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七大宰相风云录——治国之路上相权与皇权的爱恨情仇》
第4节

作者: 行光唱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讲堂上,师徒之间纵论天下,李斯乘兴而言:“如今大国争雄,游说者立功成名的不少。现在秦王想要统一天下,正是我们立功的黄金时代。人生的耻辱莫过于卑贱,一世的悲哀莫过于穷困。有些人自甘于卑贱贫困,毫无作为,反而讥讽别人贪荣求利。这不是他们不想要,而是没有本事去谋求富贵。我不想这样。”

  荀况听了马上明白李斯心意,自然极力赞成:“你们青年有为,立志高远,为师很高兴,环顾天下,只有秦国可成大业。十年前我曾考察秦地,那里法治严明,民风淳朴,地势险峻而兵强马壮,不愧为泱泱大国,真是实行我的学说最理想之地!”
  韩非也兴奋地说:“天下大势,分……分久必合,七大国中盛……盛衰已明,强秦只差……差一位雄主掌驭了。”
  “我以为庄襄王子楚正是此人。他饱经忧患岂无凌云之志?”李斯越想主意越稳。
  荀况把一切都看清楚了,自己为了著述竟把两个才华出众的治世良才留在身边,长年过着单调、枯燥的书斋生活,真是浪费了。这儿的精神生活是丰富、充实的,但对于胸怀大志的少年来说未免难为他们了。如今他拿新的眼光来打量自己的高足,发现他俩是多么年青、俊秀,充满生气!
  荀况再也坐不住了,颤巍巍地起身,拉着他俩走出书房,遥指一脉远山,意味深长地说:“人生犹如登山,锲而不舍者方能凌绝顶领略无限风光。你俩都去吧,到秦国去。”

  听到先生这么说,韩、李二人当然欢喜,只是两人都走,先生未免孤寂。沉默半响,韩非笑道:“好了,我陪伴老师著述,让师弟李斯到秦国成就一番事业吧!”
  李斯听了,正中下怀,当下应诺。第二天他便揣上荀况先生的荐书,离别兰陵,往秦国去了。
  日期:2011-07-31 10:13:51
  二、秦宫进言,丞相门客再攀高枝
  走进巍峨高耸、金碧辉煌的咸阳王宫,李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这不就是他昼思夜想的地方吗?现在居然真的走进了这梦幻般的所在。王宫那恢宏的气势、奢华的排场、森严的警卫都没有引起他更多的注意,他只感到自己在飘然上升,升到了权力金字塔的峰端!李斯突然认定,此地才是作大文章的佳处!
  1、仕途受阻
  公元前247年5月,李斯扛着简单的行李,风尘仆仆走上了西行入秦的道路。一路上,他看到到处是被战火毁坏的城墙、残破的房屋、流浪逃亡的人群。入秦境之后,形势就大不相同了:关隘雄峻,庄稼茁壮,村寨鸡鸣犬吠,人民安居乐业……
  许多新鲜事物令李斯目不暇接,无数壮丽景色令他心旷神怡。所有这一切对于李斯来说,似乎都是好征兆,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过了渭水之后,便来到了咸阳城。李斯很快在市中心找到了一家适合的旅店居住,他准备稍事休息,调养了精神后,寻找机会面见秦王。几个月来的艰苦跋涉,把李斯累得精疲力尽,初到咸阳的喜悦,又使他焦灼的心情得以平静,躺在旅舍的卧榻上,李斯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直到第二天上午红日高升的时候,李斯才被咸阳市上热闹鼎沸的人声惊醒。起初,他以为这只是街上的叫卖之声,仔细一听,似乎不是。推窗一望,只见街头百姓全都穿着素缟,武士们骑着素车白马,在咸阳市上缓缓而行。
  凭着直觉经验,李斯判定,秦国一定出了大丧事。但他心里暗中祈祷:千万不能是秦王驾崩。他甚至想绝对不可能是秦王驾崩,当时的秦王才三十多岁,正是大展鸿图的时候,怎么会有不测呢?或许是秦王太后驾崩吧!只要不是秦王,管他是谁,李斯并不在乎!
  李斯穿好衣服,走出门来。从秦人的言谈中,李斯意识到死去的不是别人,正是年青力壮的秦庄襄王。接着他又打听到,庄襄王死后,王位由年仅13岁的秦王赢政继承。
  听到这些消息,李斯不禁肝肠寸断,如丧考妣,依靠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孩子怎能成就统一伟业呢?仿佛有一盆冰凉的冷水劈头盖脸浇到他头上,初入秦时那炽热的功名欲火,一霎那间涤荡得冷冷清清了。

  日期:2011-07-31 10:18:19
  2、投奔相府
  正在李斯为秦宫中发生的事而发呆的时候,几辆华贵的马车载着几个高级官僚从咸阳街道上呼啸而过,车轮后卷起的黄沙迷糊了李斯的视线,同时,也把他的思维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作为一个饱学之士,他不能容忍目前的困境,他不能离开朝思暮想的秦国,他必须留下来等待时机,寻找新的机遇。
  天无绝人之路,机遇很快便找到了。原来,赢政即位后,以吕不韦为相,总揽内政外交大权,号称仲父。
  这时,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和齐国孟尝君都招揽游士,各有门客数千人,一时名噪诸侯,威振东方,号称“战国四公子”。为显示相府威势,吕不韦也下令广招游士,要与四公子一比高低。李斯在咸阳得知相府募客,决定前往投奔。

  李斯来到吕不韦的府门前,吕府总管接待了李斯。这位总管一看,眼前的后生长得俊秀,楚人服饰,衣冠虽旧,却也齐整;再细细打量来者:高身量,五官端正,眉宇间英气逼人。
  看到这里总管心内已有了三分欢喜,于是发问道:“儒生自荆楚来吗?吕相在楚并无至友深交呀?”
  “我的老师荀况先生曾有幸在临淄、邯郸与吕丞相结识,所以……”
  “呵,呵,荀况大师!好!”总管一听荀况二字肃然起敬。他想,眼下恩相广招贤才,自己也曾听说荀况在楚不甚得志,莫非荀况有意入秦么?如果荀况肯来,那么恩相必定万分高兴。我也沾了荐贤之功,哈……天赐一桩美事啊!
  总管想到这里,马上领着李斯进了吕府,李斯则推推肩头的包袱,紧随着总管脚步跟上去。
  第二天,吕不韦亲自接见了李斯,得知荀况并没有来咸阳效力之意,不过是推荐了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来,于是满心高兴顿时冷了下来。只是碍着荀况的面子,吕不韦令总管将李斯留下做了一名宾客。

  李斯初入秦都,便有了个好处所,虽不是完全满意,却也对吕丞相心怀感激。
  3、脱颖而出
  登基为王之后,赢政虽然感觉到前呼后拥的人多了起来,但他心中却并不感到快乐。他不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而且还要经常接受母亲赵姬和吕不韦的教诲及训诫。
  赵姬的话他还听得进去,因为他对自己的母亲非常孝顺;而对于吕不韦的话,他则总是置若罔闻,从来不放在心上。而且,他总认为吕不韦是故意与自己过不去,纯心不让自己有好日子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