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12-17 8:41:00
前面发了两篇,为了便于大家浏览,还是集合在一个帖子里面吧。
做了很多年的辅导性工作,自己也在公司做过,在事业单位做过,在社会上混过。
慢慢的感觉,很多事情,我们只要稍微注意,就可以帮我们在职场上如虎添翼。
但是,往往又苦于没人能提醒我们。
想到了,看到了,写在这里。
第一招--杜绝“不小心”
小贴士:一个不小心,失掉的绝不是一句抱歉可以挽回的,何况太多的不小心。
这是当年我在做程序员工作时候的事情:
高峰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共同工作了两年,我入职的时候他已经在公司工作了四年,是个不算新手的程序员。
他编写代码的速度超快,当时他一小时提交的代码,估计我3~4个小时都弄不出来。
那时我们共同完成一个软件程序编写的项目。
当项目执行了7个月,快要交给用户使用的时候,我们发现在高峰几十万行的代码中暗藏了很多类似“多写了一位数值,在写入前忘记检查正确性”之类的低级错误。
我老板最后重新召集了4个人,决定突击“重写所有高峰原来编写的代码。
当然,最终我们失去了这个几十万的项目,高峰也被迫离开了我们。
我当然无法感受到晓峰当时的感觉,但是,这真正的让我了解到“不小心”带来的危害。
似乎我每天都听到:“抱歉,我没注意”,“对不起,我不小心”之类的话在耳边响起。
是的,一次的失误可能发于偶然,两次的失误可以理解和原谅,而这经常的“不小心”,表示了什么那?
是否这“不小心”,体现了我们“责任感”的缺失,还是体现了我们“心猿意马”的态度?
无论上述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似乎都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是个不小的阻碍。
况且,我发现,很多因“不小心”造成的错误,当事人还在一味的为自己“争辩,解脱”。
这就将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大打折扣。
是否我们在说完“不小心”,或者得到别人的谅解后就完事大吉了呢?
如果这样,“不小心”就会成为我们做事情的习惯,“不小心”将会悄悄的成为我们的标签。
“嘿!看到么,那个家伙做事情总是毛毛草草,可要格外警惕。”
“什么?你要将这件事交给他做么?他那马马虎虎的样子,我劝你还是三思吧!”
“最好还是别让他做了,不然,就算做完,也要别人反攻,费二遍手。”
这些话你是否听到过?这些话,你是否熟悉?
企业都喜欢敬业的员工,老板都青睐做事仔细的下属。
别让一句“不小心”抹杀了你的前途。
大家一起讨论吧。
希望能帮助哪怕一个人,有所提升,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日期:2007-12-17 8:36:19
第二招--使用反馈系统
小贴士:把事情做好,说简单了就是“明确目标,规划,执行,反馈,修正”如此往复的过程。
确定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方法,实现,收集状态,修正实现方法或者修正目标,再实现,如此往复。
我的大学本科是自动控制专业的,上面是简单的反馈控制系统的通俗描述。
虽然简单,但是它的确行之有效。
到现在,另我感觉惭愧的是:我所学的自动控制的理论和知识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并不多,而且,很大的一部分我已经遗忘了。
然而,这个反馈控制系统,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对什么工作,这套系统似乎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记得,在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原来在哪家大公司工作过,为什么很多事情那么困难,而我可以做好,做的让老板和客户满意。
当然,这里我不想讲百折不回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我要讲另外的一个保障把事情做好的原因,就是,我应用了这套反馈系统。
很多时候,而且太多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别人交代的,就是说,为我们提出目标的人不是我们自己。
我们是否能正确的理解我们将要达成的目标是对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难题。
收到目标提出者表述的内容,但是如何判断自己理解的和对方所表述的一致那?
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请对方确定。这就是反馈系统中的“明确目标”。
当我们理解了目标后,就可以设计实现目标的方法,这就是反馈系统中的“规划”。
当规划完毕,我们就将开始实现目标之旅,这就是反馈系统中的“执行”。
然而,请记住,目标在不停的变动,环境在不停的变动,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你走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需要对你的行动引起的变化进行信息的收集,然后再与我们目标的提出者进行报告和讨论,这就是反馈系统中的“反馈”。
这时候,可能我们目标提出者发现自己原来的目标已经变动或者环境促使某些事情需要改变;也可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执行的路线需要修正,或者某些我们执行中的行为引发了新的问题,这里有太多的可能,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因此,就引发了反馈系统中的重要步骤“修正”,这里的修正包含很多的意思,但是言而总之就是要我们更好的完成我们接到的任务。
修正之后,我们就进入了下一个“规划,执行,反馈,修正”的循环,如此反复,直至我们走完全程。
你也许说我们不必这么大费周章,为什么要这么费神费力?
嘿!忘记我们的目的了么,把事情做好。
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把事情做好,说简单了就是“明确目标,规划,执行,反馈,修正”如此往复的过程。
日期:2007-12-17 8:44:29
前面两招数发过了。从第三招开始才是新内容。
其实感受挺多的,想写好,不容易呀。
这也是我平时为其它公司做培训的讲稿的一部分浓缩。
去掉了体验环节和很多废话。
平时说起来也感觉不错,真写起来...
好了,不牢骚了,大家看吧。
第三招--别为自己设限
小贴士:你能想到的决定了你能做到的,思想的边界是你能力的极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