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随笔》
第35节

作者: 东风吹雨细於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06 21:53:59

  最后,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从刘老大的角度来看,本来刘老大是希望诸葛军师和关云长互相制约,鹬蚌相争的,他好渔翁得利,稳坐钓鱼台,安安稳稳地当他的一把手。然而,关云长的表现比刘老大想象的还要狠,他不但没有把诸葛军师放在眼里,连刘老大也有些爱理不理,暗中觊觎一把手的位子,野心实在忒大了一点。况且千里送皇嫂,竟送出不少绯闻艳事,几乎给刘老大戴了一顶绿帽子,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刘老大对关云长越来越不满,看着都烦;让他去守荆州,正好眼不见心不烦。在荆州,关云长就算心里有自立为王当老大的花花肠子,可在曹操、孙权的巨大威胁下,关云长一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得不向自己求援。想造反,还是先想想如何守住荆州的一亩三分地吧!

日期:2012-07-07 09:53:12

  待后来,等我和军师一同赶到雒城,军师将任命关云长守荆州之事直接向刘老大作了禀告,刘老大十分欣慰,直夸军师做得漂亮。由此可见,刘老大不点明荆州一把手的人选,是想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军师处理。深谙刘老大内心想法的军师果然不负所望,将这件事处理的非常合乎刘老大的真实意图,通过组织程序,实现了领导意图与个人意愿的高度统一,两全其美,岂不妙哉。
日期:2012-07-07 14:00:45

  以后的进展基本上不出所料。关云长虽然有一些闹独立的革命想法,然而曹操、孙权不时来骚扰,荆州城乌云密布,黑云压城城欲摧,关二哥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日益严峻、紧锣密鼓的形势,实在没有心思谋划其他大事。由于关云长终究不过是一介武夫,没有诸葛军师鬼点子多,光知道凭武力、靠拳头解决问题,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不知道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今天和曹操打,明天又和孙权打,虽有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的壮举,但在曹操、孙权的默契配合下,终究难逃走麦城的悲剧宿命。我不得而知,在刘老大、诸葛军师将关云长安排到荆州的那一天,他们是否想到了这个结局。或者说,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结局,只有天知道。

日期:2012-07-07 20:31:50

  在军师向刘老大汇报完镇守荆州人选等事宜后,我紧接着也向刘老大汇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截江夺斗。
日期:2012-07-08 08:56:05

  20、截江夺斗
  截江夺斗,是我这一生不想干却又不得不干的一件大事。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事干得还不坏,总算好人有好报,自己没有背上黑锅,付出任何代价。

日期:2012-07-10 07:19:27

  古人说得好疏不间亲,特别是老大的家务事,最好别搀和,否则出力不讨好,弄得两面不是人。拿这次截江夺斗来说,我也是几经犹豫、反复衡量才下的决心。
日期:2012-07-10 13:35:03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想当年,我冒着生命危险当迎亲使,把刘老大安然送到江东娶了孙尚香,又把他们两口子安然送回荆州,绝对是鞍前马后、有始有终、劳苦功高。我想,自己立下过这么天大的功劳,加上此前的单骑救主,自己将来的前途应该得到了双重保证。如果刘禅即位,凭自己当年长坂坡的血战,加官进爵、荫及子孙应该没有问题。假如孙尚香生下儿子,恃宠而骄,刘老大废长立幼,让孙尚香的儿子即位,凭自己在迎亲前后的表现,应该也不会亏待自己。

日期:2012-07-10 21:42:32

  我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不急不躁,静观其变。谁知,我不急,真有急得不得了的。孙尚香最近的日子就很不好过,脾气非常大。原来她和刘老大成亲了那么长时间,她的肚子却不见有任何变化,当年江边力挽狂澜的那句“夫人孩子有了”也没有给她带来任何惊喜。在母凭子贵的时代,没有儿子,如同无本之末,将来会怎样,那可真是不好说。所以,孙尚香同志很着急,一度迁怒于刘老大,认为刘老大不尽职,要求刘老大晚上必须更卖力些。那阵子,刘老大的日子很辛苦,天天白天上朝,晚上奋战,连轴转不消停,整个人精神疲惫、脸色苍白的很。那时候,很多人都十分同情刘老大,甚至有些情操高尚的同志想替刘老大分忧,忍受这“痛不欲生”的折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