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三代皆经商,闲谈未来二十年中国的商机》
第19节

作者: 公子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1-13 13:18:33

  2.7 日本经济战后的高速发展,是因为当时处在中、苏、美三国的包围,在冷战时期作为东亚的制衡棋子而受益;苏联解体,西方失去了共同的政治目标,对日本就不存在扶植义务,而会更多的按照市场要求出牌。
  1978 年 8 月,主管汽车行业的第一机械部向美国的通用、福特,日本的丰田、日产,法国的雷诺、雪铁龙,德国的奔驰、大众等著名企业发出邀请电,希望它们能够来考察中国市场。很快,反馈回来了:繁忙的丰田公司以正在和台湾洽商 30 万辆汽车项目婉拒,傲慢的奔驰公司则说不可能转让技术,除此之外其他公司都表示了兴趣。
  第二年的 3 月,一机部组团赴美与通用进行合资经营的谈判。但意外的是,通用的董事会最后竟否决了董事长墨菲的这个合资提议,通用进入中国的步伐戛然而止。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要在将近 20 年后的 1997 年才在上海打下它的第一根桩。而彼时,德国大众已经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了,大众汽车的年销量达到 50 万辆。
  很显然,美日当然肯定出于冷战思维,担忧中国的重工业发展起来。冷战结束,西方跟日本的蜜月时代就结束了。很多时候,是把日本作为市场竞争对手看待的。

日期:2012-11-13 13:34:17

  日本砸7亿美元在中亚找资源 试图摆脱对华依赖【2】
  2012年11月13日07:39
  2010年,当中日关系因中国渔船在双方有争议海域与日本海岸警卫队船只相撞而恶化时,东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因为中方似乎将对日稀土出口中断了数日。当然,北京从未公开承认过此事,但这却凸显了日本的软肋所在。因为日本各行业所使用的稀土中,逾九成进口自中国。
  于是,日本不得不开始帮助哈萨克斯坦进行稀土开发,以降低本国在这方面对中国的依赖。
  在哈国的斯捷普诺戈尔斯克市,哈日合资企业兴建的稀土厂拔地而起,不久前举行了落成仪式,并将于今年12月正式投产。该稀土厂的设计年产能为最初1500吨,2017年将提升至五六千吨的水平。
  不跟中国做生意,日本就要绕很远的地方。看看这个运输成本,不知道要增加多少。
日期:2012-11-13 13:39:56

  1941 日本政府強制召集約30 所新教教會成立“日本統一基督教會”。
  1953 二戰後第8年,國際基督教大學在東京成立。
  1990 基督徒人數達人口總數 1%,約 107 萬 5 千人,其中天主教徒 43.6 萬,800 所教區(堂),16 所主教區,新教徒 63.9 萬,教堂 7000 座。
日期:2012-11-14 01:01:56

  2.8.1 现在欧洲文明只有五百年的历史,欧洲的科技和文化,是在东方文明的启蒙下发育起来的;没有东方文明,就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科技文明和民主自由;
  而反过来,由于基督教思想的独裁性,欧洲人一直是以改造和消灭中华文明的理念,对待中华文明的,殖民活动跟改造和消灭中华文明活动相辅相成,这个工作,有差不多五百年的时间。我们知道,印第安文明,印加文明,都被欧洲人消灭了。

