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背后:15年后你还有没有工作?》
第32节

作者: 成长分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03 16:26:48

  选择的前提是选择的能力、选择的范围、选择的时间。
  ==========================================
  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总会去想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却很少去想自己能够做什么、有机会做什么。设想一下,我们能自由自在的、有去有回的到哪些地方去?其实,我们被关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和一定规则之内,要想获得更大的自由,这需要足够的能力与资源,以及胆量。
  选择职业,一是你能不能做,二是你能不能选。很多人觉得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不喜欢、没有前途,但问题是,你想做的、有前途的工作,你有没有能力和资源来做。很多时候,好的东西不是没有,也不是你不知道,不是你不去选,而是你选不了,一是你的天分做不好,二是你没资源做不了。选择需要选择的能力,喜欢一件衣服和可以买下这件衣服是两回事。读书时觉得未来无限这是因为你并没有开始选择,在没有经历之前,我们往往会高估了自己的天分与努力程度,而低估了环境资源对自己的限制。当你真正选择时,你就会发现你要受到种种限制,每个人可选的路都不多,能跳多高走多远都有一个限度。

  -------------------------------------------------------------------------------------------
  常说“态度决定命运”,这只讲对了一半,这只是决定了命运的好坏。整合利用外部资源是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但不同的人对这个同样的游戏规则却有不同的认识、态度和利用的水平,而这决定了你的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不是没能力,而是没资源。我们所看到的目标可以倒推分解成过程,但这个过程是由资源决定你能不能选择。成功学说模仿成功者就能成功,但当你真正开始实践,才发现很多东西是无法模仿的,因为你没有他的资源,而且越是挣钱的工作越是看重资源,他们成功的原因往往正是你失败的原因。谈到休学创业,常常有人会举比尔盖茨的例子,问题是盖茨如果没有他的富有家庭就不会那么早接触电脑,如果没有他妈妈的人脉资源就无法达成与IBM公司的合作。我们在身边也能看到有很多没有文化、能力不够的人,靠亲朋好友的关系带动、分享资源而发达。你会发现在某一地做某一行的都是一个地方的人,我有一次问一个广州的士司机,他是河南的,我问他为什么不去近一点的北京,他说因为没有同乡带呀,这里有同乡就来这里了……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能力,而是取决于他所整合的资源的质量与数量。
  -----------------------------------------------------------------------------------------------------
  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就好象对于模特来说,除了他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之外,压在职业生涯头上的,有决定美丽程度的造型师、灯光师、摄影师;能否站在关键位置的秀场编导;看上去有眼缘的杂志编辑;决定身价的品牌宣传主管;可以站上国际时尚舞台的经营班底……
  成大事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说的都是资源。对于那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例子,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他的人生其实开了外挂,很多真正让他成功的关键因素都被隐藏了,而一些表相的东西却被神话了,而他们被神化的发展轨迹会把我们带往错误的道路。
  光有努力不一定成功,努力只是可以加大成功的可能性。不可否认,一定是最好的才站在最后的舞台上,可是台下的那些人并不是不优秀,而是少了机会,而这个机会在于你所整合的资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成功者自我奋斗历程背后的社会力量其实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能给他机会的人。常说未来在自己手中,其实当你无法选择命运时,你的命运正在被别人选择,你所看到的未来现在正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你要知道在什么阶段你需要什么,以及要去找什么人交换什么资源。

  未来,你只能在你的眼界里寻找,在你的资源中选择,在你的能力内拒绝,在你的时间里实现。成功离不开机遇,但是如何发现与把握机遇,甚至是创造机遇,这取决于你的眼界、格局、执行力。
  眼界:你看待世界的宽度,看待资源的层面,看待问题的角度,这是你思维的整体性、系统性、长远性,这决定你能不能想到。
  格局:你能放弃什么,你敢争取什么,这是你对目标的定位,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
  执行力:你能否从细节对过程进行控制。

  资源决定能力,那什么是资源,什么是能力?
  你自己拥有的、被别人需要的就是能力,而外部能为你所用的就是资源。
  ------------------------------------------------------------------------------------------------
  能力跟人生阶段有关,35岁以前是能力的成长期,而35岁以后则是看社会资源。对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科学家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呈加速度衰减,3/4的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在35岁以前。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个人如果在30岁时还没有发表科学见解,那么他一辈子就难以在科学界有所作为了”。
  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35岁以后生存的资本靠的就是积累,这种积累包括经验、人脉、信用……除非你是技术天才,否则什么工作到最后都与人有关,靠脑力和靠体力其实是一回事,随着知识与技术的普及,以及分工的日益细化,脑力活最后都会做成体力耐力活。比如说“计算机民工”,比如说白领的“过劳死”。真正的技术牛人也是要看天赋的,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天赋有限,所以必须整合别人的资源。

  中国的国情是看关系,但是当你没关系时,你就只能靠能力了,让自己有被利用的价值,成为别人的资源,然后别人才会成为你的资源,就好象人脉并不是你认识他就行,而是你对他有用,他才会对你有用。因此,我们的职业发展都是先由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再深入特定行业,逐步由能力向资源转化,由与物打交道向与人打交道转化,由技能层面进入资源层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