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农村小学教师》
第31节

作者: 直木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5-13 16:50:00
  派出所所长立即组织民警进行排查,先查死者坟是谁家的,一查坟主是生产队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这老太婆是个五保户。孤身一人,无子女,派出所长将五保老太婆喊到了大队部办公室进行询问,原来那挖出的骷髅头竟是这五保老太婆死去丈夫的头骨。她说她丈夫已死去近四十年了,说这话时还露出一丝悲伤。派出所所长问她丈夫是怎么死的,得的什么病,得病请了哪里的医生看得?老太婆支支吾吾讲不出个名堂,派出所所长一看这里面有问题,将桌子一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到现在还不说实话。老太婆被这一吓,讲出了实情。原来老太婆结婚后与自己丈夫的感情并不和谐,于是红杏出墙,勾搭上了庄上一名光棍,二人为了做长久夫妻,经过一番密谋,于一天的夜晚在吃晚饭时,老太婆对丈夫大献殷勤,用酒将其灌醉,夜里伙同*夫用两根铁钉从烂醉如泥的丈夫后脑勺钉了进去。对外称丈夫是喝酒醉死的。那兵荒马乱的年月,庄上死个人,人们根本不会当回事,何况此人是喝酒醉死的,虽是死时作了个饱鬼,但名声不好听,也没有人再过问,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当问及那光棍时,老太婆叹了口气,他也没过几年,跑反时被流弹打中死了。老太婆没有生养,那时已四十出头,一直守寡至今。

  后来听说那老太婆不知怎的并没有被逮捕,而是在生产队监视居住。人们想不到的是,那四十年前,被她谋害致死的丈夫本来已经冤沉海底了,却想不到通过一只青蛙使冤情得到了昭雪。那正应了那句古语,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11-5-13 16:51:00
  平田整地使一件沉冤大白于天下。而平田整地中出现的另一件事至今尚无人对其原委加以考证。那也是发生在平田整地中,县城南门外的事。在平田整地时,一生产队长发现铁锹下有整体的木头,开始以为是棺木,但越挖越大,竟然不像棺木,后来挖到足有两间屋这么大,都是整个的大木料密封而成,原来也是一座棺廓,一般的棺廓是在棺木外用砖砌成的,而这座却是全部用木头建成的,且别一般的大得多。人们撬开了木廓,见到了棺木,又撬开了棺木,里面躺着一具男尸,男尸浮在一种暗红色的液体里,穿着武将服饰。而那尸体一见天日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也许有人问,为什么那时的人一点儿文保意识也没有?不要说挖出古墓葬,即使人家家中文物都要毁去,谁还会管这些事呢。后来据说墓中文字资料说,死者是大明洪武二年死的,原是一位将军,也不知到我县探亲还是本身就是本县人,随朱元璋打天下,功成返乡,喝酒过多而身亡的。奇怪的是,这武将的棺木下与木廓之间竟有一具女子的尸骸,这就是农村中常说的垫棺材底,这将军是谁?这女子又究竟是何人?与这将军是何关系,为何垫棺材底?这一切都成了一个未解的谜,因为一切均毁,无法考证。

2011-5-13 17:13:00
  俗说, 三分帮忙真帮忙, 七分帮忙帮倒忙. 又一说是, 三分帮人真帮人, 七分帮人帮煞人. 这期间县革委会有关部门几次派人到我在的公社对我进行考察, 想将我调离教师岗位. 参加考察座谈的多数是我的同事或熟人, 他们当然是对我进行吹捧, 说如何有水平, 如何能写会画, 如何不怕吃苦, 如何工作认真, 身患多种疾病, 又如何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等等. 据说本已确定调我, 某领导说此人不行, 那一个单位要一个身患多种疾病的人呢? 那时入党是极其困难极其严格的事, 每年一个公社只有极少的几个数字而且每个人都必须经县组织部审批. 县组织部审批我的入党材料时向公社丨党丨委说要借用这个人, 公社丨党丨委回答是我们正准备用这个人. 县文教局想调我到县城某名小学任副校长, 公社丨党丨委一负责人去教育局发了一通牢骚…. 于是, 我所有能不当农村小学教师一说均已搁浅. 有人告诉了我, 我只是笑笑, 我觉得什么事命运早安排好了人的一切, 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 我本来只是个农村小学教师, 这没什么不好, 别人看不起那是世俗的眼光. 我县历来有尊师重教之风. 寻常百姓对普通教师的尊重,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留下过深刻印象. 全县教育界名人曾有三驼(周驼, 叶驼, 吴驼) 三李(三位姓李的女校长) 之说, 他们多数均是小学教师. 就连身高只有三尺左右的团园上矮子(小学校长名朱达夫) 都十分受人尊崇. 我想堂堂中华, 要传承几千年的文化与文明, 小学教师决不可缺, 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 我们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

  学习班结束后的那个星期天上午, 我有点儿事到小姐夫家去. 他刚从军分区调到县人武部一年多时间, 住在人武部大院后边的两间五架梁的小屋里, 离庆云寺很近. 我又途经市利巷, 小巷尽头连看一条南北小巷, 进南北巷不远就可看到进人武部的那条巷子了. 刚进南北巷, 我眼晴一亮, 这时我又发现了那曾似相识的身影. 我脚下用力, 决不让她再从眼中消失, 猛蹬脚蹬, 朝着那背影追去. 是她, 我已到了她的背后, 用力不断地揿着自行车的铃铛. 叮叮叮的铃声她毫不理会. 我脚下猛一用力, 车从她身边擦过一下子越过了她, 到了她的前面. 我跳下车, 回过头来看她, 不由我心中吃了一惊: 怎么如憔悴? 我揉了揉眼晴终于看清了这个人不是我脑子里的那个人. 那样子可说没什么差别, 那身材, 那脸型, 那蓬松的头发. 只是那眼神呆滞. 我也呆住了. 她见我站在她面前, 向我嫣然一笑, 嘴里嘟哝着, 你来啦, 我要结婚, 坐飞机, 飞呀飞呀…. 听话音我坚信了不是她, 但我的头皮在发麻, 心在颤抖. 这时我想起那两个小女孩的话: 神经. 那天我还以为是骂我的. 谁知竞然是说的这个女人. 我看着这无忧无虑的女人, 眼晴湿润了, 泪水差点掉了下来, 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心想, 神经也有它的好处, 至少她已经不知道自已心中的痛苦.

  后来听小姐姐说, 这女人是个花疯子. 因婚姻受过刺激. 每天上午总要在南北巷子里走几个来回. 我问, 她下午也出来吗? 还到别的巷子去吗? 小姐姐说, 下午出来得比较少也很少去别的巷子,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