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读懂了 股市就是取款机》
第8节

作者: qq8708885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16 20:53:31

  【散户炒股最忌讳哪两件事?】
  有人说,炒股是一门后悔的艺术。
  其实,炒股最忌讳的是两件事,一件是害怕,另一件是后悔。
  有个故事,一个山村的年轻人在出去闯荡世界前,向村里长者讨教,长者送他三个字:不害怕!若干年后,小有成就的年轻人应该是中年人回来了,再去看弥留之际的长者,长者最后送了三个字:不后悔!
  上次行情,我总是听到有人后悔自己没有在998点买股票,没有在6124点卖股票。这次又听说有人后悔没有在1664点买股票,为什么要后悔呢?后悔有用吗?既然没有用,又何必后悔呢!
  回过头来,我反问那些后悔的人,上次行情里,为什么不在998点买?不在6124点卖?他们会说自己不神仙,不能辨别什么是顶什么是底。的确如此,炒股是对未来投资,未来充满了变数,谁都测不准。但我还要问,没买在998点可以,但1200点你也没买,最不济,2000点买,3000点卖也可以呀!为什么都没有买,因为你买之前很害怕,害怕全流通,害怕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害怕卖盘压力,害怕许许多多的事情。等到涨过3000点以后,你转而又害怕踏空,害怕自己错过百年一遇的大行情,害怕失去黄金十年,于是乎……,难道这不值得大家思考吗?

  上次行情已经过去了,就说眼前,你可以不买在1664点,但1996点你也没买,为什么没有买?因为你害怕。你害怕大小非,害怕金融海啸,害怕经济危机,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害怕许许多多的事情。市场上没有人不知道1664点的估值水平已经很低了,但不买的理由竟然是--很低但不是最低,这是理由吗?我看这是因为害怕而找来的借口。
  投资者在作出买卖决定前,不能害怕,如同打仗一样,战争未开,先要谋定,计算妥当后,就要义无反顾地投入战争,不要有丝毫的恐惧。等交易完成后,不能后悔。后悔了又能怎样?于事无补,反而乱了心志,如果心有不甘,便想补救,可是损失已经发生,如何能重新再来?
  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道出了兵者必须具备的正确心态。在古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两件大事,祭祀和打仗。打仗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关乎国家存亡,关乎国君、大臣、百姓的生死,不可以不慎重,不可以不小心,不可以不调查清楚就贸然用兵。
  炒股也是同样的道理,炒股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是最大的事情,关乎一个人一生的价值体现,关乎父母、妻儿、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可以不慎重,不可以不小心,不可以不计算清楚就贸然买卖(或不买卖)。
  如何才能做到不贸然行事呢?孙子又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在买卖一只股票之前,要认认真真地调查清楚,计算胜负概率,胜算多的投资容易成功,胜算小的容易失败,如果根本没计算过概率的就不必说了。
  即使是你事前做了调查研究,也算出胜算很大,仍然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因为太多小概率事件都会发生,那又怎么办呢?针对此问题,孙子分析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一个投资者,一旦进入股市,就把他的命运交给了市场,交给了不可知的未来。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许多投资大师的做法是,先保护住自己的老本,然后等待赚钱的机会。不亏老本是自己能够做到的,至于能否赚到钱却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这取决于市场是否会犯错,是否会出现疯牛或疯熊这种小概率事件。

  无论是格雷厄姆,耐夫,菲舍,巴菲特,还是林奇,西格尔,麦杰尔,伯恩斯坦,没有一个不是遵从“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句格言的。万法昭昭,溯源归宗,凡是同未来进行赌博(我也不想用赌博这词,但它的的确确就是赌博,即使孙子复活,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战争艺术就是建立在赌博的基础上),无不如此。
日期:2011-08-17 02:16:32

  【熊市中的孔乙己】
  鲁镇的证券交易厅的格局,和别处没什么不同,都是在一楼对门立一个大屏幕,屏幕上随时刷新着股票行情,屏幕下摆着几排椅子。炒股的人,上午下午开了盘,三三两两走进大厅,找个地儿坐下,盯着行情看。要交易时,走向柜台,填写交易单,交给柜台里的员工交易——这是十多年前的事,现在靠墙摆了一排电脑,可以自己去交易;倘若资金额大,超过20万,便可以进入大户室了,有专用的电脑,有内幕消息优先享有。但大多数股民,多是散户,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少数人,才能坐在电脑前,要水要饮料,慢慢地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