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业务员——一个销售人员的成长经历与自我救赎》
第3节作者:
孤自幽伤曲 到达市区人才市场已经接近下午2点,由于日光火辣,我们一个个都汗流浃背。人才市场大门紧闭,只有门口广场旁的橱窗前有零星的几个人在看里面的招聘启示。我们不知所措,只能上前找个人问问。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招聘会中午12:00就已经结束。天!我们一直还以为招聘会会是全天的。后来经过别人的指点,我们终于在门上找到了招聘会的详细信息。
日期:2011-08-12 20:18:35
9 启 示 门票3元(请自备零钱) 周一机械电子类专场招聘会 周三
劳务专场招聘会 周六综合性人才专场招聘会 周日综合性人才专场招聘会 (开市时间:8:00-12:00) 详情请登陆苏州人才网www.szrc.cn
看完启示后,大家面面相觑,这时候才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原来想进招聘会的大门是要交钱的,而且招聘会还不是每天都有,人才与劳务的区别也只是时间上的差异罢了。
看着“开市时间”四个字,我突然有种莫名的伤感,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超级市场,自己就是件任人挑选的商品,虽然今天还没有成为商品,但是很快就会的,自己现在不就是仓库里的货物吗?原本以为……
“诶,想什么呢?走了!”余杰打断了我的思绪。
“去哪?”我没有反应过来,不解的问。
“人家都关门了,你还想留下来过夜啊?”
这时候我才发现他们几个都盯着我看,于是我问,“我们现在干什么呢?”这时候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说周围转转,有的说去市中心,听说苏州多美女,还有的说干脆回住的地方再说。
也许是受刚才思绪的影响,我隐隐有种紧迫感,也许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正事。
“干脆我们去新区和工业园区的人才市场看看吧。”
我的话刚说完,大家都诧异地看着我,“干嘛非要今天去啊,还要一下子去两个人才市场,况且我们对路线又不熟,不要地方没找到,自己再迷路了。”
如果是以前,也许我不会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一想到要回住的地方,我的心一紧,“今天是礼拜一,如果我们不把人才市场的情况摸熟,也许明天或者后天我们还是会和今天一样。况且谁敢确定那两个市场什么时候会有招聘会?”
“去周围找个网吧查查不就行了吗?”许守远对“传奇”和“帝国时代”的热情远胜于找工作。
我真的懒得跟他解释,因为这件事情(劝他不要太沉迷于游戏)我们两年前就做过,但是其他人仿佛也附和着他,我只能解释,“如果你们认为电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话,我们今天也不至于犯这么个低级错误。”我稍微顿了顿,想了两秒钟,接着补充,“如果大家想早点搬到单身公寓,那就跟我走吧。”没想到这句话比迷魂汤还管用,没有人再和我争执,都乖乖地跟在我后面。
日期:2011-08-12 21:51:52
10
对于网络,直到现在,我都与许多人的看法有所差别。它并不高深莫测,当然也不浅显易懂,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工具出自于人又服务于人,仿佛金钱一样,可以利用但是不能依赖。因为只要是人做出来的,必然有缺陷——技术的可靠性、事物的真实性、信息的准确性等等,并且很多人会利用它来达到各种不可言说的目的。由于网络化对于中国来说,来得太快,当我们很多人还没能明白网卡与调制解调器的区别的时候,那些所谓的网络大佬们却让他们的千万业务员大军进入千家万户推销他们的网站,当我们刚刚弄明白域名与网址区别的时候,他们又说我们已经OUT了,互联网的第二春已经到来,WEB2.0春风化雨般的滋润着整个中国大地,我们必须要进行网络优化……这些网络大佬们对13亿中国人进行了一次集体培训——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培训也是要交学费的。其实,我当时对于互联网的理解非常的朴素——它没能让我们找到必需的有用的东西,并且做了错误性的指导,这种缺陷不可饶恕!对于其他的东西,都是我进入网络公司以后所知道的。那时对于网络,我就是半个文盲,除了上网看看网页和聊天,我几乎一无所知。我想绝大部分中国人,和我都是一样的。
日期:2011-08-13 07:40:27
11
他们跟着我走到了刚才下车的公交站台,站台上一个女孩大概十七八岁,戴着鸭舌帽耳朵里塞着耳机,旁若无人的坐着。离女孩不远处有个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用把檀香扇在扇风。本来我想问那个女孩怎么坐车,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于是走到了老年人的跟前问他到新区人才市场怎么坐车。老人家倒是很热情,问我们是不是要找工作,然后告诉我们可以坐68路到新城花园酒店,下了车右边就是,还说以后如果不知道路,可以问公交司机师傅。我连说了好几声谢谢,老人家说不用谢,我孙子今年也刚毕业正在找工作。这时候开过来一辆公交车,只见老人家把扇子合上,拎着两个袋子匆匆起身准备向车门处走出,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对我说了句,小伙子,莫着急,工作总会有的,年轻人不容易啊……我刚想说声谢谢,他却步履蹒跚地已经跑出一段距离。我不明白老人家为什么最后要说出这句意犹未尽的话,但是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我的父母今年已过知天命之年,也许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如这位老者一样步履蹒跚……
车来了,有人喊。我把思绪拉回现实。远处一辆双层巴士雄赳赳气昂昂地开了过来,车头正中间醒目的LED灯显示着68。原来苏州还有双层巴士,我还一直以为这是香港人的专利呢。
我们上车后每人投币一元,然后大家从前面的楼梯拥上了顶层。顶层里显得空荡,只有3、4个人坐在中间靠后的窗口。我们均抢在了前面2、3排入座。听着车子启动的声音,我的心里莫名的激动,我侧头扫视了一下他们,发现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在扫视着别人,眼里有种说不清的兴奋。看着车子徐徐前行,我也终于有机会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看着窗外的景致。
“叮咚!各位乘客大家好,欢迎您乘坐苏州巴士公交68路公交车”我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原来我们头顶上就是个喇叭。我们缓了一会儿,然后相视大笑。笑声中断断续续地听见喇叭里一个柔美的女声,“……干将路两路夹一河是苏州一道独特的风景……”
日期:2011-08-13 07:54:31
12
看着车窗外向后流淌地建筑,我若有所思,苏州市区的建筑大多不超过6层,白色的墙壁上盖着灰瓦,我对苏州的印象基本上来自于戴望舒的《雨巷》(我宁愿相信戴望舒先生笔下的雨巷描述的是苏州的水乡小道,而非大上海的松江。)与***的画作里的《周庄》:小桥、流水、人家、青石板路、粉墙黛瓦、油纸伞、细雨菲菲……
这时候公交车开上了一座桥,“诶,看,快看,船!”大家顺着伊璐的指引,看向桥下的河里,河里两条船正擦肩而过相向而行,船头带起的浪花拍打着对方的船体,身后划出的优美线条也被对方的浪涛搅乱。我想这就是苏州有名的护城河里的游船了。
从小听跑船的家人说过,苏州河直通京杭大运河,他们以前在苏州开船的时候,经常有游船从身边经过,一些老外会惊奇地拿出相机来拍照,想想现在护城河里偶尔游弋地1、2条游船,不禁让人感觉到孤寂。
车上陆陆续续上来不少人,正当我们还在品味着、说笑着的时候,突然听见头上的喇叭里喊道:新城花园酒店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带好您的行李从后门下车。怎么这么熟悉?我们都愣了一会儿,老天,我们好像到站了!大家匆匆忙忙地向后面的楼梯奔去,还没有下楼梯,车开动了。
日期:2011-08-13 19:21:27
1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