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在股票市场上如此,作用在国债、企业债上也是一样,像美国的MBS、CDO、CDS等等都是和上面的这个过程类似,就是一个东西,不断的变换着像银行抵押贷款,制造货币;中国的房地产抵押也可以归纳为这个类似的过程。因此,公允价值计价,结合现代的银行抵押贷款制度和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等一起合力,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的货币增发通货膨胀噩梦,对大众的危害无穷。目前世界虚拟资产总额为500万亿美元左右就是这么产生的。
日期:2011-03-19 18:10:51
第七节利润,及其困局
利润,经济学中的解释是:对于评价体系而言,收入和各种成本的差额。在会计学中表现为账上财富的增减。这种账上财富的增减,在人类没有发明纸币和货币之前,人类的利润是如何表现,又是怎样体现我们如今的每年年终财务报告中的利润的呢?因为只有去掉货币,我们对整个社会和经济才能看的更加清晰.我们先看一个有点简化的示例.
(一)、 人在学会农业耕种之前,主要以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我们设想一对夫妻来到一片未曾开发的海岛森林,里面果实充沛,每天的工作就是吃果实,看好这片森林不被火烧等灾害毁灭,承担正常的运行维护工作,维持生存,由于果实很多吃不完,就会生下许多的后代,直到不够吃为止,要么有些人离开去其他地方觅食,要么斗争维持种群大致平衡。在这里,我们把人看成是纯粹的消费者,森林看作是财富的供应者,森林类似与我们现有的工农业以及其他社会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体系。那么,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对消费者人而言,森林这种财富供给体系有三种状态,财富生产能力供给过剩、财富生产能力供给大致平衡、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
(二)、人由于具有智慧,学会了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创造财富。那么(一)中的海岛森林人群,会开始创造其他财富,我们简单把它处理成多栽种能结果实的树,那么此劳动的后果是财富生产能力的增加,对应就会是种群人口的增加,或者说是人口的增加导致必须去突破原来的平衡,增加社会财富生产能力供给,最后又会出现上述的三种状态,财富生产能力供给过剩、财富生产能力供给大致平衡、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
(三)、人再多次循环(二)中的步骤,像养殖,蒸气机,电力等科学和技术突破等,再创造财富,最后达到海岛中的所有的地方都种上果树,此时还是会达到一个人口数量的大致平衡。而由于其他因素的制约,此例中为土地面积有限,果树不可能再种,再扩大,那么对应就是人口数量不再增长,维持一个平衡。此过程只会出现上述的两种状态,财富生产能力供给大致平衡、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
(四)、其他科学技术方式再发展,结果和上面的(一)、(二)、(三)过程类似,遇到制约因素,如上面的土地。就算是现在的科技再发展,如果只是在地球上,也会有极限,地球上挤满人(再也挤不下去)、太阳每年给地球的能量全部利用作为粮食(最后能量也无以为继)、资源、水源等等。此过程还是会出现上述三种状态,财富生产能力供给过剩、财富生产能力供给大致平衡、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
日期:2011-03-19 19:36:25
哈哈,数学很难解释这个世界,我们有很多的函数,但是在平面上随便走一条线我们是不能用函数表示的,能够用数学当然很不错,可惜数学目前还达不到能够解决一切的水平。如果经济能够用数学模拟,那得数学不断的突破,当然所有一切能够用数学模拟那是最好的!
总之,个人感觉数学不可能,最多只能部分解释。
日期:2011-03-19 22:38:28
从上面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和社会财富生产能力供给存在一个平衡的对应关系,社会财富增加,人类会以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而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的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又会导致人类智慧去改变这种不足状态,到达财富生产能力供给过剩,最后大致平衡,这个由于对应相应人口的财富供给生产能力不足变为财富生产能力相对平衡的过程就是财富生产能力增加的过程,也就是产生社会整体财富利润的过程(由: 后一年度的社会总财富比前一年度的社会总财富多,而成为利润)。而在财富生产能力供给过剩和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的状态下,社会总财富生产在这一个生产年度与上一个生产年度的生产的社会总财富相比不会增加,而且有可能会减少,那么就意味着没有利润或亏损。
这一个海岛所有的资源财富属于这一群人,那么我们按照现在的财务评价的要求来分析他们整体社会的财务状况,以及整体利润:
(一) 中财富生产能力供给过剩的状况时,
年初固定资产: 森林(主要以果树为准)
年末固定资产: 森林(主要以果树为准)
年收入: 森林产生的水果
年生产成本: 吃掉的水果
年利润:森林产生的水果 - 吃掉的水果
由于水果这种东西的特殊性质,保存期有限,就算当年保存下来不消费掉,到他的保质期之后也会坏掉,相当于现代财务会计中提取的坏帐,那么在财富生产能力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整体多年算上来,年生产成本就应该为:森林生产的水果(此时:森林生产的水果 多于 吃掉的水果 );当然如果在当今的社会中,森林产生的水果会有房屋等保值期比较长的社会财富,那么短期看是会有利润保留下来,而如果将眼光放长超过房屋的生命期限这么长的时期来看,最终还是会与上面的水果类似,过了保值期,自然坏掉,故
年利润:森林产生的水果 - 森林生产的水果 = 0
日期:2011-03-20 11:00:33
(二) 中财富生产能力供给大致平衡的状况时,
年初固定资产: 森林(主要以果树为准)
年末固定资产: 森林(主要以果树为准)+新种的果树
年收入: 森林产生的水果+新种的果树的水果+新种的果树
年生产成本:吃掉的水果
年利润:森林产生的水果 - 吃掉的水果+新种的果树
由于水果的特性,与上面的解释类似,多年看起来一样会坏,那么上述年利润就应该为
年利润:新种的果树
(三)中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的状况,达到果树播种极限状况时,
年初固定资产: 森林(主要以果树为准,已经包括了上面增加的果树)
年末固定资产: 森林(主要以果树为准,已经包括了上面增加的果树)
年收入: 森林产生的水果(已经包括了上面增加的果树)
年生产成本:吃掉的水果
年利润:森林产生的水果 - 吃掉的水果
由于生产能力不足,森林产生的水果,少于人群所需要的正常水果需求,但由于生产的限制,最多只能吃掉与森林产生的水果相同的水果,那么年利润就应该为
年利润:森林产生的水果 - 吃掉的水果 = 0(或负值,也就是往年留存的水果)
日期:2011-03-20 12:58:17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一个简单理想的海岛社会中,在(一)、(三)这两种社会状态下,也就是社会财富生产能力供给过剩,或者社会财富生产能力供给不足、但是受制于生产条件的约束,不能再扩大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整体年利润是不存在的,为 “0”。只有在(二)这种条件下,社会财富生产能力和供给大致平衡,且具有扩大生产的潜力时,人才可以通过不断的生产劳动,增加人口的同时增加社会财富,此时存在社会整体年利润,为“新种的果树”;本来在(一)中的状态下,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达到了(二)这种状态,导致人类必须去种果树,以满足生存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在(二)这种财富生产能力供给大致平衡,同时又有开发条件的情况下,在人口的增长刺激下才会带来社会整体年利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