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周围人的信赖,无论他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成功的机会。
对一个企业来讲,在一大群能力相当的员工中,老板看中个人能力的同时更看中个人的品德,那些忠诚度很高的人会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老板会乐意在忠诚的员工身上投资,给他们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给他们升迁的机会,一步步提升他们的职位,甚至会考虑自己卸任后让那个最忠诚的员工接替自己的位置,因为老板信任他,会把他当成“自己人”,老板知道他会对公司忠诚,不会出卖公司;老板也愿意教忠诚的员工很多别人学不到的东西,传授给员工他的成功经验。
比如,詹姆斯·奇默尔,他为哈雷公司已效忠近40个春秋,终于在哈雷公司老总裁卸任后,他继任掌管了这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美国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总裁。
其实,无论是古今中外,忠诚永远不会过时,而不忠诚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受到重用。
商场如战场,现在企业看待不忠诚员工的态度,就如同战争时期我们看待叛徒的态度一样。
忠诚既是一种品行,也是一种责任,无论是对国家、对企业、对家庭还是对个人。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忠诚是职场人士得以晋升和发展的至宝。
我和一些人力资源资深人士讨教如何评判一个员工好坏和在公司的受重视程度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考察一个人是否是好员工,有很多的方法和很多的层面,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老板更愿意相信和重视那些忠诚的员工”。
他们还说:没有能力的员工可以慢慢培养他们的能力,最终完全可以胜任他们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忠诚度,即便他们的能力再高,本事再大,对公司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而且,可能还是公司潜在的危险。这种缺乏忠诚的人如果想得到老板的重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美国著名出版家和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过:“如果能捏得起来,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镑智慧。” 意思是说忠诚比智慧更加珍贵。
索尼公司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进入公司,请拿出你的忠诚来”,这是每一个意欲进入日本索尼公司的应聘者常听到的一句话。索尼公司认为:一个不忠于公司的人,再有能力,也不能录用,因为他可能为公司带来比能力平庸者更大的破坏。
朗讯CEO鲁索说:“我相信忠诚的价值,对企业的忠诚是对家庭忠诚的延续,我从柯达重回朗讯,承担拯救朗讯的重任,这是我对企业的一份忠诚。我一直把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员工需要依靠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公司忠诚,实际上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一种对承担或者从事某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也是对自己负责。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因为企业的业绩靠忠诚的员工全力创造,企业的信誉靠忠诚的员工爱心维护,企业的力量靠忠诚的员工团结凝聚。只有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员工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人生才会大放光彩。
作为职场人士,企业的利益与我们自身的利益密切关联。
企业发展了进步了,我们才有更大的收益,我们才有更大的发展;企业一旦走下坡路,一旦倒闭,对我们个人也会是很大的冲击。
《世说新语》中讲的“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就是这个道理。
用普通百姓的一句话就是:锅里饭肉碗中满,锅里没饭碗中干。
我们在职场中生存,职场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资金保障来源,如果我们就职的公司垮台倒闭,我们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来源。
在巴顿将军的回忆录中有如下记载:在他于1943年7月18日从西西里发出一封信里,读到这样一段话:“不久前的某一天,威廉·达比上校被提升为一个团的团长。级别提升了一级,但他拒绝接受,因为他愿意与他训练出来的士兵呆在一起。同一天,艾伯特·魏德迈将军请示降为上校,为的是能够去指挥一个团。我认为这两种行动都很棒。”
这就是西点所提倡的忠诚精神。
是下属对领袖的忠诚换来了领袖的对下属的忠诚。
如果我们不是一位忠诚的下属,我们永远也不会遇到如同威廉·达比上校和艾伯特·魏德迈将军一样的长官。
好,让我们粗劣的看看忠诚的理由:
业绩需要时间的积累,如果我们频繁跳槽并不利于我们才能的发挥。
忠诚的员工更容易得到老板的新人与青睐,会有更大的晋升和发展空间。
忠诚的员工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频繁的跳槽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时间,精力,财力,心力的大量消耗。
看看这个世界,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企求的最理想的人才;他们的忠诚会让他们达到我们想像不到的高度。
下一招和大家分享:《敬业是成功的基石》
日期:2008-2-25 9:17:55
第四十招--敬业是成功的基石
拆招:如果我们能力一般,敬业可以我们走向更好;如果我们时刻想着把工作做到更好好,敬业会把我们带向更成功。
我母亲是个很平凡的人,她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而她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
当我把这种精神代到我的工作岗位的时候,敬业带给我丰富的收获。
据我父亲讲,我母亲在刚刚毕业的时候就开始负责讲授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的控制工程课程。
那时候她作为新人资历浅,经验不足,但是,她就是通过自己的刻苦,用自己对工作的投入,创造出学生对课程的良好口碑。
她代领学生下工厂实习,每天就休息几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工地现场,学生换班了,她不换,工厂的工人下班了,她不下,最后晕倒在现场。
她清醒过来后,又直接奔会工地,和工人学生们继续工作。
后来,她转做管理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领导换了好几茬,她仍然兢兢业业。
总有很多的机会,学校让她做领导,她总觉得,手头的工作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她还在原来的岗位上能做的更好。
就这样,20多年,她个人几乎年年获奖,她负责的工作在全国教学评估工作中多次受到好评。
经常有兄弟学校来找她学习工作经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