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农村小学教师》
第46节

作者: 直木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6-2 20:37:00
  四娃子和三儿看见巨蛇的事, 年轻人都不相信. 说既然有这么巨大的蛇, 它住在那里呢? 总该有蛇洞吧, 但没有人发现过. 多少年来, 也只有他们两人说亲眼目睹过巨蛇, 其他没有人看到过. 是不是两个小家伙编的谎话来骗人的.
  而庄上象我父亲我干爸还有当时超过七十岁的一些老年人都说四娃子和三儿没有说谎, 我们那里是有一条巨蛇. 他们小的时候记得这条蛇每年都出来几次, 经常有人看到. 但是这条蛇开始并不惹厌.
  有一年夏天夜里, 五圩关帝庙的方丈和尚圆通大师从我们庄上回庙. 他点着灯笼走到离高田银杏树那里不远时, 见路上横着一条大树干. 圆通大师感到奇怪, 谁家锯了树怎么将树干放在这里? 他走得有点累, 就坐到树干上休息. 谁知树干冰凉. 再仔细看看, 树干上有花纹和鳞斑. 他明白了, 这就是人们常看见的那条巨蛇. 他拍了拍巨蛇的身子说: 阿弥陀佛, 潜心修炼, 一心向善, 方成正果. 说罢站起了身走了. 只见那树干慢慢移动向银杏树方向去了.

  高田上的银杏树, 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抱得过来, 人们常在银杏树旁看到巨蛇. 有一年, 庄上人家的鸡鸭经常无故失踪. 连鸡毛和鸭毛也看不见. 后来有一家竟然丢了一只羊. 人们议论纷纷, 说恐怕被巨蛇吞吃了. 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吃人了. 搞得庄上人心惶惶.
2011-6-2 20:39:00
  有一天傍晚, 突然天上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 在田里干活的人看到天已起暴就拼命向家里跑. 在高田上割牛草的细老倌, 他比我父亲大七八岁, 已经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 他见天起了暴, 就背着草蓝跑到大银杏树下去躲雨. 雨不大, 只是闪电雷鸣有点吓人. 他刚到树丁不久, 从北边刮来一阵大风, 田里成熟的麦子自然地向两边分开闪现出一条路来. 只见一条巨蛇象腾云驾雾般, 从麦子被风分出的路中不沾地的飞快地向前游动. 麦子象水浪一样向两边分开不断起伏着. 当巨蛇距银杏树还有十多丈远时, 它象飞一样的上了银杏树. 身之圈住银杏树的中间树干, 头高高昂起超过了银杏树. 闪电围绕着银杏树不住闪动, 每闪一下那巨蛇的舌头就向那闪电迎伸过去. 那二尺多长的蛇舌好象红红的火焰. 雷声象石磨磨面一样的声音在银杏树顶周围不住的哼哼. 雷电和巨蛇就这样僵持着.

  细老倌在大银杏树下, 看着雷电久战不下也替雷电感到着急, 决心助雷电一臂之力. 他握起那割牛草的弯刀, 在又一阵闪电来临之时将手中的弯刀使出吃奶的力气向那大蛇的头上抛掷过去. 那巨蛇的蛇舌要应付着天上的闪电, 没料到下面会有东西对它突然袭击 突然见树下一把弯刀朝自已的头上飞砸过来, 为避弯刀将那头向下一缩. 就在这头一缩的瞬间, 不再是那石磨磨面般哼哼的雷声, 而是一声炸雷, 惊天动地. 那高大的银杏树被炸雷拦腰劈断. 细老倌吓得目瞪口呆, 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这时闪电雷鸣都已停止, 只见那断了的银杏树中间露出一个比水桶还要粗的空洞. 那巨蛇已然不见. 细老倌不敢再在那儿停留, 背上草蓝匆匆离开了被雷击断的大银杏树. 回到庄上逢人便讲雷电与巨蛇交战的惊险场景.

  第二天, 圆通大师来到庄上说, 咋夜关帝圣君托梦说巨蛇修炼不易, 虽有小错, 未成大恶, 昨命周仓将其收伏. 允其今后六十年出来觅食一次, 但不得伤及人命及家畜家禽.
  老人们讲, 从那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年了. 细老倌去年才去世的. 去世时虚龄七十八岁.
  大军渡江那年的夏天. 有一经过我庄的道士, 在我庄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走了几个来回说, 庄上有条大蛇, 大得非同小可. 好的是深藏地下不为非作歹, 亦许是受高人指点, 亦许是神仙收伏, 整天闭目养神. 人们问道士, 这蛇究竟在什么地方, 会不会出来伤人? 那道士捏着手指头念念有词说: 它深居地宫人是看不见的. 也不会害人. 大概在三十多年后它才会现身寻些飞禽走兽为食. 庄上人大可不必担心. 从那道士说的到现在也己经靠三十五年了. 庄上的年轻人听老人们讲起几十年前的往事, 一个个感到十分神奇.

  今天有点事回来晚了,更新晚了,今天就到这里啦,呵呵。
2011-6-3 20:44:00
  大千世界每天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着. 三儿所谓失踪的事人们已不再议论. 夏天的夜晚仍然是农村人聚集在一起谈古论今的最好时候. 老人们仍然在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鬼故事. 外地回乡或在县城工作的人回来后, 晚上也来传递着一些新鲜事儿和外地的一些消息.
  这不, 我那在县级机关工作的族侄, 吃过晚饭, 在乘凉时讲述了发生在我们家乡相邻公社的一件” 扒灰” 事件.

  据说扒灰一词是北宋苏东坡首创. 本人并没有去作过考究. 在我们农村, 经常将” 扒灰” 用来调笑娶了儿媳妇的老头子. 因为” 扒灰” 的含义就是公公和儿媳妇有了那种关系. 在这里先插叙一短小的笑话: 说, 有人户人家找了个外地儿媳妇. 新媳妇上门, 人们就调笑老头儿好扒灰啦, 有的说有灰扒啦. 新媳妇不懂扒灰是什么意思. 吃午饭的时候新儿媳妇就问公公: 人们都说你扒灰, 扒灰是什么意思呀? 公公怎么好解释呢, 只好说, 吃饭吃饭. 意思是叫媳妇不要问. 谁知儿媳妇理解错了, 以为扒灰就是吃饭. 到了晚上好吃晚饭了, 公公在邻居家玩. 婆婆叫儿媳妇喊公公回来吃晚饭. 儿媳妇于是就喊起来: 公爹, 好扒灰了, 赶快回来扒灰呀! 引得邻居们都哄堂大笑. 当然这仅是个笑话. 然而我那族侄所讲的” 扒灰” 的故事, 却不是讲的扒灰老头儿的事. 而是讲了公丨安丨局逮捕的一名” 扒灰老娘” 的真人实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