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随笔》
第59节

作者: 东风吹雨细於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9-17 21:44:01

  最直观的原因,应该说和刘老大,也就是现在的汉中王有关。尽管我们在赤壁之战中空手套白狼,人品大爆发,大大赚了一笔,成功把荆州纳入我们的版图。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国之中,我们的力量还是最薄弱、最微小的,不要说和树大根深、根深蒂固的曹操相比相距甚远,就是比富甲一方、家财万贯的孙权相比,也颇有不及,故而我们只能奉行孙刘结盟对抗曹操的路线。最好的救亡图存办法,就是岿然不动,以静制动,最好和曹操、孙权都能处好关系,就不用担心大兵压境了。

日期:2012-09-18 07:20:03

  我们之前一直也是这么做的,成效也很不错,基本上和曹操、孙权井水不犯河水,最多打打口水仗,意淫一下,互相宣称荆州自古以来就是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可刘老大当上了汉中王之后,忽然在对外政策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改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竟然公开挑衅曹操,要关云长攻打襄阳郡,御敌于国门之外;颇有以小博大、以弱斗强的勇气,不过动机却值得商榷。这委实令人费解,关云长也觉得颇有难度,接受不了,一时犹豫不下,虽然接到了王旨,但并没有马上出兵,而是采取了“拖”字诀,希望能把这件事暂时延缓下来。谁知道刘老大态度异常坚决乃至决绝,竟然每三天再下一次出兵手令,连续给关云长下了十二道金牌,被逼无奈的关云长只好铤而走险,主动出兵,走上了荆州会战的不归之路。

日期:2012-09-18 13:58:06

  刘老大为什么态度如此决绝,不去考虑事态的严重性,一意孤行呢?细论起来,应该是和关云长的日益做大、尾大不掉有关。以前,当我们只有荆州一块巴掌大地盘的时候,没有任何退路,只能众志成城,磨刀霍霍,群策群力,守住自己来之不易的一亩三分地。现在不一样了,刘老大坐拥两川,地盘大大扩大化了,对荆州未必那么看重了。再加上刘老大和关云长素来面和心不和,表面上见面笑呵呵,私底下你给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不亦乐乎。刘老大进位汉中王不久,关云长有一次喝多了、喝高了,红脸更红了,在荆州文武大臣的面前无意中吐露出了汉中王百年之后、兄死弟继的意图,被汉中王的间谍火速飞鸽传书报到成都。汉中王气得够呛,好几天吃不下饭,好几次我都看见他擦拭自己已久长时间不用的双股剑,脸色阴沉的吓人。

日期:2012-09-18 21:04:01

  刘老大越想越不放心,越想越多心,过了几天,就做出一系列动作针对关云长。首先派自己的两个心腹——小舅子糜芳和傅士仁到荆州任职,向荆州的班子扔石头、掺沙子、挖墙脚,就近监督关云长,好了解关云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还不算,刘老大还派素来与关云长不合的刘封镇守与荆州城咫尺之隔、互为依托的上庸城,对关云长形成遏制之势。这几个人后来都没有辜负刘老大的重托,对关云长的命令阳奉阴违,经常向刘老大打小报告,出出掣肘,经常别马腿、堵象眼,想方设法使坏心眼。在他们的作用下,关云长和刘老大原本就不怎么亲密的关系更加貌合神离了。

日期:2012-09-19 10:01:21

  刘老大很可能是担心关云长闲着无事,把心思用在别的方面(比如造反,比如闹独立啦),干脆给关云长找一个有长远意义的美差,让他担当重任,到前线去和曹操火拼。如此一来,关云长同志就日理万机、戎马倥偬、再无闲暇了,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荆州会战之中,而且还得处处依靠刘老大的补给。刘老大心安不少,可以稳坐钓鱼台,根据战事发展变化情况,再决定出兵与否。不管如何,只要关云长一出兵,他关云长的命运就不在自己掌控中,而是被刘老大牢牢扼住命运的咽喉。至于后来事情恶化到关云长家破人亡、地盘沦丧的地步,不知道刘老大是否提前预测到,亦或是真心希望这样,我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

日期:2012-09-19 16:36:50

  其次,荆州会战的发生和关羽、孙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客气地说,正是由于关云长很多不理智的作为与不作为,没有经营好关系学,激怒了各方,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打破了荆州的微妙平衡,天长日久,水滴石穿,从量变到质变,终于促成了荆州会战的最终爆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