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惑,职场之路该怎么走》
第15节

作者: 职业规划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09 22:54:17

  下面来具体看下职场乞丐的分类及表现内容,个人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及特点:
  一、安稳平淡型:这类人群的职场生涯发展历程分为初入职场时职业目标模糊,接下来的随波逐流,直至最后的随遇而安三个阶段。我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但他们并没有让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相反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首先,由于在学校的时候没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因此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毕业开始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失去了方向,苦于没有技能和发展方向,但迫于学校、家庭及生活的三重压力,于是出现一次次的被“就业”。因为在工作中,没有积极和主动的做出成绩,从而无法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于是一步步的被公司和领导“定型”。因为自己贪图安逸,不肯吃苦,面对职业瓶颈的时候一次次的被“跳槽”。而等工作多年以后,突然发觉自己已经被“工作”很久了,并且自己也已经厌倦了目前的工作状态及环境,所以想通过跳槽或转行来作为跳板,但现实是残酷的,发觉想跳出去自己的行业和职场圈子已经非常困难了,因为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没有了当年的激情和勇气,并且还承担着较以前更多社会与家庭的责任。而在公司里受着“夹板气”,感觉自己就像一颗棋子一样任人摆布,多少次想抗议,但考虑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处境,最终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了。在经历一段时间激烈的思想挣扎后,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放弃了这些想法,继续从事着这份“鸡肋”工作。同时,为了不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公司别倒闭或裁员,一旦公司内部有风吹草动,便会打破他一潭死水似的生活,让他们内心深入泛起很多的涟漪。因为一旦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也消失的话,自己将不得不重新面临找工作的尴尬境地,而对于自己自己胜任什么和想做什么都很模糊的他们来说,这无异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了。这类人群的想法就是典型的“乞丐”心理。

日期:2011-8-10 17:05:00

  二、不劳而获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梦想着有意外收获,梦想着一夜暴富,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种梦想只是事情的结果,没有过程的参与,一切都会变得索然无味。当求富不得时,这些人就产生了悲观心理,甚至怨天尤人,觉得自己命不好。甚至有些人不是从现实中出发去努力改变自己,而是给自己定的期望值远远高于正常值,当欲速不达,梦想得不到实现时,就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思想情绪受到压抑,有的居然达到了悲观厌世的程度,于是在公司内部开始搬弄是非,似乎没有人让他满意,最终成了只剩一张硬嘴的“怨妇”或“怨夫”。这些不良意识都是不劳而获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作祟的结果。同时还有一个些人典型的特征是自私心理,因为在他们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他们认为,别人都要为他们所利用,因此他们平时很少或主动主动帮助别人,而一旦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都应该是”活雷锋“,就应该义无反顾的、集中全力来帮助他,但一旦遭到拒绝,就会让他们那颗敏感而高傲的心受到强烈的刺激,开始抱怨社会冷酷无情,人情冷漠。通常来说,这样的人是很难有很大成就的,因为他们的心胸比较狭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没有看到别人辛苦,只想和别人分享成果。还有一部分人受经济利益驱动,而寄希望于不劳而获者。这些人梦想发财,却不愿付出劳动,或者鄙视体力劳动,求财不得就头脑发热,误入歧途,参与诈骗、传销等组织,最后落入法网,让人十分惋惜。这类人群则是典型的“乞丐”行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