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史上巨贪的那点事:和珅贪婪笔记》
第22节

作者: 李二说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9-05 09:22:33

  和珅在乾隆一朝的政治舞台上表演了二十多年,虽有很多人对他不满屡次攻击他却又毫无办法,这其中的原因,除去和珅深得乾隆欢心,给自己找了个牢固的靠山外,也与其在官场苦心经营多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小人圈子有关。
  对于小人来说,绝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小人能结成朋党和集团,其最主要的动机就是利益两个字,其表现方式就是:“趋利”和“避害”——这是和珅能形成势力集团的根本原因。
  和珅钻营乾隆的门路,下边各级官吏则钻营和珅的门路:一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升官发财;二是在危机时刻躲避灾难,谋求自保。和珅也确实有“信誉”,收了钱就能给人家办事,该提拔的提拔,该保的保下来,他有这个能力,敢收敢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天下独此一家的金字招牌,又垄断经营还有信誉。
  这样经营久了,和珅和大人能没有圈子和势力吗?只要是走和珅门路上来的官员,谁希望和珅倒台啊?保和大人,也是保自己的乌纱帽和前程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巴不得和大人这个“二皇帝”也万岁呢!
日期:2011-09-05 14:41:10

  罗织党羽结帮派
  和珅最擅长的不是文学,这方面他比不过刘墉、纪晓岚;也不适合带兵打仗,这方面他比不上阿桂等人……但是他能够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心理。他懂得属下愿意为他效命的原因不过是“拉大旗,找保护”,因此才肯为他卖命。他正是紧紧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建立起了他的人情“关系网”。
  其实,就连和珅自己也是找了乾隆这面“大旗”。他深知,自己之所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甚至有人称他为“二皇帝”,还不是因为他是乾隆身边的红人,说白了,他能笼络一大帮人为他做事靠的是他与乾隆之间的“特殊关系”。乾隆就是他的靠山、他的保护伞,他正是在伞下悠闲自得的那个人。
  和珅也正是从他与乾隆之间的关系上,领悟到了要编织自己的“关系网”必要性:他对乾隆的阿谀逢迎,正如属下对他的拍马溜须一样。而且,自己有了乾隆这个最大的大树可以依靠,是其他人求之不得的,也是别人敬他、靠他的根本原因,也是他能够全国“结网”的优势所在。
  乾隆的自我标榜和好大喜功给和珅提供了拉帮结派的机会。和珅正是借着他的绝对权威,“擅弄威福,大开赂门”,以致犬牙遍及全国各地。
  和珅深知,正是由于乾隆的宠信和庇护,他才能飞扬跋扈。因此,他在乾隆面前百般弄巧,博得乾隆的欢心和对自己的宠信,以得到实权。然后转身就打着皇帝的旗号胡作非为、罗致党羽,毕竟天子的招牌还是很管用的。

  事实上,在和珅当政时期,清朝前期一些成法、制度的变革,都是他打着乾隆的旗号,由皇上出面进行的。比如军机章京不设具体定额,而由军机大臣自己选用,不必向皇帝引见和关白;大臣的奏章要一式两份,一份直送皇上,一份(副本)送军机处,其实就是送给他;“议罪银”制度的实施;规定御史出缺,一律提名60岁以上的老臣充当等。这一系列变革和措施,都是和珅为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和巩固自身的特殊地位而出台的,当然这也很好地钳制了舆论,不得不说是和珅的大手笔。

日期:2011-09-05 17:27:39

  在乾隆这把大伞的保护下,和珅很快就为自己罗织了一张很大的关系网,控制了官吏的言行。朝鲜使者就记载:“阁老和珅,用事将二十年,威福由己,贪黩日甚,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纳赂谄附者,多得清要。中立不倚者,如非抵罪,亦必潦倒。”可见和珅这张网结得是多么结实。
  和珅在乾隆面前越发表现得恭敬有加,乾隆就更加有意抬高和珅的身份。例如,特意把他家从正红旗抬入正黄旗,使他家列入上三旗成员,使他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乾隆每次出外巡幸、秋狝,旅途中和珅始终伴随皇上而行。朝廷内外见和珅如此受乾隆恩宠,更加对和珅这个靠山趋之若鹜,而和珅的这张关系网也越结越大、越结越实。
  其实,那些攀附和珅的大臣们向他献媚、行贿,大多并非心甘情愿,但都对和珅身后的乾隆敬畏三分,因为人们都知道乾隆就是权力的象征;而乾隆目前只宠信和珅一人,所以,只要乾隆在,和珅就会大权在握。所以,人们要拜的不是和珅,而是他身后的乾隆和那高高在上的权力。和珅只是乾隆的代言人,只有通过和珅,才能有机会见到乾隆,这是这部分官员与和珅建立起庞大“关系网”的原因,也是这个关系网的内在凝聚力之所在。

  和珅靠着自己的头脑和三寸不烂之舌,讨好皇帝,哄得他开心,获得信任,然后再向下笼络各级官员。就这样,上自乾隆帝——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下至各地州县的官吏——政府政策的基层贯彻者,和珅与他全都有紧密的联系。他自己也被乾隆多次任命为不同部门的官员。所以,在中央政府中的各个要害部门,和珅不是亲自担当要职,就是选派自己的亲信掌权。如任命年老昏庸的苏凌阿任吏部尚书掌管吏部,而将朝廷的选官大权操纵在股掌之中。

  就这样,朝廷上下的大部分官员相互纠结,形成了一个以和珅为纽带、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巨大关系网络。所以,一旦有任何对和珅不利的事情发生,就会立刻传到和珅耳中。这样,他就可以从容部署应对之策,将危险化解于无形之中。
  和珅的结局是注定的,但他通过“结网”来固权的目的还是部分地达到了。连他死后的各项财产的分割和处理问题,就牵连到很多人,以致嘉庆帝有意铲除他们,也要深思熟虑。仓促行事,就有可能使朝野震动,这是嘉庆不愿看到的。因为他不可能对朝廷的官员来一次大换血,大清江山的统治还要依靠这些官员,即便有所牵连,毕竟法不责众。可见和珅关系网牵连之广、影响之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