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介入做这个领域,名声在外,值得一提的是,带队的DXX,此人在业界声名远播,号称打标王,特别是,这家伙技术出身,做市场也很出色,被称为怪才.
E公司:
也是最早做这个产品的公司之一,该公司在业界名气很大,属于科技含金量很高的那种公司.
以上五家公司无论实力,规模,名气都不小,可说不相上下,产品各有各的优势,其中,A,B,C三家公司前期的沟通工作做得较好,使我方对他们的技术方案和承建实力有较多的了解,而D,E两公司前期工作相比之下就差了许多,在SALES与后台支持的整体协作上也明显差些.
PS:前期的充分沟通十分重要,如果客户对投标方的情况不熟悉或没有特别印象,打标时这个公司自然会处于相对劣势,不过,讲标人如果能力超强的话,有时也能力挽狂澜,爆出冷门夺标,这样的例子也时常见到.
说实话,在开标之前,甲方对结果会怎样也没有多少把握,毕竟,几家公司实力接近,而在评标现场,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都会出现.我们事先估计, A,B,C公司之间会有一拼,D公司拥有传奇人物DXX,结果也难说,而E公司的团队整体稍逊,几乎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只记得那个主办的SALES比较温和,不讨厌.
开标.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D公司的DXX头天晚上被对手挖了墙角,挖他的是进入本次评标的某公司!但可能出于职业道德方面的考虑,DXX本人此刻并未出现于评标现场.
由于先前听到过业界的传闻,我非常想欣赏一下DXX的风采,真是很遗憾.
这里想说一下D公司SALES H的表现,情况来得突然,H自然是满腔悲愤,他还是表现了足够的专业水平,他说,因为公司里出了意想不到的情况,现在改由本人为大家讲标,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无法解答各位评委的提问,但是本人还是希望让本公司的优秀产品使各位专家有个了解,讲得不好之处,请各位原谅.接下来,H把一本投标书读完,然后,致谢,没有等评委提问,退场.
应该说,H在明知夺标无望的情况下,表现令人赞赏(个人认为,要是稍稍控制一下情绪,语气再平和一点就更好了),给人留下较深印象.
不久后,听说D公司内部发生人事大地震,从此D公司的业务一蹶不振,此是后话了.
F公司讲标,没有特别的地方.
C公司出场.
C是本次夺标的热门,然而,令人跌眼镜的是,讲标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MM,前期与C公司的交流中我们从未见过此人.C公司团队阵容强大,遗憾的是,该MM的能力较弱,讲标只会读,评委的问题大多回答不出.本来以为,C公司是本次夺标的强有力竞争者,可是现场表现实在令人困惑.我看见几位评委的眼神也透露出迷惑不解.
此前,对于C公司我方曾做过实地调研,他们公司介入这个领域较早,对项目的整体设计上有独到之处,唯一弱点是产品于我们行业的特色不明显.在调研中,我们感觉,各个部门的配合有些不太有效率,尽管如此,我方还是认为,C公司是很有实力的,可能是夺标热门,而我们外请的评委,老辣的X的公司正使用的是C公司的产品.
遗憾的是,C公司在评标现场这样的表现,X也帮不上忙.
后来知道,讲标的MM是C公司所在地某关键性领导XXX的侄女(或外甥女).也许,C公司这样的安排有自己长远的考虑,也可能其重视政治利益高于经济效益.不过,个人认为,要送”桃”,也不一定非得用这样的方式.
接下来是A公司出场.
从出场的阵容可以看出,A公司对于这个项目的重视,也可以看出SALES小A的后台沟通能力.对于A公司的副总裁W我们非常熟悉,此人是个极为勤奋的人,而主办SALES小A则勤奋踏实,长期以来深受我们同行业中客户的欢迎,还有技术大拿W是个对领域技术钻研得很深的人,交谈中感觉人也很好.
但是意外出现了,讲标人是市场部的D,而不是技术总监W.
这里插一个关于D的小故事.
日期:2005-09-01 08:59:02
(十五)
几年前,当我还在另外一个单位的时候,D作为技术支持来我所在单位为我们的交易系统进行升级.在交流中,D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停地说自己与众不同,是个又能做技术又能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但说实在的,D的谈吐没有给我留下特别出众的印象.到了晚上做系统切换的时候,账目轧帐不平,我要求D检查,D检查了几遍,没找到原因, 就不肯再做,说什么帐不平没关系,但我坚持,D仍然不肯,于是吵了起来.那个时候时近深夜,我当时年轻,缺乏果断和对危机的警醒,在D保证第二天一早解决问题的承诺下, 就退了一步.结果犯下大错.第二天,营业开始后一小时,系统崩了!这个时候,D束手无策,竟然把责任全部推到我方.这时,我虽然当机立断,与同事一起把系统切断恢复原态,但已造成了几个客户投诉(我们的客户).而D,居然没打一声招呼回去了.
这件事情给我留下的印象是,D这个人言过其实,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但是,D这几年在C公司却升得很快,不知是不是常在领导面前叨叨”技术+销售”强人的缘故.
日期:2005-09-01 09:51:49
(十六)
D一出场,我感觉C公司要输.
果然,D的讲标毫无重点,陈述条理不清,有个评委当即打断提问,D一下就乱了方寸,估计是没想到会问这么深的问题, 显然D对项目的理解也仅限皮毛,事先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嘟嘟囔囔解释不清,最后讪讪而退.
这个项目,C公司跟了几乎有一年,前期工作应该说是做得非常周到,作为SALES的小A,我认为他的工作已经很到位了,无论是前期的沟通,展示,争取后台及公司上层的支持,等等.但是,销售是一个整个体系的事,有时候,SALES任是非常优秀也不一定都能成功的,这也是作为SALES的悲哀.好的SALES在好的平台上能做得出神入化,如在一个不好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壮士断头”的例子常常遇到.不过,除了这件事,C公司的平台大致还是不错的,所以小A在那里工作得还是不错的.
此事以后,有一次我问小A,当时为什么让D讲标,而不让作为技术总监的W出马,小A沉默片刻,对我说,是D自己坚持,而作为副总裁的W对D也较为信任,而且,也没有想到评委会问这么深的问题.我笑说,我们请的这些评委,背景你们大多也了解吧,难道他们都是吃素的吗,我们还特请了公证,我们单位领导都只有旁听权没有投票权,难道你们以为,这是一场随随便便的秀吗?
最后,是抽签不占优势的B公司夺标.
总结B夺标的优势:
1.前期沟通充分
2.公司承建实力及该项产品展示充分
3.讲标人具有突出能力
4.后台协作有效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