在黄金的价值完全是‘人为的’,金价的未来走势几乎完全取决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政策”。
虽然以摘要来用作解读的方法会让这种解读变得片面,但这里我们至少了解到战争爆发前黄金稳定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事实证明凯恩斯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 是正确的。
对凯恩斯而言,黄金缺乏灵活性似乎只是他反对金本位的次级理由,最重要的问题是黄金在战后变成了管理型通货,这里便了当地回答了前面的疑问,凯恩斯并非是在反对金本位,他所反对的是管理型通货。
当凯恩斯提出“管理通货论”之后,许多人对它的主语很迷茫,究竟是谁管理了通货?政府、银行?还是别的什么金融机构?答案是不一定的,在不同的背景下,一定有所不同,而管理政策对货币的影响在纸币而言是否存在?事实上从1933年至今,我们发现管理型通货约束了经济的增长,而自由放任的纸币却也很不理想,它时常决堤,虽然带有极强破坏力的紧缩很少再出现了,但通胀与各种赤字却成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
1933年之后,许多人将罪责归咎于凯恩斯,但在1931年自由货币与浮动汇率论依然拥有大批的追随者。
西方有相当数量的经济研究学者们至今仍然在纠结凯恩斯与金本位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其实普通人反而可以更加的看明白一点,那就是金本位与凯恩斯的货币主义事实上无一可取。
对于国家或国际经济而言,假使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那么是要稳定到如一潭死水还是要增长到危机四伏?对于老百姓而言,这个问题则代表一种更加实际的利益,你是想要除温饱之外一无所有的生活,还是想要各种合法的欲望都可能被满足但最后却有可能毁于一场泡沫的人生?在两者不可兼容的情况下,少数人决定了我们是要做安逸的笼中鸟还是要做可能会以悲剧告终的冒险者,所以无论是谁,当你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后者时,你可以选择继续阅读下去,它将使你获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