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亏损》
第4节

作者: 浣花抚琴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果你认为你可以通过这些指标和理论来预测未来走势,预测股价,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请你随便找一只不熟悉的股票,用白纸从最前端蒙住,慢慢的往后拖动,请你记录下你对连续走势的每日股价判断结果。我想,你绝对不会对自己最终的预测结果有什么满意之处。而事实上如果将这种预测完全运用到实战之中,只要有一次判断失误,超过30%以上的持续下跌,你便被仅仅一次的失利打败,陷入了一个很难弥补的结局。而事实上,30%的亏损需要在下跌后的本金上涨45%后才能弥补损失,如果你是一名职业投资者,你还会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这笔经济损失也不能忽视。因此看来,股票真是不是那么好做。你付出了努力,你未必比一个完全不懂股市的人强多少。因为,你的方向已经错误,方向错误,你再怎么努力你也无法改变你亏损的命运,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你的努力反而加剧了你的亏损,而加剧你亏损的很可能往往就是这些你一直奉为神兵利器的辅助工具和技术理论。

  为什么传统技术理论和流行的技术指标经常失灵?为什么在某个点位出现与过去大涨之前同样的状况,而到现在就不灵了呢?诸如典型的KDJ金叉、MACD金叉、5日线与10日线的金叉等等。到底原因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困惑了很多专家和投资者。其实这个原因再简单不过,技术指标只是对过去走势的一种记录,根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一天甚至1分钟的走势,而影响股价是由市场的众多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诸如临时的政策消息、主力资金的恶意拉抬打压、多空双方博弈的结果。其真实走势只能说明大多数筹码愿意在这个价格发生交易,有对后市看多的,有看空的。由此看来,市场的走势的确是不可预测的,市场本身是混沌的。

  既然结论是这么悲观,市场不可预测,是不是就没有一种方法在一笔买入之后绝对赚钱?答案是:绝对没有!既然没有这种方法,那是不是市场的每一次买入都是50%的成功率?从混沌理论本质上来说,买入之后涨跌概率都是50%的几率。看来这个结果使我们很受打击。于是,很多人又在试图寻找其他有效的应对办法,使自己的交易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想获利。

  首先看看我们对获利的理解,获利是买入之后就马上上涨盈利还是其他方式。如果是买入之后必须马上上涨才能获利,那么我们无疑同时冒着50%失败的风险进行交易,很可能明天便会盈利5%或是亏损5%。事实上亏损的风险比率比50%更大,因为即使进出一轮的价格相同,我们同样是亏损者,因为忽略了交易佣金,这笔损失在长期的交易中是不容忽视的。这种买入方法往往是那些一次性全仓随意买入者的操作习惯。那么我们来看看这部分随性满仓买入的投资者的几种结果。

  (1)买入之后继续下跌,而操作者如果有止损机制,其结果便是这轮操作亏损5%离场,如果没有止损机制,抱着不赚不放的心态,可能便是继续下跌,10%,20%或者更多,成为典型的被套者,最后可能在30%以后止损,或是通过长期的等待进行解套。
  (2)买入之后继续上涨,如果投资者有止盈机制,可能会赚5%或者10%离场。而在下一次买入之时,你未必有这么好的运气。如果没有止盈机制,可能在赚10%之后下跌,怀着再看看的侥幸心里,直到出现亏损,结果与第一种结局相同。
  由此可知,无论怎样,我们如果没有严格的止损和止盈机制,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面临亏损。
  那么我们是否有方法可以弥补这种无法预测的混沌市场,让自己可以在长期交易中稳健获利。当然有。试想,假设交易者买入信号初期轻仓尝试,这种操作是尝试行为,如果成功,短期上涨确立,则果断重仓参与,后期根据不同走势进行不同的应对。假如初期的试仓操作失败,走势继续向下,超过自己的止损价位,则在第一时间清仓离场,那么便会承担很少的损失。如果重仓之后继续向上,上涨到一定程度,开始逐渐减仓,等到下跌趋势确立时清仓离场,我们便获得了一次成功的盈利。虽然,交易的本质是冒着50%的失败风险,但由于我们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具有提前设置好的应对办法,我们将损失的幅度限制在了我们的规定的极小范围,而在上涨中将盈利幅度交给了市场,我们便具备了一种攻防兼备的能力。假如在某一次交易中,我们以亏损2%离场,但在下一次盈利中盈利15%,那么我们总体盈利13%,长期来说,我们便具有了稳健的盈利能力。这或许就是长期亏损与盈利的本质区别。

