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目睹职场之怪现状》
第4节

作者: 萧_东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许这件事情还是有什么不为我所知的内幕,因为我始终都想不通这些骗子有没有想过将来如何收场。
  闹剧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便降下了帷幕。

  贾三还回去做了他的维修工,贾氏丢掉了工作,贾兰后来在一家私人的超市做理货员,至于那个三田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消失在空气中了。
  没有人去追究这件事的责任,也许是我道行浅,看不穿。反正,这件事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像是选择性失忆一般,在脑海中抹去了,并且都三缄其口。
  日子还是一天天过下去了。
  没多久,单位配上了第一台电脑,用的还是当时最新的windows95,这玩意儿对所有人来说都像是个高精仪器,大家一致认为我应该会用。
  老实说,我在学校倒确实接触过,不过上课学的那些什么dos,五笔还有wps是一点儿鬼用都没有的。我自费在学校的机房学多了一点,也不过都是用来玩当时最风靡的游戏《仙剑奇侠传》。
  我自告奋勇承接了这个设备的研究和使用,开始自己钻研起来。我一边摸索一边跟所有可能的朋友请教,一个月下来居然也摸出些门道来。
  每天大家下班时看我还在里面单独的电脑房噼里啪啦,都赞不绝口,其实我那时候已经开始了《金庸群侠传》的艰苦攻关。
  办公室就是这样,你会的越多,就意味着你必须干的越多。

  那时候我几乎承担了所有资料排版,文字整理,对口单位衔接的工作,经常在办公室里听到叫“东楼”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是回过头来,我觉得这一切对我来说真的并非什么坏事情,这样总好过天天闲着把自己废掉。我在这段日子学会了很多十分基础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对日后我的每一步成长也都有着不言而喻的好处。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
  直到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启事,一切平静下的暗涌才不甘寂寞地跳了出来。
  这种汹涌吓了我自己一大跳,原来我一直都没有真的遗忘。

  那个叫做理想的东西。
  日期:2009-04-07 09:08:55
  08
  那是一个美资企业的招聘启事,我看到上面有一个职位是“商务主办”,职位描述是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出身,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云云。
  犹豫了很久,直到招聘启事上的报名截止时间快要终止时,我在一个周末的下午请假来到他们的招聘处,填了表格并做了简单咨询。

  接待我的是个和蔼的女士,大概是因为到了报名尾声,现场几乎没什么人,我谦虚谨慎地向她询问了若干问题,她也都颇有耐心地跟我作了讲解,我大概了解了这家企业是做印刷行业的特种技术,刚刚进入中国,一切都还是百废待兴。
  我回家后像曾在企业做过多年生产管理的父亲请教了许多对我十分陌生的问题,父亲一一解答之余感到十分奇怪,我含糊其辞地说最近招商的需要,我想学习学习。
  周日我带着问题的脉络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那时候互联网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概念,查点资料真是难啊,但是作任何事情之前多做功课成为我在日后职场工作的每个阶段所向披靡的杀人利器之一,在这里我想对很多求职的人说,到任何一家企业面试之前,多了解行业甚至多了解该企业的特点,一定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因为至少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对自己企业一无所知的应聘者,起码说明来人毫无诚意。

  于是经过了几轮面试和笔试,我顺利地收到了该企业的offer,我还记得对方在最后一轮面试问我对薪资的要求时,我毫不犹豫的回答说一切按照企业的规定即可,对方微笑后当场签了offer给我,我拿到后看到上面的薪资福利远远高于我现在的收入。
  以我在今后职场的经验来说,我在无心之中做对了。
  我带着这张薄薄的纸跟父母摊牌时,他们才大惊失色,本能地反对。在我阐述完我的想法后,父亲改变了他的初衷,给与了我最大的支持。
  也许是父亲打了招呼,也许是人刚走茶未凉,陈局不仅顺利放行甚至还给我办理了挂职手续,办手续的那天,局里所有人还给我吃饭饯行,陈局在酒酣耳热时跟我说在外面不开心随时回来,只是要趁他还在位的时候。
  我连连点头,却在心里知道,无论自己未来的路是宽是窄,我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我在superpaper上班期间,除了最初的培训期之外,就是跟着马姐去跑各种繁琐的手续办理。马姐就是当初接待我报名的那个人,后来她告诉我她曾在我的报名表上做过标注,因为她觉得一个年轻人在来应聘时问那么多关于企业和职位要求的事情,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八字还没一撇就喋喋不休问薪水问福利,令她感觉很不错。

  这件事告诉我,在你的职业道路上,每一次举动都有可能遇到贵人,也可能随时会遇到绊脚石,但是你无法判断,那么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笨的办法,就是始终如一地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当时企业成立之初,尚处于筹备期,部门也不完备,基本上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大家都需要做许多分外的事情,这时,我在机关所锻炼的那些本事就全用上了,马姐曾经说我一点都不像机关出来的孩子。
  我也曾在忙忙碌碌中茫然过:为什么进了外企,还是在做杂事呢?
  在我的迷茫逐步加深时,公司的筹备期终于进入尾声,又开始在各个部门设立新的岗位,重新招人,马姐的职务也从最初的办公室主任转成了人力资源经理,在马姐的要求下,我被借调过去协助她招人,这个大概算是我接触人力资源工作的最初雏形。
  人员基本到位后,我们进入了各自岗位的专业培训,总部的鬼子们也都陆续露面,办公室也装修完毕,我开始真正感受到外企的气派和风格。
  可惜好景不长,这些气派很快也就不存在了。
  日期:2009-04-08 09:05:37
  09

  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这家刚刚在中国站住脚的美资企业做出了跟国营企业合资的决策。而且更蹊跷的是,我们的投资方也做了更换。
  原本这家企业的投资人是个鬼佬,但是这次的更换法人变成了一个叫做杰克的美籍华人,原先的鬼佬法兰克在我面试的时候和公司筹备期时见过一面,这次他带着我们的新老板杰克罗过来,算是第三次,这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人。
  合资的事情似乎谈得很顺利,我在这期间跟着马姐跑了几次政府相关部门,其中还包括我原先的单位—招商局。
  合资的中方是一家国有的印刷厂,我第一次过去那边取资料的时候就吸了口冷气,工厂的残旧和办公环境的简陋都令人难以置信。我不知道美方究竟看中了对方的什么,这样的合作到底又会有什么前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