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农村小学教师》
第19节

作者: 直木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亲眼目睹过三哥给一患有痈疸的病人进行手术的全过程。那是一个三四十岁的汉子,大腿上患有痈疸,就是大腿上起了东西。大腿又红又肿,病人也是用小车推到门上去的。据病人讲,发病已经十几天了,开始几天发寒发热,后来发现大腿红肿,疼痛难耐,先后请十几个先生看过,都说是患了痈疸,但谁也不敢贸然开刀手术。因为整个大腿到处都红肿,不知藏脓的地方究竟在何处,那时中医开刀也是有说法的,有本事的先生给人手术,痈疸等一般一个只能一刀,如一个动了两刀,就有可能被庄户人认为没大本事。听说小先生本事好,专程上门请小先生诊治的。三哥给病人号了脉,看了舌苔,仔细察看了肿得像水桶的大腿后说,里面早已化脓,早已好动手术了,但要打“火针”,“火针”是有点疼的,要忍住。三哥取来一张写毛笔字的仿纸,将仿纸放在水里浸湿,然后从水里轻轻提出贴到病人红肿的大腿上,浸湿的仿纸在又红又肿的大腿上,水分在不断消失,不一会仿纸中间有指甲大这么一块已经干了。三哥随即从病人大腿上揭去了仿纸,用毛笔在那纸干的地方画了一个铜钱大的圆圈。他打开装有针刀的布包,取出一根有近一尺长,筷子粗细,一边是尖头的铜针,点燃了酒精灯,将针尖的一头放在火上烧起来,针头开始发红,当铜针红到一半时,三哥对病人说咬紧牙齿忍着点,一手按住病人大腿,一手紧握烧红的铜针,尖头对准所画圆圈的中间,嗤的一声,铜针刺进大腿将近有三寸深。随即又将铜针向外拔出,只听病人哎呀一声,脓水像喷泉一样喷出有二尺多高。三哥上身的衬衣也沾满了喷出的脓水。他给病人将脓水挤尽,足有半碗。然后又用麻线作了一个三寸多长的捻子,捻子上沾满了药粉,将捻子从火针的洞口慢慢伸进去,又在外面上了药粉后,贴上了一张自制的膏药。最后配了药又开了药方,嘱其按时换药服药。后来这个病人没几天就能开始下地走路了。事后我问三哥,用仿纸贴在大腿上是什么意思,三哥说,大腿上肉多,一般人不敢开刀是因为不知道痈疸的头(即中心)在什么地方,将湿纸贴上,哪里先干,说明那里的温度最高,那么头一定就在那里,大腿肉厚,一般刀子是没有这么长的,且手术时也不得力,只有打火针才能奏效。

  今天暂时更新以上小小两段,呵呵。
  日期:2011-5-3 10:29:00
  嗯,院子里收集的桃花花瓣不够,只好买一些,桃花酒对身体很好,没什么禁忌,尤其是女孩子们可以美容呵呵.我喜欢用各种药材和植物泡酒或者自制酒,去年做的葡萄酒大家都说比买的好喝:)
  跟着也学过一段时间中医,略懂皮毛而已,呵呵.
  三哥虽然医术很好,但是年级轻轻就去世了,人世沧桑啊,大家喜欢中医就多讲几个,悲伤的故事慢慢再写.

  日期:2011-5-3 13:27:00
  乡村医生也是有组织的, 他们也定期集中开会. 三哥他们开始是集中于小镇的诊所, 诊所里有好几位常年坐诊年老有名望的先生. 当然有些真有本事的老先生也不一定在那里. 还有几位中年医生, 三哥是到诊所开会的医生中最年轻的一个. 后来建了公社后, 公社建起了卫生院, 医生们就以公社为单位集中于公社卫生院, 乡村医生也都成了公社卫生院成员, 他们一般被指派到某一个卫生医疗站工作, 负责周围几个大队的群众看病冶病.

  那还是在小镇诊所集中的时候, 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病人和治好这特殊病人的特殊病例. 有一个年轻的养蚕妇女, 这天, 她爬到自家屋后的桑树上采摘桑叶. 那时养蚕不象现在养蚕现在是不需上树, 只要站在地上就可采摘那专门培植的湖桑桑叶. 那是要爬上那高大的野生桑树上采摘桑叶的. 那女子采着桑叶, 一不小心, 脚下一滑, 人从桑树上滑了下来, 虽说那桑树不是很高, 但真正从树上摔下来也会跌得头青眼肿, 甚至腰断骨折也有可能. 就在那一下滑的当口, 那妇女吓得大叫一声, 出于本能, 双手连忙抓住头顶的一根桑树枝干. 人一下子就挂在了那桑树的枝干上. 邻近采桑的妇女和在不远处田里干活的邻居看到她被挂在树上, 连忙七手八脚地端凳的端凳, 抱的抱, 将挂在树上的妇女解救下来.