  由此可见,导致我们亏损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系统的风险控制程序,没有合理的止盈和离场机制,没有合理的资金管理办法。如果我们将风险拒绝在了门外,那么,留给我们的自然只有盈利。
  对于具体的买卖技巧和资金管理的方法将在后面的章节进行详细讨论。
  日期:2011-05-02 16:09:44
  五、十五种传统交易习惯
  (1)指标万能,金叉是银

  为什么我们相信指标。几乎所有的理论教材上都提到这些经典指标,MACD、KDJ、RSI等等,金叉买入、死叉卖出,但它们忽略了指标本身的意义,指标只是对过去走势的记录,最多告诉了我们超买与超卖,但却无法指导未来走势,同时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而未来则是不可预测,金叉买入之后,股价可以在随机因素下在任意时候结束上涨,反转向下,如果我们是一个严格的纪律执行者,再加上买入金叉当日发生大阳线,卖出金叉当日是大阴线,按照这两个滞后信号来决定买卖,很不幸,你很可能陷入了一次较大的亏损交易,长此以往,我们便会积少成多,结果可想而知。这种现象在震荡的弱市格局中更能展现其助长亏损的威力。

  下面这幅图片是黄山旅游(600054)2010年9月到2011年2月份的走势。我们根据MACD的几个买入卖出金叉信号进行编号。
  日期:2011-05-02 16:10:48
  编号①:2010年10月25日发生买入金叉信号,收盘价20.03元,
  编号②:2010年11月16日发生卖出金叉信号,收盘价19元;
  本次进出亏损幅度为(20.03-19)/20.03=5.14%,加上交易佣金,本次总亏损约5.5%;
  编号③:2010年12月9日买入金叉信号,收盘价18.7元,
  编号④:2010年12月24日卖出金叉信号,收盘价18.07元,

  本次进出亏损幅度为(18.7-18.07)/18.7=3.4%,加上交易佣金,总亏损月3.7%;
  由此可见,严格按照MACD的信号参与交易,通过两轮的进出,共产生了9.2%的亏损,这个幅度很难让人接受。
  日期:2011-05-02 16:12:03
  笔者试图通过通达信软件的交易系统测试功能对黄山旅游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整年的MACD交易系统盈利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总体共发生10次信号,2次盈利,8次亏损,更难让人接受的是,股价实际价格同期亏损幅度只有4.1%,而如果严格按照MACD金叉信号进行买卖操作,结果亏损为18.7%,以此看来,MACD反而成了亏损的助力器。
  除此之外,MACD还会出现高位和低位的钝化,信号模棱两可,让投资者无法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操作。
  日期:2011-05-02 16:19:32
  还有其他很多传统指标,如RSI、SAR等,读者可以通过一些实盘进行验证,会发现很多类似的情况。
  有人会说,指标不是万能,要看用在什么时候。那么,请问,既然你知道什么时候这个指标有用,你就知道什么时候很安全,具备参与条件,你还参照这个如此往复不定的指标又有何意义呢?
  笔者在这里建议喜欢研究指标的投资者,如果你真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交易者,请先将这些指标从你的屏幕和脑子里抹去,永远不再关注。

  请朋友们永远记住这三句话:
  “指标只是过去的记录,不能指导未来的走势,股价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变化”;
  “同样的信号,在不同时段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不能用过去成功的案例来指导正在发生的事实”;
  “股价不是因为这个指标才应该这么走,而是走出了这样的趋势,才留下这样的痕迹”。
  日期:2011-05-02 16:21:3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