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史》
第58节

作者: spencerhua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05 23:20:35

  =============================================
  动工的困局
  =============================================
  辛苦的劳作换来丰硕的果实,令人欣慰的创业画卷开始展现在眼前。虽然创业不是做算术,但创业者总免不了在闲暇时刻利用已知条件算算未来的远景。一天1700,一周7天11900,一个月4周47600。也就是5万左右的利润,25万的投资5个月就可以收回,一年盈利60万。这对于刚退伍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的陈耀喜来说是一笔巨款,即使对于数度经商折戟沉沙的肖锦丽,这也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数字。

  惊喜还在继续,销售额随着附近学校新学期的复课而日益攀升。特别是午餐,常常是整个店里人满为患,许多客人根本找不到位子坐。人多,销售额就高,但相应的问题也就一一暴露。
  第一、蝴蝶效应
  餐饮的内部流程很透明,就是客人下单,后厨生产,客人消费付款。这几个步骤看上去简单,在餐厅低速运转时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可一旦生意全速运转,问题会立刻显现。首先是由于繁忙,服务员点餐开始出现纰漏:菜名写错、餐桌写错等等。其次还是因为繁忙,上菜不及时,厨房和客户之间出现脱节。厨房菜做好了,却没人上。客人坐半天,等不到菜。服务员忙晕了头,上错菜。再次,是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置能力不足。常常有这样一幅情景出现在店里:由于人太多,服务员太忙,小丽点单时写错了一个菜。厨房陈耀喜,忙得不可开交,总算把菜做出来了,放在取餐台却没人来端,只好自己亲自上菜。客人坐了好久却发现上来的不是自己要的东西,于是要找人理论。服务员太忙,厨师火气太大,于是客人就找收银台。因为一般来说,坐着收钱的都是老板。这时的收银台有很多人在买单,这一吵有可能导致有些单会算错,甚至是有的客人溜掉了。于是,一盘写错的菜名演变成几条账单到下班也没人来买。

  “蝴蝶效应”,是的,餐饮业的“蝴蝶效应”就是这么来的。
  世界上所有的优秀团队之所以优秀,表现在对抗强大压力下的工作品质。如果这时候服务员能够减少出错率,如果厨师发现出错后即使安抚并补救,如果收银员能够立刻给出一个处理办法。这样的事情都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并造成经济损失。但对于没有配合过的团队来说,一开始就“顾客盈门”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啊。
  第二、内耗
  店虽然小,但事情却不少,由于人手并不很多,因此每人分摊的事情其实很明确。这种心照不宣,各司其职的分工模式很适合“街头餐饮”的经营模式。但是,由于生意好了,肖锦丽和卢军明开始对未来勾勒更美好的画卷。
  如果将来开分店,规范管理很重要,总不能每家店都亲力亲为吧?因此,卢军明和肖锦丽认为,授权管理以及规范制度很重要。麦当劳几千家店啊,人家如果不是靠制度化的操作和规范化的管理,怎么做到世界第一。
  虽然现在已经做得不错了,但为了将来着想,还是应该尽早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于是,巨细靡遗的考核目标被肖锦丽从酒店照搬了过来。
  对于这一点,陈耀喜并不非常热衷。他觉得如今大家各司其职已经很好,能不能做大他不知道,但对于那些复杂的考核项目他感觉非常压抑。是的,不仅仅是他,店里所有的人,除了没有“被考核”的卢军明和肖锦丽,都感觉很压抑。
  正是这个看似深谋远虑的举动,将三人之间的关系压出了一道裂痕。
  第三、裂痕
  陈耀喜作为厨师长,担当了从买菜到晚上收店几乎所有的工作。员工和战士一样,总喜欢那些亲力亲为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将军。渐渐地陈耀喜在员工中威信也越来越高。
  卢军明是这个店真正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另外两个股东也是基于他的缘故而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他思维活跃,为人和善,虽然在餐馆上轨道后常常隔三差五没来上班,可这不影响他在餐馆的核心地位。

  说肖锦丽是餐馆的中轴线一点也不过分:钱,她出最多;经营模式,是她的主意;能够开张,是她用关系跑下来的。从出资到运营都是她出力最大,难道不是中轴线吗?
  尝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的卢军明,多年来打工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如今,他早上睡到10点再慢慢晃悠到店里,有陈耀喜把所有准备工作打理好。他可以随时溜出去找朋友泡茶聊天,有肖锦丽看紧店里的营业款,姐姐的算账功夫他有绝对的信心。
  当肖锦丽和他讨论推行考核制度的时候,卢军明一百个赞成。在他的心里,这个店已经成功了,作为策划人他应该高瞻远瞩,寻找自己事业的大方向。将来,开连锁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先期制度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肖锦丽这个“中轴线”优越感无比强烈,如今最重要的“收银”在她手上握着,弟弟出现在店里的次数越来越少,这餐馆眼看实际控制人就是她自己。推行考核制度对她来说不过是变着法子强化自己对于餐馆的实际控制。
  以前,大家刚开始创业什么事情都是商量出来的,谁也没比谁高一头。如今,餐馆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再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的话,将来遇到事情怎么办?

  员工都是些农村小青年,根本不懂得什么考核细则,原本清楚明了的工作方式突然被繁琐的细节束缚当然是一大堆牢骚。比如,迟到一分钟扣十块钱,点错单一张一百块。面对这些制度他们不敢和肖锦丽顶嘴,就去找陈耀喜诉苦。陈耀喜几次找卢军明和肖锦丽替员工说情,一开始处罚还会不了了之,到了后来不仅员工被处罚,肖锦丽还会批评陈耀喜。特别是第一个月的结余7万多出来以后,肖锦丽口气更硬,气势更加磅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