  奇怪的事就这样发生了. 这个妇女下地后, 别的无什变化, 问题是双手向上举着, 好象仍在握着桑树的枝干般怎么也放不下来. 有人就轻轻抓住她的双手向下攀, 但一攀就疼, 旦疼得直冒冷汗. 人就这样一直将手向上举着. 家里人忙去请先生, 先生来了, 针灸, 推拿仍无济于事. 无可耐何, 只好请人将妇女放在竹长篇里抬到镇上诊所去, 因为那里有好几个有名望的先生. 先生们见了这妇女的怪病, 如此模样觉得十分滑稽, 于是给于针灸, 推拿, 甚至用镇静剂注射, 但手就是放不下来. 小镇的人听说这样一种怪病, 人们都来看热闹. 先生们忙得团团转, 但仍然丝毫无效, 慢慢的觉得束手无策. 这时不知是谁说了句, 何不请小先生来医. 说曹操曹操到, 因为这天是集中日.

  三哥走进了诊所, 大家都将希望的目光集中到三哥身上. 老先生们正在无计可施之际, 见三哥来了, 连忙顺坡下台阶说请小先生看看. 三哥听说了发病的病情介绍, 略思片刻后, 分开了围观的人群. 他叫人将那年轻妇女从竹篇里扶出, 站好, 人们看少丨妇丨那模样都感到十分好笑. 三哥面对那年轻妇女站着, 也不讲话, 两眼盯着那妇女的眼晴看着, 那妇女目光躲闪着, 直看得那妇女两腮发红, 面露羞色. 趁那女子无备, 三哥突然弯下腰, 双手齐发, 每只手抓住那女子一边一只裤管用力向下一扯. 那年轻女子本来已被三看得不好意思, 想不到三哥竞当着许多人的面突然来扯她的裤子, 谁不知羞耻呢, 何况是年轻妇女. 她一紧张, 双手连忙来捂自已隐私的那块地方.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那高举着的双手, 老先生们无计可施的那举着的双手, 本能地放了下来, 紧紧捂住自已那隐私处. 这一人们闻所未闻的奇怪病症, 没有吃药, 没有打针, 就被小先生” 手到病除” 的医冶好了.

  事后三哥告诉我们说, 那女子手放不下来只是病相, 造成的原因是从树上滑下时心情紧张出于本能自救所致, 既然从外相上医治无效, 那就应从内心造成病因处着手, 俗说心病需用心药医. 此病乃内心恐惧出于自救而起此为心病, 现仍然利用其怕羞之心理, 给她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促其本能护羞这是心药, 这也叫对症下药.
  日期:2011-5-3 13:27:00
  那一年插秧时节, 三哥医治好了一名说来极为平常, 但又令大医院都感到棘手的病人.
  那是一位中年妇女, 在夏忙季节这妇女一不小心将几根大麦芒卡在了喉咙口. 总即,以为喝点儿开水或吃点儿东西就可将麦芒噎下去, 谁知什么食物都不能下噎, 连喝水也感到疼痛. 无奈, 只好求助医生. 喝醋不行, 麦芒不是鱼刺遇醋会变软. 用镊子拈出来也不行, 鱼刺如刺在喉咙口, 只要能看见, 就可以用镊子拈出来, 大麦芒可不行, 它十分脆弱, 一碰就断, 且本来就细小的麦芒上面还生有无数倒钩般的小刺, 何况有的麦芒已到了喉咙口的里面. 几天来此妇女饭菜不能下肚, 只能喝少量米汤, 即使喝汤也疼得额上冒汗. 家里人无法可施, 只好到县人民医院诊治. 先看五官科, 后又看喉科. 医生说这种情况还没有碰到过, 建议外科手术. 但在喉咙口开刀, 当时县医院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和设备. 建议去上海或南京的大医院开刀.. 这家么听医院如此说, 更加着急. 只好回家筹钱做去上海的准备. 这期间病人巳没有一点儿力气, 即使去上海, 路上也很不容易. 这时有人说, 你何不去请小先生医医看, 说不定是不需要去外地的.

  这天那家人用小车推着妇女, 找到了三哥. 三哥听了家人的诉说, 又号了脉, 知道病人只是身体虚弱, 不能饮食, 并无其他疾病. 即对病人家同来的人讲, 此病不需吃药, 也不要打针, 更不需要动手术, 只需用一简单秘方即可解除病人痛苦, 两天后即可全愈. 病家喜出望外, 不知先生讲的是真是假.
  三哥说. 你回去按我说的去做: 回去买一斤糖骨子(制作饴糖的原料), 放到大碗里隔水蒸, 让糖骨子全部溶化变成糖稀(即饴糖), 然后将糖稀叫病人全部吃下去就没事了. 病人家同来的人说, 就是不能吃东西呀, 三哥说, 你按我说的让病人吃吃看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