  现代欧洲文明的起源,有两大主线:
  1. 从十字军东征 (1096-1291) 学习的穆斯林文明;
  2. 从耶稣会会士到中国,学习到中华帝国文明。
  最早,通过数百年的十字军东征 (1096-1291),欧洲日耳曼人接触到更为先进的穆斯林文明。从阿拉伯人翻译的古希腊波斯等古代文明文献,再翻译为拉丁语,通过学习和消化,形成所谓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00 - 1600)。
  但欧洲人没有勇气承认对穆斯林文明的拜师。因为希腊早就灭亡了,日耳曼人不可能直接接触到古希腊语的资料。
  欧洲人所谓的文艺复兴,是没有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证据支持的。因为希腊文明已经灭亡干净了,没有任何考古学的证据可以证明现代欧洲跟古希腊的关系,而看中国,甲骨文,青铜器,秦陵兵马俑,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中华文明的存在。所谓的现代欧洲跟古希腊文明的关系,是西方人臆造出来的。
  下面重点讲讲,中华文明是如何启蒙和影响欧洲文明的,这个启蒙运动,主要是由基督教传教士推动。欧洲人主要依赖他们的作品了解中国。这其中最关键的,是 [大中华帝国史] 和 [中华帝国志]。
  门多萨:154 0年-1617 年,西班牙奥斯定会传教士,曾于1581 年抵达菲律宾,但是未能抵达中国。1583年应召去罗马教廷,受教廷的旨意,收集有关中国资料,写成[大中华帝国史] 一书,并于 1586 年出版西班牙文 [大中华帝国史]。随后十年内[大中华帝国史] 被翻译为意大利文、法文、英文与荷兰文,是十六世纪末欧洲一部重要的介绍中国政治、制度、工艺、文化、文字的著作。
  门多萨神父的 [大中华帝国史] 第一次使中国在西方文本与文化中获得了历史化的清晰完整的形象。它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优越的中华帝国形象,为此后两个世纪间欧洲的“中国崇拜”提供了一个知识与价值的起点。
  其中第三章写到:
  - 有翔实的证据表明,这个帝国的第一批移民是挪亚的孙辈。他们乘上帝为拯救挪亚而下令制造的方舟从亚美尼亚一路航行,后来洪水退去,方舟停止前进。他们寻找适合的土地。结果,再也找不到像中国这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的地方了。良好的环境、有益于健康的空气以及其他有益于人类生活的条件使他们决定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知道即便找遍全世界也不会找到比那里更适合的地方了。根据当今我们在那个帝国所见到的一切和在这一章所选择收集的那里土地出产的产品来看,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

日期:2012-11-14 01:25:47

  2.8.2基督教文明对中华文明系统性和历史传承性的攻击,攻击重点是消灭佛教文明
  万历十一年 (1583),欧洲基督教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罗明坚 (Michele Ruggieri,1543-1607)、利玛窦 (MatteoRicci,1552-1610) 在中国内地定居,开启了中西交流的一个新阶段。
  经过跟中国士大夫的接触,他们确立了“合儒易佛”的传教路线。所谓“合儒”,就是附会古代儒家与基督教的一神论及其价值观,声称中国上古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有着同源性;所谓“易佛”,就是从宗教传播的排他性出发,将佛教作为批判对象。

  耶稣会会士经过一百多年对中国资料的搜集整理,形成三大著作,[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华帝国全志]、[中国杂纂],它们被称为西方汉学的三大名著及“法国古汉学的不朽著作”。
  其中杜赫德的 [中华帝国全志] 影响尤为广大,该书全名是 [中华帝国及其所属鞑靼地区的地理、历史、编年纪、政治及博物]。
  [中华帝国全志] 继承了利玛窦的传统。综观该书四卷,可反复发现对佛教的攻击。
  第二卷收有清康熙朝大臣徐乾学等人所编《御选古文渊鉴》的法文摘译, 主要是收集佛教三武一宗法难时期的灭佛思想,由法国耶稣会士赫苍壁 (Julien-Placide Hervieu,1671-1746) 完成,译文前的“告读者”在概述该集内容时,所列一条即该集记述了“害古之异派———尤为佛教以及占卜之虚妄等”。
  [中华帝国全志] 告诉欧洲读者,中国本无佛教,此乃印度一教派之名,于吾主耶稣基督降生后不久传入中国;佛教伤风败俗;佛教劳民伤财。
  第二卷所收四书五经译文部分,就 [论语 - 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一句,将 [异端] 有意解释为佛道两教。
  在第三卷开篇 [论中国人的宗教] 部分,[全志] 更对中国人信奉佛教进行了专门论述,佛教被描述为 [一堆自印度传入中国的谎言与迷信,僧侣们维护之,在虚假的慈悲表象下哄骗民众。]
  最后在论述 [中国之信仰 ] 时,[全志] 发表了社论式的观点,对佛教进行系统攻击,如抨击佛教的灵魂转生说及僧众借教义谋取私利的虚伪,从僧众来源抨击成僧者皆为愚劣之人,等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